资源简介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班级: 姓名: 责任人:王欣 审核人:乔光云 2015.10.18基础知识梳理1.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分析2.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评价补充: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1)相似之处:地形________,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灌溉水源;__________,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2)不同之处:美国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________经营,美国高度发达的______、先进的科技、农工商社会一体化是其特殊区位条件;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场一般是______的,大面积可耕荒地是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3)可借鉴之处:美国商品谷物大规模经营,可降低______________,增强市场竞争力;美国先进的______,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美国农业一体化是它最先进的地方,我国农业区应加强____________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限时训练](2014·山东滨州调研)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2.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B.美国 C.南非 D.巴西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A.a—①、b—②、c—③、d—④B.a—②、b—①、c—④、d—③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读某农作物在甲、乙两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示农业区属于(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6.影响图示农业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交通便利,城市众多 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下图为某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读图,回答7~8题。7.该农场位于( )A.荷兰西欧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C.泰国湄公河平原D.加拿大中部平原8.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A.热量不足B.水源不足C.劳动力不足D.土壤贫瘠下图为“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D.甲——城郊乳畜业10.下列属于甲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2.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读图完成11~12题。11.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12.上题所选地区农业生产特点是( )A.小农经营、商品率低B.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低C.科技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13~15题。13.图中a、b、c、d、e五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a、b B.c、d C.d、e D.b、e14.和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 ( )A.这里的各个环节大都由机械作业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D.科技发达,政府投入较多15.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A.a B.b C.c D.d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回答16~17题。16.上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17.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18.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主要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乙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自然方面的有利条件是什么?(2)c、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与c、d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地区。(3)下表为美国和我国d作物分布区对比表项目 美国 中国纬度 37°N~45°N 42°N~46°N地形 平原 平原土壤有机质 3%~6% 2%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面积比重 50% 50%~60%单产(千克/公顷) 7 500 6 75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d类作物单产美国高于我国,试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原因。19.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12分)(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6分)(3)说明该区域上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6分)(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