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地球地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地球地图

资源简介

地球、地图、等值线
班级   姓名    责任人:张静静 审核人:乔光云 时间2015.9.10
学习目标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课内探究案
一、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注意:以赤道为对称轴的点 、以地心为对称点的点(对趾点)的坐标的求法
写出M(60°N,110°E)以赤道、地心为对称点的点。
2.定“方向”: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a.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
b.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c.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和小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东方,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
典型例题1
读右图,写出ABCD四点的地理坐标
A点位于C点的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方向。
(2)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南北方向,根据距极点的距离判断;东西方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选取劣弧判断。
典型例题2
读右图,判断方向。
①B在A的 方。 ②C在B的 方。
③C在A的 方。
变式训练:若中心为北极点呢?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①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②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典例3】
1.纬网图, 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
A.S1=0.5S2 B.S1=S2   C.S1=1.5S2 D.S1=2S2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典例4】
右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完成题1-3题。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属于东经度
C.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D.b地的实际面积比a大
2.以下备选项的两个地点中,既分别在东西两半球, 又分别在南北两半球的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
3.图中a、b、c、d四个区域,按实际面积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b>a>c>d B.b=c>a>d C.b5.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自主学习材料P3)
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下图所示。
【典例5】1.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2.读右图判断下列问题。
(1)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2)若D点所处经度为60°E,一架飞机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中①点以每小时1110KM的速度出发,10小时后达到目的,目的地的地理坐标是(120°W,40°N),该飞机选择最近的路线飞行,求①点的纬度 。
A、30°N B、40°N C、50°N D、60°N
二、地图基本知识(自主学习材料P6)
【典例6】
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0万  B.1:10000万
C.1:500万   D.1:5000万
三、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________米,乙点海拔为________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2.常见等高线地形图(自主学习材料P7表格)
3.等高线地图判读中的规律
(1)山脊线(如C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如B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2)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3)“高低”“低高”反向法则。凡是等值线向高处突出者则为低值。
反之,凡是等值线向低处突出者则为高值。
(4) 相邻两条等高线,或相等,或相差一个等高距。
(5)“遇高则高,遇低则低”正向法则,一般用于闭合等值线。
如上图等高线图,A处弯向高值区,地势低为谷地,B处弯向低值区,地势高为山脊,C处数值低于100米,D处数值高于200米。
(6)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由高到低是河流集水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方向)
【典例7】下图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状况,等高距为200m,L为河流,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河流L(  )
A.从东流向西 B.从东南流向西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西南流向东北
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3.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三种情况)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a.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b.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3)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
(4)计算坡度(自主学习材料P8)
【典例8】 (2012年海淀模拟)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200米 B.208 C.253米 D.297米
(2)关于图中甲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高度可能为235米 B.地势相对周围较高
C.地形为山顶      D.地形为洼地
(3)图中C处陡崖的相对高度ΔH是________。
(4)若某时B处的气温是21℃,则C处的气温最大值是________℃。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自主学习材料P8-9)
(1)地形相关分析:
a.地形类型判读:.地形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
地形名称 特 征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盆地 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升高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顶部稀疏而边缘十分密集
b.地形特征的描述:
(2)坡度问题: 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画图:
(3)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4)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5)交通线路选择(自主学习材料P9)
(6)大坝水库建设(自主学习材料P9)
(7)与农业生产结合
【典例9】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判断A所在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出判断依据。
2.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丁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2)山脊线戊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
(3)图中所绘乙、丙两条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支流。
(4)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5)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院,图中路线①设计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自主学习材料P8)
【典例10】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
D.穿越山脊地区
(2)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拓展练习
1.读某岛屿图,首都塔那那利佛与R河河口的距离约为( )
A.280千米 B.380千米 C.480千米 D.580千米
读下图,回答2~3题。
2.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3.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读“局部经纬网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5.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距离约为(  )
A.6 600千米     B.5 000千米
C.3 330千米     D.4 200千米
读下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
ACB为赤道,据此回答6~7题。
6假若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 ( )
7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 ( )
A.由西→东 B.由南→北→南
C.由东南→东→东北 D.由东北→东→东南
8.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A到B方向是:向西南
B、从C到D方向是:先东北后西南
C、从A到B的方向同从C到D的方向相同
D、从A到B的方向同从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
9.读下图,从山峰向下望一定看不到的点是( )
A. a B. b C. c D. d
右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10~11题。
10.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8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100米
11.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M、N B、M、P C、M、Q D、P、Q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2~14题。
12.ab段河流流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13.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
14.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下图中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1)简述甲区域的地势特征,并分析A处地貌类型的成因。


(2)阅读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1)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低)。(1分)在河流出山口后因地势变缓,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物质在山前大量沉积而成。(2分)
(2)早期: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期:外力作用流水沉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