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有机化合物分类 说课稿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有机化合物分类 说课稿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1.1.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背景
1.课标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有机化合物分类课程的内容要求为:①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于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成键方式和空间排布;②认识官能团的种类(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氨基、碳卤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和酰胺基),从官能团的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③认识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特征性质的关系,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官能团可以相互转化。学业要求为:①能辨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②能依据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某些化学性质。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出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结构特点。教材先帮助学生树立在有机化合物类别层面进行有机化学研究的观念,再帮助学生初步构建依据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分析预测其性质和反应规律的方法体系,有利于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为接下来学习有机化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甲烷、乙烯、乙醇和乙酸等代表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各种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简单分类知识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学习依据碳骨架和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系统分类。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乙烯中的碳碳双键、乙醇中的羟基和乙酸中的羧基等官能团,教材将学生对官能团的认识拓展到碳碳三键、氨基、碳卤键、醛基、酮羰基、酯基和酰胺基等常见官能团,从而帮助学生学会依据官能团进行有机化合物分类并开展对有机化合物的系统研究。依据碳骨架和官能团进行分类也为日后学生学习有机合成时构建碳骨架和官能团打下基础。
本节课属于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的范畴,是学生系统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思想在后续各章还会结合官能团体系的学习不断出现,对此进行巩固和深化。
3.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二第七章的学习,从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入手,学生站在结构的视角,从微观层次上初步认识了有机化合物,通过学习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烃的分类、官能团与有机物分类等内容,学生已有了从碳骨架和官能团这两个辨识有机物的重要视角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思路。
但在选择性必修二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必修二中学过的一些概念,乙烯、乙醇、乙酸等代表性有机物的官能团识别及特征反应有混淆和遗忘,因此在本节内容教学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的认识,为学生以后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应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要求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有机物的多样性,并对有机物进行分类,提升证据推理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促进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2)通过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使学生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官能团的辨识,从官能团和化学键视角认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初步解释与推断有机物的性质
难点:官能团的名称和结构辨识,依据官能团推断有机物性质
三、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为基础理论课,依据本课时的教学特点,采用5E学习环教学模式(引入、探索、解释、迁移、评价)进行教学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引导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情景导入
1.图片展示日常衣食住行中所能接触的有机化合物
2.生活案例分享:学生思考一天中所接触的物质有哪些与有机化合物有关?
设计意图:以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3.概念回顾:有机化合物、烃、烃的衍生物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必须要对有机物进行合理分类,分类标准是什么?
根据有机物不同的结构特点,提出有机物分类的两种方法:根据碳骨架及官能团进行分类2.展示几种物质的球棍模型图片,让学生讨论如何根据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通过球棍模型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看到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的区别,提出问题:同为链状或环状有机物,能否再找出不同点进行分类
根据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及环的特点继续分类,得到按碳骨架分类如下:
环状化合物分类时学生易混淆脂环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因此强调一下两类物质的简单判断方法,补充一下含稠环芳烃的有机物同样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提出问题:含有苯环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属于芳香烃?
学生思考:“含苯环化合物”与“芳香烃”的区别与联系
讲解芳香化合物、芳香烃的关系,让学生从物质组成、结构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课堂练习1:给定物质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检测与评价,发现问题,调控课堂,提高效率
3.通过甲烷和甲醇的结构及性质对比,复习官能团的定义,引导学生从官能团角度认识有机物的分类、了解有机物结构的多样性,进而拓展对官能团的认识
依据官能团进行分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
有机化合物类别 官能团名称 官能团结构 代表物名称 代表物结构简式
烃 烷烃 — — 甲烷 CH4
烯烃 碳碳双键 乙烯 乙烯CH2=CH2
炔烃 碳碳三键 —C≡C— 乙炔 CH≡CH
芳香烃 — — 苯
烃的 衍 生 物 卤代烃 碳卤键 溴乙烷 CH3CH2Br
醇 羟基 —OH 乙醇 CH3CH2OH
酚 羟基 —OH 苯酚
醛 醛基 —CHO 乙醛 CH3CHO
酮 酮羰基 丙酮 CH3COCH3
羧酸 羧基 乙酸 CH3COOH
酯 酯基 乙酸乙酯 CH3COOCH2CH3
思考与讨论1:醇羟基和酚羟基、醛基和酮羰基、酯基和羧基等相似官能团在结构中如何区分、识别
思考与讨论2:根据丙烯酸( )的官能团推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让学生在官能团的视角下深化对有机物的理解
课堂练习2:给定物质识别官能团及物质类别
设计意图:检测与评价,发现问题,调控课堂,提高效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引导他们学习有机化合物的两种分类方法,通过图片、动画及球棍模型,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分类思想在有机化合物研究中的重要性。本节内容中出现的新概念较多,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特点与无机物相比也存在巨大类异。为了让学生顺利地接受这些内容,应该通过大量分子结构模型,促使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从平面层次上升到立体层次,由实物模型转化为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