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夏日绝句》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夏日绝句》。2. 理解并识记诗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并理解诗句含义。2. 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加深对诗中英雄气概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句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2. 体会诗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哲理。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音乐渲染氛围① 播放《夏日绝句》朗诵音频教师利用课前准备,为学生播放一段情感饱满、抑扬顿挫的《夏日绝句》朗诵音频,让悠扬的诵读声音在课堂上回荡,营造出一种古典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② 提出问题,激发兴趣教师结合音频内容,提出思考问题:“同学们,你们听出了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吗?你们认为这首诗中最能打动你们的是哪一句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背景介绍铺垫① 介绍诗人李清照教师向学生介绍诗人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让学生对这位宋代女词人有基本的了解,为学习《夏日绝句》做好背景铺垫。② 讲述创作背景接着,教师结合历史背景,讲述李清照创作《夏日绝句》的情境和原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③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们是李清照,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们会如何看待项羽的英雄气概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后续的诗歌解析做好铺垫。(二)初读感知(1)自读体验①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诗句的韵律与节奏。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不准和节奏不当之处。② 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中的情感,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的初步理解。(2)范读指导① 教师进行标准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和停顿位置的把握。② 结合诗歌内容,解释范读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③ 邀请学生尝试模仿教师范读,进行个别朗读或小组展示,提升朗读效果。(3)朗读巩固①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感受不同角色对诗歌的不同理解和情感表达。②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朗读效果,提出改进建议,共同提高朗读水平。③ 通过朗读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三)品析诗句(1)逐句分析诗句①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逐句朗读《夏日绝句》,注意语气、停顿和韵律。随后,教师会逐一解释诗句的含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② 在解释过程中,教师会特别指出诗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如“人杰”、“鬼雄”等,并讲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通过举例和练习,教师会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识记和运用这些词语。(2)深入解读诗句内涵① 教师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哲理。例如,通过讨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认识到英雄气概的珍贵和传承的重要性。② 教师还会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如介绍李清照的其他诗作,让学生感受到她作为女词人的独特魅力和才华。同时,教师也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诗句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3)互动问答环节① 为了巩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将设置互动问答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会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如“你觉得诗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英雄气概?”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② 通过这种互动问答的方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同时,这种形式的互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四)深入解读(1)逐句分析诗句含义① 第一、二句诗句赏析首先,我们来看《夏日绝句》的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是李清照对英雄精神的赞美和向往。其中,“人杰”一词,表示的是人中豪杰,它告诉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应该成为杰出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而“鬼雄”一词,则是指鬼中的英雄,它表达了即使死后,我们的精神也应该如同英雄般雄壮。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英雄气概的深深敬仰。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人杰”呢?他们的哪些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预设学生回答:勇敢、正直、善良等)② 第三、四句诗句赏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两句诗中,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英雄项羽。项羽在失败后选择自刎,不肯逃回江东,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诗人。这里,诗人用项羽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英雄气概的重要性。同学们,你们知道项羽的故事吗?他为什么不愿意过江东呢?这体现了他的哪些品质?(预设学生回答:项羽是英雄,他因为失败而感到羞愧,选择自刎,体现了他的气节和尊严)(2)感受诗中爱国情怀在深入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感受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怀。诗人通过赞美英雄气概,实际上也在表达自己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的讽刺。她希望人们都能像项羽一样,有骨气、有尊严地活着。同学们,你们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还需要这种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吗?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呢?(预设学生回答:需要,我们应该学习英雄的精神,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五)字词讲解(1)生字生词释义① 生字讲解在《夏日绝句》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生字,如“杰”和“雄”等。这些生字在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达着诗人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因此,我会通过板书或PPT展示这些生字,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例如,“杰”字在诗中用来形容杰出的人物,我会通过举例和造句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并引导他们注意在朗读和背诵时要正确发音。② 生词解读诗中的一些生词,如“人杰”和“鬼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这些词语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是理解诗意的关键。因此,我会详细解释这些生词的含义和用法,并通过故事或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这些词语的直观感受。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以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2)多音字与形近字辨析在《夏日绝句》中,有一些多音字和形近字,如“思”和“项”等。这些字词在发音和字形上容易产生混淆,因此我会特别强调它们的辨析。我会通过比较它们的发音和字形,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注意在朗读和书写时要避免混淆。同时,我还会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感受这些字词在诗中的运用和表达效果,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六)拓展延伸(1)引入相关历史故事① 讲述与《夏日绝句》相关的历史背景,如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岳飞等,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②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历史故事,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分享其他英雄人物事迹① 选取一两位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如杨家将、关公等,讲述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爱国情怀。②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英雄人物故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3)组织小组讨论与分享①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② 分享交流: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开展主题写作活动①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或者对英雄精神的理解的文章。② 点评分享:挑选几篇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分享,鼓励学生积极创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七)课堂互动(1)问答互动,深化理解①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英雄气概,提问学生:“《夏日绝句》中,诗人李清照对项羽的敬佩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她会如此敬佩项羽?”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② 提问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认为现代社会中哪些人或哪些行为体现了诗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诗中主题的理解。(2)小组讨论,分享感受① 分组让学生围绕“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夏日绝句》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② 小组内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补充,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3)情景模拟,体验英雄① 设计一个情景模拟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李清照、项羽等,通过模拟对话和动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和气质。② 在情景模拟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扮演过程中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并践行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通过以上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这些互动环节也能够营造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六、课外延伸1.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夏日绝句》的内容,共同感受诗中的英雄气概。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英雄人物的文学作品,如《岳飞传》、《杨家将》等,培养阅读兴趣。七、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诗中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