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高中地理知识总结(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高中地理知识总结(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简介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知识点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其类型如下:
类型 功能 关系
【 】服务 为人类提供【 】,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与物质需求 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其中,【 】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 】服务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 】服务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 】服务 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知识点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不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 】和【 】超过自然环境的【 】能力,会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2)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完全得到【 】。
(3)自然环境的【 】服务功能受到损害,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影响自然环境的【 】和【 】服务功能。
(4)人类获取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人类从一种服务获益时,可能危及其他服务。
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原则
(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 】,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 】服务功能的极限。
(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以北京水生态环境为例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知识点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自然资源的概念:是指在一定【 】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 】和【 】。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按自然属性:主要包括【 】资源、【 】资源、水资源、【 】资源和【 】资源等。
(2)按是否可以更新或再生:
①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 】资源、【 】资源、【 】资源、生物资源等。
②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 】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3.属性
(1)自然: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 】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2)社会:要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知识点2: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1.自然资源的【 】是有限的。
2.自然资源供给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因此自然资源具有【 】。
知识点3: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衡量方法:通常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或从中获取【 】、社会和【 】效益的多少来衡量。
2.表现
(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 】来刻画。
(2)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是有差别的。
(3)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知识点4: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1.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但有规律可循。
2.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3.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特征 表现 自然资源影响人类活动 举例
数量 自然资源总量有限性和稀缺性、自然资源种类与结构、人均资源占有量等 自然资源出现稀缺时,价格会上涨,引起人类社会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密集型企业因自然资源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促进其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又因资源濒临枯竭而衰败
质量 自然资源在指标、成本、用途等方面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或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以及用途 矿产品位高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相对较低;不同质量的煤炭资源,具有不同的用途
空间分布 分布规律;空间差异;空间集中;空间组合;空间流动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但有规律可循,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可能;空间差异造成各地社会经济区域差异(空间集中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空间组合好的地区优先发展);资源的空间流动,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人口、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我国在西部地区建设能源基地;我国东部水热条件优越,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知识点1:环境问题的产生
1.产生机制: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 】,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工业革命后,资源的【 】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 】,损害自然环境的【 】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 】问题。
2.影响因素:【 】、【 】和【 】。
知识点2:环境问题的危害
1.损害自然环境的【 】。
2.影响生活【 】,危害人类【 】。
3.【 】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危害
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界本身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的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是狭义的环境问题。
1.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应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1)自然原因: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分析。
(2)人为原因:目前多数环境问题是由经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社会(人口数量、环保意识、城乡建设)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因而,环境问题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次生环境问题。
以酸雨为例,分析如下:(1)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释放出的酸性气体。(2)人为污染源:①生活污染源: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②生产污染源:工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③移动污染源: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3)降水量较大。
2.危害
能准确全面分析环境问题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还要能够分析主要危害与次要危害;危害还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成因 危害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超过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下降,使人类难以获得足够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人类将所形成的废弃物大量排入自然环境,超过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 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以酸雨为例,分析如下:(1)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2)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3)腐蚀树叶,毁坏森林;(4)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
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知识点1:资源安全问题
1.资源安全
(1)概念: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 】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
(2)表现: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 】和【 】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 】的【 】服务功能。
2.资源安全问题
(1)概念:如果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 】而造成的资源【 】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 】安全问题。
(2)表现: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 】增长过快或资源【 】降低过多,都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
(3)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资源【 】与【 】能力、资源消费需求,其中资源禀赋是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等总体状况。
知识点2: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1.现代国家安全:【 】安全、【 】安全、【 】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非常规国家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强调国家总体安全。【 】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2.战略资源:是指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 】,这些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
3.影响
(1)直接影响:战略资源严重【 】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 】基础。
(2)间接影响: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 】和【 】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知识点3:保障资源安全
1.有针对性地采取【 】、经济和【 】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
(1)资源供给:增加资源【 】和保障能力。
(2)资源消费:【 】和优化资源利用。
2.规避衍生安全风险
(1)环境友好。
(2)和平开发利用。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
知识点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生产与消费【 】、增长【 】。
2.能源消费结构以【 】为主。
3.【 】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 】。
知识点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能源安全战略:我国确定了“以【 】为主自给,以引进【 】、【 】为重心”的能源安全战略。
2.石油供需变化历程
(1)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2)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发现,使我国在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 】,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 】国。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 】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 】、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原油净【 】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 】大石油进口国。
