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黄桥小学教育集团四年级科学期中能力大闯关试卷2024.4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1. 水烧开后,水壶周围会出现“白气”。关于“白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白气”是白色的水B. “白气”是水蒸气C.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2. 判断水的冷热程度,以下方法更为准确的是( )。A. 用手触摸水杯外壁 B. 看杯口“白气”的多少 C. 用温度计测量3. 下列现象不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A. 冬天进入室内,镜片出现小水珠 B. 盛冰的瓶子外出现小水珠 C. 屋檐下挂满冰凌4.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A. 二分之一 B. 四分之一 C. 三分之二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B. 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C. 较暗区域地势较高,明亮的区域一般是盆地。6. 利用光影来计时的是( )。A. 指南针 B. 浑天仪 C. 日晷7. 试管里的水被加热以后,套在试管口的气球会( )。A. 凹陷 B. 凸起 C. 没有变化8. 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A. 由亏到圆 B. 一直是圆的 C. 由圆到亏9. 把钢尺放在火上烤一烤,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据会( )。A. 比实际的长度小 B. 比实际的长度大 C. 与实际的长度相符10. 冰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A. ﹣100 B. 100 C. 011. 下列物体的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 蜡烛燃烧 B. 火柴燃烧 C. 水结成冰 D. 酒精燃烧12. ( )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它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A. 太阳 B. 电灯 C. 蜡烛 D. 月球13. 把三杯等量的水分别放在下列三个地方,其中放在( )的水蒸发得最快。A. 冰箱里 B. 房间阴凉处 C. 室外阳光下14. 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 )。A. 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B. 一直浸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C. 先浸在水里,再拿出水面15. 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变化周期一般是( )。A. 一个月 B. 半个月 C. 半年二、判断题(共 40 分)16. 在做冰融化的实验时,记录的温度一直在上升。( )17. 地球仪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 ( )18. 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的循环周期是一个月。 ( )19.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长—短—长。( )20. 从水开始结冰到完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一直降低。 ( )21. 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 )22. 太阳的体积和月球差不多,比地球要小。( )23. 有经验的电工架电线时,应该冬天的时候拉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松一些。( )24. 铁轨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降低火车经过铁轨发出的噪声。( )25. 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6. 在太空看地球面积绿色最大。( )27. 哥白尼认为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 )28. 陨石越大,撞击形成的环形山面积就越小。( )29. 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温度是不准确的。( )30. 所有的温度计都含有液泡。 ( )31. 测量物体温度时,手应捏住温度计的上端。( )32. 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 )33. 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4.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35. 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黄桥小学教育集团四年级科学期中能力大闯关试卷2024.4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1. 水烧开后,水壶周围会出现“白气”。关于“白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白气”是白色的水B. “白气”是水蒸气C.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答案】C【解析】【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烧开水的过程中,我们看见的大量“白气”冒出,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露和雾这种自然现象的出现与该实验中“白气”出现的原理相同的即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2. 判断水的冷热程度,以下方法更为准确的是( )。A. 用手触摸水杯外壁 B. 看杯口“白气”的多少 C. 用温度计测量【答案】C【解析】【详解】用温度计测量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温度计是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分为指针温度计和数字温度计。3. 下列现象不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A. 冬天进入室内,镜片出现小水珠 B. 盛冰的瓶子外出现小水珠 C. 屋檐下挂满冰凌【答案】C【解析】【详解】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液态、气态和固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温度是水的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称为凝结。A、冬天外面气温较低,进入室内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眼镜片形成小水珠附在上面,这是凝结现象,故A不符合;B、盛冰的瓶子外壁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子外壁上,这是凝结现象,故B不符合;C、屋檐下挂满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不是凝结现象,故C符合。4.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A. 二分之一 B. 四分之一 C. 三分之二【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海洋占71%,陆地占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地球表面水陆面积的比例: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二。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B. 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光。C. 较暗的区域地势较高,明亮的区域一般是盆地。【答案】C【解析】【详解】月球自身不能发光、不透明,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月球表面有明有暗,凹凸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高,较暗的区域地势较低,一般是盆地,也称之为“月海”。【点睛】本题考查了月球的相关知识,要知道月球不发光,要知道月球表面的特征。6. 利用光影来计时的是( )。A. 指南针 B. 浑天仪 C. 日晷【答案】C【解析】【详解】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7. 试管里的水被加热以后,套在试管口的气球会( )。A. 凹陷 B. 凸起 C. 没有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试管里水被加热后,水的体积膨胀,试管里空气也会受热,空气体积膨胀,所以试管口的气球皮会凸起。【点睛】本题考查了热胀冷缩的知识,水被加热,水和试管内的空气都受热,体积变大。8. 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A. 由亏到圆 B. 一直是圆的 C. 由圆到亏【答案】C【解析】【详解】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9. 把钢尺放在火上烤一烤,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据会( )。A. 比实际的长度小 B. 比实际的长度大 C. 与实际的长度相符【答案】A【解析】【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把钢尺放在火上烤一烤,钢尺会受热膨胀,所以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得的读数比实际的长度小。【点睛】本题考查了热胀冷缩的性质,要知道热胀冷缩对钢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影响。10. 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A. ﹣100 B. 100 C. 0【答案】C【解析】【详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且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11. 下列物体的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 蜡烛燃烧 B. 火柴燃烧 C. 水结成冰 D. 