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 讲义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考情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理念,是从元素价态视角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工具,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价态规律、强弱规律、先后规律、守恒规律)在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试剂问题的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考试题在化学工艺流程或实验综合题中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要求考生阅读并获取有关信息,识别有效数据、处理转化数据,并分析实验数据,要求考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守恒规律”处理实验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对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归纳与论证、探究与创新等关键能力的要求。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分析近几年高考题,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不单独考查,而是与其他模块知识综合考查,如选择题中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结合考查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和规律;非选择题可能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及工艺流程相结合命题。一般在无机推断及化工流程题中考查信息型方程式的书写;在综合实验题中会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从考查的内容上来看,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在NA题目中是命题热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在元素周期表题目中是命题热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式必考内容,尤其是陌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近年来“常考不衰”。【基础知识复习】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概念、本质和特征实质:电子的转移(即电子的得失或偏移)。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例如: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MnO2,还原剂是HCl,氧化产物是Cl2 。2.相关概念间的关系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4.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①双线桥法:标变价,画箭头,算数目,说变化例如:②单线桥法:例如:5.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①氧化剂: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某些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等。如:②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低价态时的物质(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阴离子、氢化物等)。如:③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具又中间价态的物质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Fe2+ Fe3+ FeSO32- SO42- SH2O2 O2 H2O其中:Fe2+、SO32-主要表现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注意:(1)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只作氧化剂。(3)所含元素价态越高,化合物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典型例题复习】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2)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只有氧化性 ( )(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4)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5)在反应2CuFeS2+O2Cu2S+2FeS+SO2中,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6)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7)Al原子比N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故还原性:Al>Na ( )(8)1 mol Cl2参加反应时一定得到2 mol电子 ( )答案:√ √ 2..判断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数目表示的正误。(1)( )(2)( )(3) ( )(4) ( )(5)( )(6) ( )答案: √ √ 【基本方法与技能复习】①熟记8个字“升、失、氧、还,降、得、还、氧”。②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基础知识复习】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如Fe+CuSO4FeSO4+Cu,则有:氧化性:CuSO4>FeSO4;还原性:Fe>Cu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②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③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3.根据两池判断①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正极是电子流入的一极。则两种金属的还原性:正极<负极。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得电子的阳离子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失电子的阴离子还原性较强。4.依据“三度”判断(“三度”即:浓度、温度、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酸碱度是影响氧化性强弱的重要因素。例如:①KMnO4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温下即可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②HNO3(浓)的氧化性强于HNO3(稀)的氧化性;③HNO3(热)的氧化性强于HNO3(冷)的氧化性。【典型例题复习】1.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Br+Cl2Br2+2Cl、5Cl2+I2+6H2O2HIO3+10HCl、Cl+5Cl-+6H+3Cl2↑+3H2O,则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Cl>Br>I>Cl2 B.Br>Cl2>Cl>IC.Br>Cl>Cl2>I D.Cl2>Br>Cl>I 答案 C2.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Ce3+ B.Sn2+、Ce3+、Fe2+C.Ce3+、Fe2+、Sn2+ D.Fe2+、Sn2+、Ce3+答案 A3.已知I-、Fe2+、SO2、Cl-、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Cl-①2Fe3++SO2+2H2O2Fe2++S+4H+②Cl2+SO2+2H2OH2SO4+2HCl③H2O2+2H++SSO2↑+O2↑+2H2O④2I2+2H2O22H2O+O2↑+4I-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B【基础知识复习】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1.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如:Fe3+。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如:S2-。元素处于中间价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其中一种性质,如:Fe2+)同种元素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反之,化合价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KMnO4 > K2MnO4 > MnO2 > MnSO42.强弱律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3.优先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①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Fe2+先与Cl2反应。②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为Cu2+、H+。4.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变化遵循“只靠拢,不交叉” 原则。5.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反应前后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反应)。【典型例题复习】1.已知歧化反应:3NO2+H2O2HNO3+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1 mol 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2NAD.每生成22.4 L NO,有2 mol NO2被氧化答案 B2.(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I->Fe2+>Br-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 molC.当通入1 mol Cl2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答案 C【基础知识复习】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和相关计算1.配平原则2.基本步骤3.