3.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原因
(1)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出口国【 】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 】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2)石油长距离运输: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
知识点3: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1.供需空间明显【 】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区在【 】地区,而主产区分布于生态脆弱的【 】地区和【 】地区,煤炭运输距离【 】、成本【 】,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2.煤炭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煤炭的生产和消费。
知识点4: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呈现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能源利用向【 】、【 】、高效方向转型,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等趋势。
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 】,但增速【 】。
(2)【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 】,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 】。
(3)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 】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4)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 】和【 】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3.保障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的措施
(1)充分发掘【 】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 】结构、发展【 】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2)改善【 】结构,大力发展【 】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风、光、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3)开辟【 】、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1.我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
主要影响因素 石油供需变化历程
石油生产 石油储量 ①我国通过理论创新,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②主要分布在大庆油田、新疆地区克拉玛依油田等陆相沉积区域和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近海海相沉积区域
开采量 油田位置、地质条件、资金、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 ①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②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使我国在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石油消费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数量 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②1993年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2.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
开源 保障石油国际供给来源的可靠 ①积极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②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保障石油进口安全
保持国内石油生产的稳定 ①稳定石油生产,增加石油储备;②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石油勘探,稳定石油产量;③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
节流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少的产业;②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③开展石油深加工,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④倡导节油,调节油价;⑤对石油资源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
储存 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和石油储备洞库
调配 建设输油管道,实现石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3.中国的煤炭资源
(1)煤炭资源的分布:分布极不均衡。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南方地区主要集中于云、贵、川三省。
(2)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过程 问题 成因 环境保护措施
煤炭开采 沉陷问题 地下开采导致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 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
土地破坏 露天开采将表土剥离,剥离后的土体或岩石堆放 保护好地表土层,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种植
环境污染、占用土地 煤炭堆放、废渣自燃、矿山排水等 加强管理,采取应对措施
煤炭利用 大气污染、热污染 释放CO2和SO2,产生废热 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知识点1: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 】、【 】、流通、进出口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 】。我国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国内【 】的基础之上。
2.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人均耕地【 】,后备【 】资源有限。
(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 】和【 】问题严重。
(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 】资源配置不佳。
(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 】波动大。
知识点2: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生产环节
(1)扩大耕地【 】。
(2)提高粮食【 】产量。
2.储备环节:建立粮食【 】。
3.流通环节: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 】不均衡问题。
4.进出口环节: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 】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知识点3: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1.保护耕地数量:实行最严格的【 】保护政策,划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
2.提高耕地质量:实现高产田的稳产保育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
3.保障耕地【 】安全。
1.我国耕地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时空分布不均 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造成耕地减少
人为原因 人口数量增大 人均耕地减少
土壤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造成土壤污染,使我国耕地的质量和数量呈下降趋势
土地退化 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问题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等均不断增加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浪费现象严重 闲置抛荒、占而不用
农业结构调整 生产条件较差的耕地转变为草场,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区耕地转变为林果用地;地势低洼区耕地转变为鱼塘
2.中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总体目标
(1)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
(2)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3)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
(4)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项目 具体措施
保障粮食数量安全 必须坚持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农田总量不减少,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①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禁止向耕地任意排放各种污染物;②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化肥在耕地中的残留;③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维持土壤肥力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滩涂的开发
(1)概念:【 】是位于大潮时【 】线以下、【 】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是海洋【 】中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
(2)主要利用方式:滩涂可为人类提供【 】、耕地、【 】、旅游等多种服务。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海洋环境的特点:【 】性和【 】性。
(2)面临的困难:【 】难度大,【 】投入大,【 】大。
(3)价值:对于缓解沿海地区【 】矛盾、开发【 】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4)方向:逐步向【 】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知识点2: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可以拓展人们的【 】和生活空间,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
2.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可以丰富资源【 】,缓解陆地上资源【 】的局面。
3.海底可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 】场所。
知识点3: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海洋国土
(1)概念:海洋国土是指在国家【 】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不仅包括一国的【 】和【 】,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 】和大陆架,是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2)权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国的【 】、【 】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 】,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 】;而对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上的国土并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权,只享有某些事项的管辖权和对【 】的主权权利。
2.影响: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引发海洋争端问题。
1.海洋空间资源
分类 利用案例
海岸带与海岛 运输、工农业、城镇、旅游、科教、体育等
海面 国际、国内运输通道;可建设人工岛;提供军事试验演习场所、海上旅游和体育运动等
海中与海底 潜艇和其他水下交通工具运行空间,海水中观光旅游和体育运动,人工渔场,海底隧道,海底通信光缆,海底运输管道,海底居住和观光等
2.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类型 分布 开发利用意义
交通空间 海港码头、运输船舶、海上航道等 ①海洋空间资源利用形式多样,拓宽了人类的生活空间;②随着人类向海洋挺进,利用空间更为广阔
生产空间 海上电站、人工岛、填海造陆、海洋牧场等
通讯空间 海底电缆等
