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2024年5月1日,90后小伙“有山先生”晒出自己在某视频平台讲解古代文学所获得的400万收益,其曾凭借一段背诵《讨贼檄文》的视频在互联网爆火。据悉,其所深耕的古代文学赛道虽然颇为小众,但依靠不断创新以及勤奋的创作,“有山先生”已收获200万粉丝,同时也获得众多游戏厂商的青睐。视频:90后靠讲古代文学存了400万1999年11月10日,李沛然出生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农村2019年,李沛然以社会考生身份考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中文系;李沛然 文学创作者 人物经历2020年5月,李沛然开始在哔哩哔哩弹幕网发布文学创作视频。李沛然选择“隐居”“继续学习”等都是个人选择,这些选择是公民的自由,那么什么是自由?自由有何作用?自由有没有限制呢?2015年,李沛然因中考语文写出极佳文言作文被成都市第七中学破格录取。2017年,高考结束后,李沛然前往深山开始隐居。2023年4月4日,参加的《2023清明奇妙游》播出2024年5月1日,晒出自己在某视频平台讲解古代文学所获得的400万收益第7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回顾90后靠讲古代文学存了400万的人生经历—知自由含义、作用与法治的关系01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的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的生活。看材料网友们疫情期间在家隔离的真情实感·谈谈自由的意义我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我想自由自在地出门逛街,吃饭,看电影。好久没有呼吸外面的空气了,啊……我真想要自由啊!这个假期很长也很荒废,我希望能早点复工,工作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有用武之地。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辛苦了,希望你们能脱下防护服,挣脱“束缚”。大家一起加油。想自由自在地出门逛街,吃饭,看电影(渴望自由地行动)真想呼吸外面自由的空气(渴望自由地行动)希望能早点复工,工作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有用武之地(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实现个人的价值)希望一线的英雄们能脱下防护服,挣脱“束缚”(摆脱限制,激发每个人的活力,推动社会进步)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1.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1)对个人: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2)对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校园规则 没有这些规则的后果 规则的意义关于着装的规则关于午餐的规则关于作息时间的规则关于手机的规则关于考场的规则禁止校园欺凌的规则奇装异服、个性迥异零食泛滥,垃圾满地,助长攀比,加重负担迟到盛行、秩序混乱沉迷手机、课堂沦陷颈椎病高发、视力下降抄袭成风、有失公平校园伤害、暴力、欺凌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假如规则不存在了,你真的“自由”了吗?VSVS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3.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P99-100①②③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小组合作探究:法治与自由关系如何?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律链接一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规范)(3)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保障)(4)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02法眼看平等有人认为:核酸检测期间为学生开辟绿色通道,是不平等的表现。同桌交流,请谈谈你的看法。法眼看平等探究与分享:平等原则的适用范围双塔区人大的答复意思就是,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法外开恩”,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你认为王志斌的案件是否适用“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原则?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节选自《宪法》意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内涵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平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平等)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注意:平等不是完全的平等,相同或平均,没有绝对的平等。议学任务3:案件心得:1.古代的刑罚有“刑不上大夫”一说,视频中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有没有因为任华的特殊身份给予她特殊的对待?道法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论其地位多高、贡献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依法予以追究,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不允许有任何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公民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权利上的平等)城乡同票同权教育公平城乡平等同工同酬人大选举权城里人乡里人看《民法典》和《刑法》的规定,这说明了什么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 平等。第十四条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第一百一十三条 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 平等。不允许宪法和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 典0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 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 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者犯罪 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 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节选自《宪法》意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要求: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自由平等的真谛无法治不自由法眼看 平等自由的含义及意义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平等的含义及意义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标定自由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宪法规定课堂小结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平等追究责任本课小结:“无法治不自由”学习目标:正确认识自由的内涵及与法治的关联。体悟自由都是有限制的,并非无限制的绝对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规范和保障自由,从而理解自由的真谛。“法眼看平等”学习目标:从宪法的视角认识平等的话题。不是从道德的层面谈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的平等,而是从宪法的角度思考这一主题。本目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条宪法的明确规定,理解这条规定真正包含的主要内容。3课堂练习1.【2021黑龙江】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这告诉我们( )A.自由就是为所欲为B.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的C.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D.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对自由的认识和把握。C说法正确;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课堂练习2.【2021湖北】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下列做法侧重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是( )①某公司在工资待遇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②我国在火车站设置现役军人特别通道③我国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④某地在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及抱婴者专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对平等的认识和理解。①③体现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④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①③与题意不符。3课堂练习4.【2021四川】到2021年6月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约7.05亿剂次。按规定,医务人员等群体优先接种。我国实行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体现②我国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基本国策③让医务人员等群体优先接种违背了平等原则④能有效防控疫情,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战,阻击战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敬畏生命、平等的相关知识。①④正确;②: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②错误;③: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③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