相关计算①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主要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或质量之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元素的价态变化或物质的化学式等。其计算的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②电子守恒解题步骤: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个数以及每个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等式:氧化剂的个数×每个氧化剂得电子数一还原剂的个数×每个还原剂失电子数,利用这一等式,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Cu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典型例题复习】1.配平以下方程式。(1) HCl(浓)+ MnO2 Cl2↑+ MnCl2+ H2O(2) FeS2+ O2 Fe2O3+ SO2(3) KI+ KIO3+ H2SO4 I2+ K2SO4+ H2O(4) Mn+ H++ Cl- Mn2++ Cl2↑+ H2O(5) Mn+ Fe2++ H+ Mn2++ Fe3++ H2O(6) P+ CuSO4+ H2O Cu+ H3PO4+ H2SO4(7) I2+ NaOH NaI+ NaIO3+ H2O(8) S+ KOH K2S+ K2SO3+ H2O(9) P4+ KOH+ H2O KH2PO2+ PH3(10) (NH4)2Cr2O7 N2↑+ Cr2O3+ H2O答案 (1)4 1 1 1 2 (2)4 11 2 8 (3)5 1 3 3 3 3 (4)2 16 10 2 5 8 (5)1 5 8 1 5 4 (6)2 5 8 5 2 5 (7)3 6 5 1 3 (8)3 6 2 1 3 (9)1 3 3 3 1 (10)1 1 1 42.工业生产中除去电石渣浆(含CaO)中的并制取硫酸盐的一种常用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性条件下,氧化性:B.过程Ⅰ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C.过程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将1mol转化为理论上需要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答案:AC(共45张PPT)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考情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理念,是从元素价态视角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工具,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价态规律、强弱规律、先后规律、守恒规律)在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试剂问题的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考试题在化学工艺流程或实验综合题中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要求考生阅读并获取有关信息,识别有效数据、处理转化数据,并分析实验数据,要求考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守恒规律”处理实验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对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归纳与论证、探究与创新等关键能力的要求。高考考情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分析近几年高考题,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不单独考查,而是与其他模块知识综合考查,如选择题中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结合考查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和规律;非选择题可能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及工艺流程相结合命题。一般在无机推断及化工流程题中考查信息型方程式的书写;在综合实验题中会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从考查的内容上来看,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在NA题目中是命题热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在元素周期表题目中是命题热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式必考内容,尤其是陌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近年来“常考不衰”。PART 0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复习1.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概念(1)概念、本质和特征实质:电子的转移(即电子的或 )。特征:元素 发生变化。得到偏向失去偏离还原氧化例如: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HCl,氧化产物是 。 MnO2 Cl2 得失偏移化合价基础知识复习(2)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得氧化性还原反应还原产物还原性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失基础知识复习(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复习(4)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①双线桥法:标变价,画箭头,算数目,说变化②单线桥法:例如:例如:基础知识复习(5)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①氧化剂: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某些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等。如: ②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低价态时的物质(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阴离子、氢化物等)。如:基础知识复习③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具又中间价态的物质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Fe2+ Fe3+ FeSO32- SO42- SH2O2 O2 H2O其中:Fe2+、SO32-主要表现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注意:(1)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只作氧化剂。(3)所含元素价态越高,化合物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基本方法与技能复习①熟记8个字“升、失、氧、还,降、得、还、氧”。②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化合价。PART 0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基础知识复习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基础知识复习(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②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③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基础知识复习(3)根据两池判断①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正极是电子流入的一极。则两种金属的还原性:正极 负极。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得电子的阳离子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失电子的阴离子还原性较强。(4)依据“三度”判断(“三度”即:浓度、温度、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酸碱度是影响氧化性强弱的重要因素。例如:①KMnO4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温下即可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②HNO3(浓)的氧化性强于HNO3(稀)的氧化性;③HNO3(热)的氧化性强于HNO3(冷)的氧化性。<PART 0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基础知识复习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1)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 性;如:Fe3+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 性;如:S2-元素处于中间价时既有 性又有 性。(但主要表现其中一种性质,如:Fe2+)同种元素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反之,化合价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KMnO4 > K2MnO4 > MnO2 > MnSO4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基础知识复习(2)强弱律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3)优先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①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 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 先与Cl2反应。②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 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 反应,然后依次为 、 。Fe2+Fe3+Cu2+H+>>基础知识复习基础知识复习(4)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变化遵循“只靠拢,不交叉” 原则(5)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反应前后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反应)。