储藏空间 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洋倾废场等
娱乐空间 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等
3.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通过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2)缓解陆地上自然资源紧缺:开发与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3)减少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海底水温低且变化平缓、压力稳定,可以储存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燃料等。
4.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海洋空间 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海域上空 海空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海面及水体 海上通道 是大量物流经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也是国际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岛 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空间 海底隧道 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海底光缆 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底矿产 深海采矿及其规则制定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海岸带 人类开发利用强度较大,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知识点1:环境安全问题
1.环境安全
(1)概念:又称【 】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 】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2)表现
①从自然角度看: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 】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②从人类社会角度看:意味着【 】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 】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2.环境安全问题
(1)含义: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 】不同,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 】问题。
(2)类型
①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由超高浓度【 】排放、危险化学品【 】、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导致的;能够在【 】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②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由【 】不断累积或【 】逐步加剧导致的;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一旦发生,其影响会长期存在。
知识点2: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1.影响
(1)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 】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2)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 】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3)虽然发生概率很小,却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影响范围可能波及【 】。
2.应对途径
(1)加强【 】,改善环境的【 】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环境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2)人类要尽量避免在【 】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
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环境问题 危害(后果)
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增加
臭氧层破坏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害人体健康;导致气候异常,影响生态平衡
淡水短缺 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产量,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发国际冲突
森林锐减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脆弱、土地沙化、河道淤积、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失衡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或退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水土流失 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生物多样性锐减 致使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蔓延 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水体污染 污染水源,引发一些疾病;污染海洋和生物的生存环境;赤潮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垃圾污染 占用土地、污染大气、传播疾病、污染水源和土壤、威胁人类健康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产生的原因
影响因素 对环境的影响 原因
工业生产 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 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日益增多;排放到环境中的“三废”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产生众多化学物质
产生固体废弃物
人口的高速增长 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不断扩大
环境污染加剧 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
科学技术的进步 军事武器的破坏力大幅度提高 火药的发明和核能的开发
许多动物濒临灭绝 猎捕工具的改进
威胁人类健康 产生电子产品垃圾
(2)分析产生环境问题原因的方法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由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如对于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但一些自然因素往往会加剧污染程度。如:
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光化学烟雾。
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3.我国环境保护的措施
措施 具体内容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针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问题,加强综合治理,加快环境修复和绿化。针对重污染天气,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实施区域应急联动,降低污染程度
保护水源 对水污染问题,推进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减少水体污染,保障用水安全
修复土壤污染 对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问题,进行强化管控和修复。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全面节约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
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全面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统筹开展全国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1: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1.概念:指由【 】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 】事件。
2.特点:发生的【 】性和【 】性、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 】性和【 】性等。
3.危害
(1)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 】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 】损失。
(2)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 】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
(3)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 】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知识点2: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1.方式
(1)污染物跨国传输:通过【 】环流、【 】径流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
(2)废弃物跨国转移:通过正常【 】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将在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
(3)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或含有尚未被认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通过【 】从一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
2.危害
(1)对【 】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2)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 】国与【 】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
(3)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
知识点3: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1.从污染物的源头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治理等环节采取措施。
(1)对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
①源头防范:加强监测【 】,通过【 】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②事中风险控制: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 】,消除危害;③事后治理:做好【 】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2)对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
①源头防范: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严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严格打击【 】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②事中风险控制:对一些必须进口的有污染的废弃物和产品,应加强【 】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以逐步减少进口。③事后治理: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 】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2.国家之间减少冲突,【 】有利于国家安全。
一、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1.水污染及其防治
类型 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
污染源 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
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可引起人体中毒、致癌等
危害农作物生长: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大面积死亡
危害水生生物生长: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简单、脆弱,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防治 预防: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工业污染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
治理: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
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危害
主要类型 成因 危害
