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原理和世界意义。
【重、难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世界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主要内容。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问题导引]
1.观察教材第一目中的“在英国煤矿中做工的童工(绘画作品)”图,思考近代工人阶级与资本家斗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教材第一目,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带来了“最好的”和“最坏的”时代?
3.阅读教材第一目,指出早期工人的反抗方式有何变化?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有何意义?
4.阅读教材第一目中的“‘新和谐公社’蓝图”图片和文字说明,请指出试验的结果如何?为什么?
[要点梳理]
一、早期工人运动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 的建立和发展, 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虽然 不断提高、 日益丰富,但工人阶级的 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 也极其有限。在工业化的早期阶级,欧洲各地普遍出现了 严重、 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
2.目的:改善 条件和 状况,维护自己的 。
3.形式:从 到 的多种形式。
4.代表:法国 、英国工人争取 的 和德意志
织工起义。
5.意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6.教训:相继失败。工人阶级迫切需要 的指导。
二、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背景: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
2.代表:法国人 、 和英国人 。
3.内容:揭露和批判 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 的竞争,主张建立 、平等、 的理想社会。
4.认识: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 和正确有效的 ,他们的设想被称为
“ ”。
【概念阐释】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但他们都没有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正确途径。
【随堂练习】
1.马克思认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复杂 B.社会主义运动的艰难与曲折
C.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D.无产阶级伟大力量得到重视
2.1824年,英国人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新和谐公社”,内设工厂、农场和学校,他规定公社内的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四年后公社却宣告破产了。“新和谐公社”尝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社内部矛盾的激化 B.脱离了社会现实
C.美国政府的血腥镇压 D.经济危机的爆发
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制度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提出了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工人运动(  )
A.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逐渐走向了国际联合
C.深入到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 D.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知识点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问题导引]
1.阅读教材第二目中的“史料阅读”,为何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阅读教材第二目,概括《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阐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
3.阅读教材第二目中的“历史纵横”,思考1848年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关系?
[要点梳理]
一、条件
1.思想条件: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德国 、英国 、英法 )
2.社会条件: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
3.阶级条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 。
二、标志: 年,《 》的发表。
1.内容
①肯定了 的历史进步作用。
②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 。
③肯定 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 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
④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2.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 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 的诞生。
三、发展
1.背景: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 进行斗争的同时,继续进行理论探索。
2.表现: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 》第一卷出版,创立了 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四、意义
1.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 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工人运动与 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 力量。
【图解历史】
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随堂训练】
4.1855年出版的小说《玛丽·巴顿》的主人公玛丽·巴顿是一位可怜的织工。她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她的老板们能够从原来的房子一次又一次地搬到更好的房子里去居住,可是做织工的人却要身受减削工时、克扣工资、裁员解雇等等的遭遇,老是为孩子们的面包在不断挣扎。玛丽·巴顿的遭遇如果作为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反封建专制斗争的艰巨性 B.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D.工人阶级联合的可行性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然王国飞跃的途径。据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是(  )
A.科学性 B.人民性 
C.实践性 D.开放性
知识点三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问题导引】
1.阅读教材第三目,分析第一国际的作用。
2.阅读教材第三目,列举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指出其体现的原则。
措施:
原则:
3.阅读教材第三目,为何巴黎公社失败仍旧“被人所称颂”?
[要点梳理]
一、“第一国际”
1.背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 , ”的伟大号召。
2.成立: 年, 在 成立。
3.意义:推动了 的传播和 进入新阶段。
二、巴黎公社
1.成立: 年3月,法国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 。
2.措施
①打碎旧的 ,建立 与 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⑤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3.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德国联合扼杀。
4.意义
①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 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
②它的实践丰富了 的学说。
③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 和 。
【认知深化】 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革命
爆发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
失败的必然性 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意义的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教训的深刻性 巴黎公社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随堂练习】
6.列宁曾说:“公社的事业是社会革命的事业,是劳动者谋求政治上和经济上彻底解放的事业,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事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社的事业是永垂不朽的。”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影响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坚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D.实现了工农之间广泛的联合
7.有人指出,这是一次“由梯也尔反动政府卖国罪行引发的,是以工人为主体的巴黎国民自卫军和巴黎人民,为抗击卖国政府解除爱国武装所触发的起义”。这次“起义”(  )
A.表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经验
C.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 D.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8.1866年英国工人举行大罢工时,英国资本家从德国、丹麦等国招募工人,马克思和第一国际呼吁德国工人拒绝前往:1867年,巴黎工人举行罢工,第一国际号召英国工人给予经济援助。这可以印证《共产党宣言》中的(  )
A.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B.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C.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 “他们(无产阶级)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9.有观点认为:英国1688年革命是一场由地主贵族发动并坚持的阶级运动;议会虽然勇于反对国王,坚持自己的权力,但同时又把大部分人民拒之门外。该观点意在强调英国革命的( )
A.保守性 B.主权在民理念
C.进步性 D.三权分立理
10.马克思在论及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说:“总委员会引以自豪的是,国际的巴黎各支部在这次巴黎的光辉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见,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 )
A. 组织发动 B. 直接指挥
C. 精神引领 D. 经济资助
11.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 )
A. 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 B. 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C. 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D. 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
【思维导图】
【时空坐标】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