PART 0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和相关计算基础知识复习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和相关计算(1)配平原则基础知识复习(2)基本步骤基础知识复习(3)相关计算①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主要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或质量之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元素的价态变化或物质的化学式等。其计算的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②电子守恒解题步骤: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个数以及每个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等式:氧化剂的个数×每个氧化剂得电子数一还原剂的个数×每个还原剂失电子数,利用这一等式,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基础知识复习(以Cu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典型例题复习【典例1】 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B.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C.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D.大气中NO2参与酸雨形成典型例题复习答案 B 典型例题复习【典例2】含元素碲(Te)的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利用了H2Te的还原性B.反应②中H2O是氧化剂C.反应③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D.H2Te2O5转化为H2Te4O9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典型例题复习答案 D 解析 反应①中H2Te被O2氧化生成Te,体现了H2Te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反应②中Te与H2O反应生成H2TeO3,碲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则H2O是氧化剂,故B正确;反应③中H2TeO3→H6TeO6,碲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则H2O2是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C正确;H2Te2O5转化为H2Te4O9时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典型例题复习【典例3】 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该变化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 2KCl+2ClO2↑+Cl2↑+2H2O。(1)请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用单线桥法表示): 。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3)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典型例题复习(4)ClO2对污水中Fe2+、Mn2+、S2-和CN-等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某工厂污水中含CN-a mg·L-1,用ClO2将CN-氧化只生成两种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处理100 m3这种污水,至少需要 mol ClO2。 典型例题复习答案 (1)(2)1∶1 (3)2典型例题复习解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KClO3中+5价Cl得电子转化成ClO2中+4价Cl,HCl中部分-1价Cl失电子转化成Cl2,2 mol KClO3参加反应共转移2 mol e-,因此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情况是:(2)KClO3中Cl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一部分HCl是还原剂,一部分HCl显酸性,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Cl2转移2 mol 电子。典型例题复习(4)根据题意可知两种气体是N2和CO2,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法配平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2CN-==N2+2CO2+2Cl-,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典型例题复习【典例4】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反应①②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还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⑤说明该条件下铝可用于制备熔点较高的金属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典型例题复习答案 B 解析 反应①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②为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③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④为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⑤为铝和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和氧化铝,均存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③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反应⑤为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制备熔点较高的金属,故B正确;反应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反应④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则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与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故C错误;典型例题复习反应①4HCl(浓)+MnO2 MnCl2+Cl2↑+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典型例题复习【典例5】 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序号 反应物 产物① Cl2、H2O2 Cl-、……② Cl2、FeBr2 FeCl3、FeBr3③ KClO3、HCl Cl2、KCl、H2O典型例题复习A.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为O2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或等于1∶2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3 mol Cl2,转移6 mol电子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 >Cl2>Fe3+典型例题复习答案 C 解析 ①中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则H2O2对应的氧化产物为O2,A正确;②中溴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l2只将Fe2+氧化为Fe3+,发生的反应为3Cl2+6FeBr2==2FeCl3+4FeBr3,则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或等于1∶2,B正确;在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每生成3 mol氯气转移5 mol电子,C错误;由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可知,物质的氧化性:Cl >Cl2,Cl2氧化FeBr2生成FeBr3,则氧化性:Cl2>Fe3+,因此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 >Cl2>Fe3+,D正确。典型例题复习【典例6】已知常温下二氯化二硫(S2Cl2)为红棕色液体,其结构式为Cl—S—S—Cl。其制备反应及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S2+3Cl2 CCl4+S2Cl2;②2S2Cl2+2H2O ==4HCl+SO2↑+3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CS2是氧化剂B.反应②中S2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S2Cl2转移4 mol电子D.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典型例题复习答案 B 解析 反应①,CS2中硫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1价,失电子,CS2是还原剂,故A错误;反应②,只有硫元素化合价变化,则S2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正确;反应①,每生成1 mol S2Cl2转移6 mol电子,故C错误;反应②氧化产物为SO2,还原产物为S,由反应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1∶3,故D错误。典型例题复习【典例7】 (双选)已知Ⅰ:Bi(OH)3+3OH-+Cl2+Na+==NaBiO3+2Cl-+3H2O;Ⅱ:5NaBiO3+2Mn2++14H+==2Mn+5Bi3++5Na++7H2O。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Ⅱ中,当有10.45 g Bi3+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0.5NAB.任何条件下,都存在氧化性:Cl2>NaBiO3>MnC.NaBiO3可与盐酸发生反应:NaBiO3+6H++2Cl-==Bi3++Na++Cl2↑+3H2OD.已知BiCl3可由Bi2O3与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反应制取,说明Bi3+不能被硝酸氧化典型例题复习答案 AB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 氧化还原反应—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讲义.docx 2.3 氧化还原反应—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