酸雨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烟雾 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温室效应 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和自然灾害加剧等
可吸入颗粒物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工业烟尘;建筑尘土 人体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
(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3.固体废弃物污染
(1)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其污染危害
(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其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方法 优势
分类收集,密封运输 有利于废品回收与资源利用,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处理量
破碎、压缩、焚烧 体积缩小,消除某些有害物质
卫生填埋 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可重新利用;不会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
资源化 可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促进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
②常见资源化模式
4.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
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
②建设垃圾发电厂,变废为宝。
③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二、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1.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方式
主要方式 内容阐释
污染物跨国传输 可通过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传输
废弃物跨国转移 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将在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通过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
2.污染物跨境转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类型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大气跨境污染 不仅对污染源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对周围城市,甚至是周围国家和地区造成大气污染,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
水体跨境污染 河流上游发生污染事件,中下游的河水将受到波及,靠近河流的水井也会受到污染,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危及沿岸生活的人们。发生在海洋上的污染,随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影响的范围可能更大
固体废弃物跨境污染 处理固体废弃物会因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因清洗造成河流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进而对周围的人们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威胁环境安全
3.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的措施
(1)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①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各国需要把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减到最低限度,并采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就地储存和处理。
②如果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物,出口国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物的数量及性质;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③发达国家依托在污染物管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2)中国防治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的应对措施
需要从法律、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等多个维度制定综合性的应对措施。例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我国的发展权和环保权;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提高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开展绿色贸易,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等。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1: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态退化通常是长期渐进的,不同区域表现各异。如【 】破坏、【 】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2.影响
(1)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2)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知识点2:实施生态修复
1.概念: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 】或趋向【 】循环。
2.类型:【 】恢复、【 】修复。
3.我国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
知识点3:建立自然保护区
概念 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保护的对象 自然【 】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保护措施 ①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②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划分 【 】、【 】和实验区
类型 分为自然生态系统、野生【 】、自然【 】3个类别9个类型
意义 ①保护自然环境和【 】性的有效措施;②维护国家【 】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生态退化表现与生态修复的意义
1.主要的生态退化表现及其影响
(1)破坏森林的危害
(2)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
对草地退化的分析可以依逻辑顺序从原因、表现及危害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3)物种灭绝的原因
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人为原因 人类社会早期 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
工、农业生产活动 ①大面积砍伐、火烧和开垦森林、草地,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都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②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③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④土壤、水和大气的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别是给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2.生态修复的方法
(1)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①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种植等高植物篱等。
②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年以上、5~8年、3~5年。
(2)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
(3)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左右。
(4)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二、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2.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根据自然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同,我国自然保护区一般分为三大类别九个类型。
类别 保护对象 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类 主要保护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①森林生态系统类型、②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③荒漠生态系统类型、④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⑤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野生生物类 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⑥野生动物类型、⑦野生植物类型
自然遗迹类 主要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 ⑧地质遗迹类型、⑨古生物遗迹类型
3.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要意义体现如下:
保护自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类型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也为评价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了准则
贮备物种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也是拯救濒危物种的庇护所,并为物种的生存和自然进化提供场所
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物种个体、种群和群落,保证了物种正常发育与进化,还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提供生态服务 自然保护区内的多种生态系统可持续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如给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及工农业生产的原料等
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许多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森林能减缓地表径流及雨水下渗速度;森林土壤疏松,林内枯枝落叶又能保水;森林还能吸收有毒气体、杀菌和阻滞粉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科学研究理想的天然实验室 自然保护区为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种群和物种的演变与发展以及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研学游基地 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美学价值 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1: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1.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
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 】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增温尤其明显。
2.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碳循环
概念 大气中的【 】、【 】、甲烷等 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 】辐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形成温室效应,对地球起到【 】作用 指【 】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
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工业革命前: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 】等温室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温室效应不显著,全球气候增温不明显
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使用【 】燃料和改变土地利用两种方式,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改变了全球【 】过程,使地球的温室效应增强。【 】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影响的主要表现
