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

资源简介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性格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式,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2. 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性格特点。
(2)通过朗读和表演,感受人物性格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的对比关系。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学习兴趣
① 趣味开场,拉近师生距离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在裁缝店买衣服或者定做衣服时,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生:(积极回答,分享个人经历)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就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来看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吧!
② 引出主题,激发好奇心
师:课文中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你们猜猜看,这样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会在裁缝店里发生怎样的碰撞呢?
生:(纷纷猜测,表达好奇)
师:那么,我们赶紧翻开课本,一起去探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2)介绍作者及背景知识
① 介绍作者周锐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周锐。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写过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② 讲述课文背景
师:这篇课文发生在冬天,一位急性子的顾客走进了一家裁缝店,想要做一件棉袄。但是,他遇到了一个慢性子的裁缝。大家想象一下,一个急着要衣服的人和一个慢条斯理的裁缝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生:(想象情景,充满好奇)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一起去阅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
① 同学们,请大家翻开课本,翻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这篇有趣的课文。
② 首先,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可以圈出来,一会儿我们一起解决。同时,大家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③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读完了。现在,请大家把课文分成自然段,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层次。
(2)正音识字,学习新词
① 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刚才大家圈出来的生字新词。请看屏幕,这里有几个生字和词语,大家先自己读一读,然后再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② (屏幕出示生字新词)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这些字词呢?请举手!
③ 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比如“泄气”这个词,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事情让你感到泄气呢?可以分享一下。
④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生字新词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再把这些字词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看看它们在课文中是怎么运用的。
(互动环节)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同时,大家也要边听边思考: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分别有哪些性格特点?
(三)生字生词及句子分析
(1)生字新词学习
① 读音与写法
教师首先用PPT展示“缝”和“箱”等生字新词,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接着,教师利用生字卡片,带领学生书写生字,注意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
② 字义及用法
教师解释“缝”字的基本含义是“用针线把布、皮革等连缀起来”,并给出例句:“裁缝正在给顾客缝制衣服。”
对于“箱”字,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箱子的形状,解释其表示存放物品的器具,并举例说明:“我有一个装满玩具的木箱子。”
③ 多音字“夹”的讲解
教师指出“夹”字是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作“jiā”,意思是“处在两者当中”。
接着,教师给出“夹”字的另一种读音“jiá”,并解释其意为“两层衣物之间”。
最后,教师让学生尝试组词,如“夹心饼干”“夹缝中求生”等,以加深对多音字的理解。
(2)句子分析与探讨
① 疑难句解读
教师指出课文中的疑难句:“您可真是个急性子顾客!”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体会其中蕴含的幽默和讽刺意味。
② 特殊句式分析
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如“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常规句式,教师让学生感受特殊句式的表达特点,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这种句式进行仿写。
③ 优美句子欣赏
教师展示课文中的优美句子:“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这句话中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准和生动。
通过以上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分析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同时也能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深入解读与角色扮演(预计用时:15分钟)
(1)性格特点探究
① 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觉得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分别有哪些性格特点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描述和对话。
②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取代表发言分享。
③ 教师总结并板书,强调性格特点的体现方式,如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等。
(2)角色扮演与情感体验
①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分别扮演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进行对话表演。
② 其他同学观看表演,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 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评议,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填空题互动教学
① 教师出示填空题,例如:“慢性子裁缝说:‘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裁缝。”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争相抢答。
② 类似题目继续进行,通过填空形式,加深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印象。
③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及时纠正错误。
设计目的:通过以上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演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填空题互动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五)逐段讲解课文内容
(1)解析课文首段背景设定
① 引导学生阅读首段,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场景。
② 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思考:“课文第一句提到的‘故事发生在冬天’和‘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有什么作用?”
③ 分析并解释:“这两句话为故事奠定了背景和基调,也让我们对故事的主要角色——裁缝和顾客有了初步的印象。”
(2)解读急性子顾客的连续改变
① 带领学生共同阅读第二至六段,梳理急性子顾客连续改变要求的情况。
② 提问并讨论:“急性子顾客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要求?”
③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因为急性子顾客等不及,所以他不断地要求裁缝修改衣服的制作时间和款式。”
(3)探究慢性子裁缝的应对方式
① 引导学生分析慢性子裁缝面对急性子顾客不断改变要求时的态度。
②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慢性子裁缝的性格特点:“裁缝为什么每次都能答应顾客的要求,但又迟迟不开始工作?”
③ 引导学生总结:“慢性子裁缝虽然答应了顾客的要求,但他的行动却迟迟没有开始,这体现了他慢条斯理的性格特点。”
(4)揭示故事结局的讽刺意味
① 师生共同阅读课文最后一段,了解故事结局。
② 提问:“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这个结局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③ 引导学生分析结局的讽刺意味:“慢性子裁缝揭示了他的真实情况,让急性子顾客感到惊讶和恼怒。这个结局既体现了慢性子裁缝的性格特点,也讽刺了过于迟缓的工作态度。”
(5)预设问题讨论,加深理解
① 提出预设问题:“你觉得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谁更有趣?为什么?”
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性格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六)总结提升
(1)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人物特点
① 课文梳理:通过快速回顾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慢性子裁缝与急性子顾客之间的故事妙趣横生。慢性子裁缝总是慢悠悠地应对顾客的催促,而急性子顾客则因为等不及而频繁改变要求。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② 人物特点提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提炼出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慢性子裁缝耐心、从容,不急不躁;而急性子顾客则急躁、焦虑,难以忍受等待。这两种性格的碰撞,使得故事充满了戏剧性。
(2)强调写作手法,启发生活思考
① 写作手法分析: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使得故事更加深入人心。这种手法不仅让我们对两位主人公有了深刻的印象,还启发我们在写作时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人物特点。
② 生活思考引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慢性子和急性子的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这两种人相处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应对不同性格的人?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耐心与细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既耐心又细心的人。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深入了解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互动。我们不仅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还要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我们也要在生活中学会既耐心又细心地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完成任务。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七、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2.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你见过的慢性子或急性子的人,并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