酒精燃烧【答案】C【解析】【详解】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蜡烛燃烧、火柴燃烧、酒精燃烧是燃烧现象,它们都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水结成冰是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产生,仅仅是形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变化的分类,一类是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12. ( )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它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A. 太阳 B. 电灯 C. 蜡烛 D. 月球【答案】A【解析】【详解】许多光源在发光时候也在发热。太阳、亮着的电灯、燃烧的蜡烛都是光源。太阳是恒星,本身发光发热是光源。月球不发光,但是能反射太阳光,它不是光源。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为万物提供了光和热。【点睛】本题考查了光源,要知道哪些是光源,掌握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13. 把三杯等量的水分别放在下列三个地方,其中放在( )的水蒸发得最快。A. 冰箱里 B. 房间阴凉处 C. 室外阳光下【答案】C【解析】【详解】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温度高低,蒸发面积大小,空气流动快慢都能影响水的蒸发快慢。把三杯等量的水放在不同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水蒸发得最快是放在室外阳光下。因为阳光下的温度比房间阴凉处和冰箱里的温度要高,水的蒸发速度更快。【点睛】本题考查了水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选项中三个地方温度有差异,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14. 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 )。A. 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B. 一直浸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C. 先浸在水里,再拿出水面【答案】B【解析】【详解】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15. 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变化周期一般是( )。A. 一个月 B. 半个月 C. 半年【答案】A【解析】【详解】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二、判断题(共 40 分)16. 在做冰融化的实验时,记录的温度一直在上升。( )【答案】×【解析】【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17. 地球仪上蓝色的部分代表海洋。 ( )【答案】√【解析】【详解】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图或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18. 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的循环周期是一个月。 ( )【答案】√【解析】【详解】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变化都是循环的,月球的方位和月相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点睛】本题考查了月球的知识,要知道月球方位变化和月相变化的周期。19.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长—短—长。( )【答案】√【解析】【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所以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20. 从水开始结冰到完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一直降低。 ( )【答案】×【解析】【详解】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接近0℃时,开始出现冰。从水开始结冰到完全凝固的过程中,其温度会保持在0°C。【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在水和冰共存的阶段,温度不变,0℃也就是凝固点。21. 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 )【答案】√【解析】【详解】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围绕地球进行公转。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月球的光是反射的太阳光。22. 太阳的体积和月球差不多,比地球要小。( )【答案】×【解析】【详解】太阳和月球大小看起来差不多,因为太阳距离地球较远,月球距离地球较近,事实上太阳的体积比月球大很多。比较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太阳的体积最大,月球的体积和直径都是最小。23. 有经验的电工架电线时,应该冬天的时候拉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松一些。( )【答案】√【解析】【详解】电线里的金属一般是铜或铝,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经验的电工在夏天架电线时,应该注意多预留一些电线,电线松一点是防止入冬后电线收缩,会损坏甚至拉断电线。在冬天架电线时拉紧一些,是防止入夏后电线膨胀,会变得更长、更松,造成安全隐患。【点睛】本题考查了热胀冷缩的性质,要知道电工在架电线时会考虑四季温度变化对电线长度的影响。24. 铁轨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降低火车经过铁轨发出的噪声。( )【答案】×【解析】【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铁轨间留一定的空隙,是为了防止因热胀冷缩引起对铁轨的破坏。【点睛】本题考查了热胀冷缩的性质,要知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运用的实例。25. 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答案】√【解析】【详解】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6. 在太空看地球的面积绿色最大。( )【答案】×【解析】【详解】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在地形图和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和沙漠,白色表示冰川,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上的高原和山地。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水覆盖,所以加加林看到“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魅力星球”。27. 哥白尼认为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 )【答案】√【解析】【详解】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终于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他的主要观点是: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28. 陨石越大,撞击形成的环形山面积就越小。( )【答案】×【解析】【详解】月球地貌最大的特征就是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陨石越大,撞击形成的环形山面积就越大。29. 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准确的。( )【答案】√【解析】【详解】人们用温度来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根据对温度测量的认识,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模糊的,不准确的,需要借助温度计来测量。30. 所有的温度计都含有液泡。 ( )【答案】×【解析】【详解】温度计不一定都有液泡。例如双金属温度计是依靠紧贴在一起的两片特性不同的金属,在温度变化时候,各自的热胀冷缩差异实现变形的方向,除此之外还有红外温度计、微波温度计、电子式温度计等等。31. 测量物体温度时,手应捏住温度计的上端。( )【答案】√【解析】【详解】温度计,是测量温度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以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的现象为设计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用手捏住温度计的上端。【点睛】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要知道怎么样拿温度计。32. 不同的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 )【答案】√【解析】【详解】略33. 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答案】√【解析】【详解】因为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夏天气温高,自行车胎的气会受热膨胀,如果打得太足,容易爆胎。【点睛】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特性。34.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解析】【详解】地球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35. 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答案】√【解析】【详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的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略扁的球体。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从太空看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泰兴市黄桥小学教育集团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泰兴市黄桥小学教育集团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