2.全球变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 】空间的丧失是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
(2)加剧【 】危机或自然【 】影响国家安全。
(3)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而影响国家安全。
(4)受其他国家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知识点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减缓措施
(1)减少人为【 】气体的排放。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2.适应措施:以趋利避害为目标,降低全球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或利用全球变暖带来的发展机遇。
3.世界各国开展有效和公平的【 】,建立国际共同应对的机制。
一、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
1.碳循环
(1)示意图式
碳循环示意
(2)结构图式
(3)文本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致相等。
2.温室效应原理
(1)示意图式
(2)结构图式
(3)文本式:大气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低层,并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逸出大气层的作用。地面接受太阳短波辐射后增温,同时地面还向外释放长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温度升高,并把热量返还给地面。这种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二、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和碳减排的对策
1.碳排放的影响
2.碳减排的对策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知识点1: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1.采集渔猎时代: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 】,环境对人类的【 】作用较强;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2.农业社会:人口开始迅速【 】,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 】、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对人地关系开始有了朴素的科学认识。
3.工业社会:人类利用和【 】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人与自然的【 】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及至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
4.生态文明: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 】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 】文明转变。
知识点2: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1)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 】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2)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 】和环境【 】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3)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2.保障措施
(1)根本措施:牢固树立人与自然【 】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 】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2)具体措施:①推进【 】方式的绿色化;②推进【 】方式的绿色化。
人类社会发展史
社会阶段 主导产业 资源基础 环境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始社会 采集、狩猎 自然植物、动物 对自然的破坏较小且发生在局地 依附自然
农业社会 种植、养殖 作物、驯化动物、土壤、气候 对自然的破坏有限,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 半依附自然
工业社会 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 矿产资源 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 征服自然
生态文明 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 各种自然资源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威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知识点1: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1.国家资源环境战略、政策和措施的意义
(1)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处理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方面的基本【 】和行动【 】。
(2)对资源【 】、环境保护活动产生直接作用。
(3)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技术等产生全面的影响。
2.措施(以战略资源的开发、储备和运输为例)
(1)有效管控【 】资源的开发。
(2)加强【 】储备。
(3)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知识点2: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1.划定【 】保护红线。
2.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 】。
3.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知识点3:推动公众参与
1.推动公众履行相关法律义务。
2.培养公众的环境【 】。
3.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
一、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战略与政策
国家战略与政策 具体体现
资源领域 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根据本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费需求,结合国际市场,国家制定战略资源开发的战略,并通过具体的规划进一步细化该战略。如我国的能源战略和规划体系
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制定战略资源储备政策,需要根据本国战略资源的特点,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明确储备资源的种类及其储备规模。如资源勘探开发能力、海外储量、进口依存度、国际政治环境等
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对资源安全影响巨大。在资源进口运输通道单一且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遭遇封锁、禁运,国家资源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冲击。世界主要能源进口国为保障石油运输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运输通道多元化、紧急状态下的军事保障等
环境领域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如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在生态红线内的区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
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 根据风险预警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和风险规避水平。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环境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如我国已建立大气、水等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对常规污染指标进行监测预警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建立系统、严格和规范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是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基础。应急管理制度一般规定了规范的流程和相应的责任主体,以实现科学、有序、高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二、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支持
(1)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主体是三大政策和八项制度。三大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八项制度包括: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染集中制、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在法治轨道上规范公民、企业的行为,为实现环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2)从措施层面上看,国家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开始从点源管理向面源和流域、区域治理发展,治理模式也从末端治理开始向全过程控制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污染治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提高了一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并开始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
第三节 国际合作
知识点1: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1.必要性
(1)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 】性,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 】。
(2)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 】。
(3)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
2.途径
(1)签署公约及履约。
(2)签署多边、双边合作【 】。
(3)【 】援助。
(4)【 】援助和科技合作。
(5)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知识点2:中国在行动
1.我国批准了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
2.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 】,已经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
3.我国提出的建设【 】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解决自身资源环境问题,还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对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1.国际合作
原则 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
必要性 ①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②资源、环境问题的跨国、跨地区影响;③保障本国安全不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
途径 签署公约及履约 公约对于维护国际社会秩序、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安定团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 主权国家就彼此间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关系,确定各方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发展中国家缺乏应对的能力,不利于国际谈判协议的顺利达成,更将延缓人类采取有效行动的步伐。通过人员交流、技术援助、资金援助等,发展中国家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促进技术水平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资金援助
影响因素 国际社会的关注度、问题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成本和收益比、项目效果的时间跨度和成效显著程度
2.中国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
3.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人均消耗的资源远比发展中国家多,人均排放的污染物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很多,而且发达国家还拥有治理环境的经验、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公平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境保护,承担治污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是发达国家应负的责任。
Chapter 1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Chapter 2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Chapter 3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Chapter 4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知识点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其类型如下:
类型 功能 关系
供给服务 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与物质需求 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其中,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调节服务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文化服务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支撑服务 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知识点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不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会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2)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完全得到净化。
(3)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到损害,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影响自然环境的供给和调节服务功能。
(4)人类获取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人类从一种服务获益时,可能危及其他服务。
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原则
(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以北京水生态环境为例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知识点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自然资源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的分类
(1)按自然属性:主要包括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2)按是否可以更新或再生:
①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②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3.属性
(1)自然: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2)社会:要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知识点2: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1.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自然资源供给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因此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
知识点3: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衡量方法:通常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或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来衡量。
2.表现
(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来刻画。
(2)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是有差别的。
(3)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知识点4: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1.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但有规律可循。
2.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3.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特征 表现 自然资源影响人类活动 举例
数量 自然资源总量有限性和稀缺性、自然资源种类与结构、人均资源占有量等 自然资源出现稀缺时,价格会上涨,引起人类社会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密集型企业因自然资源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促进其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又因资源濒临枯竭而衰败
质量 自然资源在指标、成本、用途等方面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或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以及用途 矿产品位高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相对较低;不同质量的煤炭资源,具有不同的用途
空间分布 分布规律;空间差异;空间集中;空间组合;空间流动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但有规律可循,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可能;空间差异造成各地社会经济区域差异(空间集中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空间组合好的地区优先发展);资源的空间流动,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人口、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我国在西部地区建设能源基地;我国东部水热条件优越,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知识点1:环境问题的产生
1.产生机制: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工业革命后,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2.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和技术水平。
知识点2:环境问题的危害
1.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3.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危害
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界本身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的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是狭义的环境问题。
1.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应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1)自然原因: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分析。
(2)人为原因:目前多数环境问题是由经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社会(人口数量、环保意识、城乡建设)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因而,环境问题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次生环境问题。
以酸雨为例,分析如下:(1)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释放出的酸性气体。(2)人为污染源:①生活污染源: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②生产污染源:工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③移动污染源: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3)降水量较大。
2.危害
能准确全面分析环境问题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还要能够分析主要危害与次要危害;危害还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成因 危害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超过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下降,使人类难以获得足够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人类将所形成的废弃物大量排入自然环境,超过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 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以酸雨为例,分析如下:(1)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2)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3)腐蚀树叶,毁坏森林;(4)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
第一节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知识点1:资源安全问题
1.资源安全
(1)概念: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
(2)表现: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2.资源安全问题
(1)概念:如果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资源安全问题。
(2)表现: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需求增长过快或资源供给能力降低过多,都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
(3)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消费需求,其中资源禀赋是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等总体状况。
知识点2: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1.现代国家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非常规国家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强调国家总体安全。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2.战略资源:是指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
3.影响
(1)直接影响: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2)间接影响: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知识点3:保障资源安全
1.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
(1)资源供给: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2)资源消费: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
2.规避衍生安全风险
(1)环境友好。
(2)和平开发利用。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
知识点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知识点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能源安全战略:我国确定了“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的能源安全战略。
2.石油供需变化历程
(1)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2)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发现,使我国在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3.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原因
(1)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2)石油长距离运输: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
知识点3: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1.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区在东部地区,而主产区分布于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2.煤炭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煤炭的生产和消费。
知识点4: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呈现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等趋势。
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2)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3)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4)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3.保障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的措施
(1)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2)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风、光、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3)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1.我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
主要影响因素 石油供需变化历程
石油生产 石油储量 ①我国通过理论创新,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②主要分布在大庆油田、新疆地区克拉玛依油田等陆相沉积区域和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近海海相沉积区域
开采量 油田位置、地质条件、资金、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 ①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②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使我国在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石油消费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数量 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②1993年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2.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
开源 保障石油国际供给来源的可靠 ①积极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②拓宽石油进口渠道,保障石油进口安全
保持国内石油生产的稳定 ①稳定石油生产,增加石油储备;②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石油勘探,稳定石油产量;③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
节流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少的产业;②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③开展石油深加工,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④倡导节油,调节油价;⑤对石油资源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
储存 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和石油储备洞库
调配 建设输油管道,实现石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3.中国的煤炭资源
(1)煤炭资源的分布:分布极不均衡。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南方地区主要集中于云、贵、川三省。
(2)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过程 问题 成因 环境保护措施
煤炭开采 沉陷问题 地下开采导致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 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
土地破坏 露天开采将表土剥离,剥离后的土体或岩石堆放 保护好地表土层,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种植
环境污染、占用土地 煤炭堆放、废渣自燃、矿山排水等 加强管理,采取应对措施
煤炭利用 大气污染、热污染 释放CO2和SO2,产生废热 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知识点1: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我国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之上。
2.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知识点2: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1.生产环节
(1)扩大耕地数量。
(2)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2.储备环节:建立粮食储备。
3.流通环节: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
4.进出口环节: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知识点3: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1.保护耕地数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
2.提高耕地质量:实现高产田的稳产保育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
3.保障耕地生态安全。
1.我国耕地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时空分布不均 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造成耕地减少
人为原因 人口数量增大 人均耕地减少
土壤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造成土壤污染,使我国耕地的质量和数量呈下降趋势
土地退化 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问题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等均不断增加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浪费现象严重 闲置抛荒、占而不用
农业结构调整 生产条件较差的耕地转变为草场,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区耕地转变为林果用地;地势低洼区耕地转变为鱼塘
2.中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总体目标
(1)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
(2)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3)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
(4)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项目 具体措施
保障粮食数量安全 必须坚持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农田总量不减少,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①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禁止向耕地任意排放各种污染物;②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化肥在耕地中的残留;③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维持土壤肥力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滩涂的开发
(1)概念:滩涂是位于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是海洋空间资源中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
(2)主要利用方式:滩涂可为人类提供盐田、耕地、水产养殖、旅游等多种服务。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海洋环境的特点:复杂性和特殊性。
(2)面临的困难: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3)价值: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4)方向: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知识点2: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
2.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可以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
3.海底可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
知识点3: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海洋国土
(1)概念:海洋国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水和领海,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2)权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国的内水、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而对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上的国土并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权,只享有某些事项的管辖权和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2.影响: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引发海洋争端问题。
1.海洋空间资源
分类 利用案例
海岸带与海岛 运输、工农业、城镇、旅游、科教、体育等
海面 国际、国内运输通道;可建设人工岛;提供军事试验演习场所、海上旅游和体育运动等
海中与海底 潜艇和其他水下交通工具运行空间,海水中观光旅游和体育运动,人工渔场,海底隧道,海底通信光缆,海底运输管道,海底居住和观光等
2.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类型 分布 开发利用意义
交通空间 海港码头、运输船舶、海上航道等 ①海洋空间资源利用形式多样,拓宽了人类的生活空间;②随着人类向海洋挺进,利用空间更为广阔
生产空间 海上电站、人工岛、填海造陆、海洋牧场等
通讯空间 海底电缆等
储藏空间 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洋倾废场等
娱乐空间 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等
3.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通过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2)缓解陆地上自然资源紧缺:开发与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3)减少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海底水温低且变化平缓、压力稳定,可以储存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燃料等。
4.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海洋空间 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海域上空 海空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海面及水体 海上通道 是大量物流经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也是国际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岛 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空间 海底隧道 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海底光缆 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底矿产 深海采矿及其规则制定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海岸带 人类开发利用强度较大,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知识点1:环境安全问题
1.环境安全
(1)概念: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2)表现
①从自然角度看: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②从人类社会角度看: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2.环境安全问题
(1)含义: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2)类型
①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导致的;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②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一旦发生,其影响会长期存在。
知识点2: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1.影响
(1)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2)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3)虽然发生概率很小,却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全国。
2.应对途径
(1)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环境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2)人类要尽量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
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环境问题 危害(后果)
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增加
臭氧层破坏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害人体健康;导致气候异常,影响生态平衡
淡水短缺 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产量,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发国际冲突
森林锐减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脆弱、土地沙化、河道淤积、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失衡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或退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水土流失 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生物多样性锐减 致使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蔓延 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水体污染 污染水源,引发一些疾病;污染海洋和生物的生存环境;赤潮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垃圾污染 占用土地、污染大气、传播疾病、污染水源和土壤、威胁人类健康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产生的原因
影响因素 对环境的影响 原因
工业生产 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 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日益增多;排放到环境中的“三废”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产生众多化学物质
产生固体废弃物
人口的高速增长 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不断扩大
环境污染加剧 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
科学技术的进步 军事武器的破坏力大幅度提高 火药的发明和核能的开发
许多动物濒临灭绝 猎捕工具的改进
威胁人类健康 产生电子产品垃圾
(2)分析产生环境问题原因的方法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由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如对于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但一些自然因素往往会加剧污染程度。如:
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光化学烟雾。
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3.我国环境保护的措施
措施 具体内容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针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问题,加强综合治理,加快环境修复和绿化。针对重污染天气,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实施区域应急联动,降低污染程度
保护水源 对水污染问题,推进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减少水体污染,保障用水安全
修复土壤污染 对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问题,进行强化管控和修复。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全面节约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
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全面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统筹开展全国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1: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1.概念: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2.特点: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等。
3.危害
(1)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
(3)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知识点2: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
1.方式
(1)污染物跨国传输:通过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
(2)废弃物跨国转移: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将在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
(3)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或含有尚未被认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
2.危害
(1)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2)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
(3)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
知识点3: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1.从污染物的源头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治理等环节采取措施。
(1)对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
①源头防范: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②事中风险控制: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③事后治理: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2)对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
①源头防范: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严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②事中风险控制:对一些必须进口的有污染的废弃物和产品,应加强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以逐步减少进口。③事后治理: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2.国家之间减少冲突,加强合作有利于国家安全。
一、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1.水污染及其防治
类型 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
污染源 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
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可引起人体中毒、致癌等
危害农作物生长: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大面积死亡
危害水生生物生长: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简单、脆弱,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防治 预防: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工业污染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
治理: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
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危害
主要类型 成因 危害
酸雨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烟雾 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温室效应 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和自然灾害加剧等
可吸入颗粒物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工业烟尘;建筑尘土 人体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
(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3.固体废弃物污染
(1)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其污染危害
(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其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方法 优势
分类收集,密封运输 有利于废品回收与资源利用,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处理量
破碎、压缩、焚烧 体积缩小,消除某些有害物质
卫生填埋 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可重新利用;不会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
资源化 可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促进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
②常见资源化模式
4.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
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
②建设垃圾发电厂,变废为宝。
③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二、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1.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方式
主要方式 内容阐释
污染物跨国传输 可通过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传输
废弃物跨国转移 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将在本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输送到其他国家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通过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
2.污染物跨境转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类型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大气跨境污染 不仅对污染源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对周围城市,甚至是周围国家和地区造成大气污染,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
水体跨境污染 河流上游发生污染事件,中下游的河水将受到波及,靠近河流的水井也会受到污染,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危及沿岸生活的人们。发生在海洋上的污染,随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影响的范围可能更大
固体废弃物跨境污染 处理固体废弃物会因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因清洗造成河流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进而对周围的人们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威胁环境安全
3.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的措施
(1)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①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各国需要把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减到最低限度,并采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就地储存和处理。
②如果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物,出口国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物的数量及性质;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③发达国家依托在污染物管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2)中国防治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的应对措施
需要从法律、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等多个维度制定综合性的应对措施。例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我国的发展权和环保权;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提高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开展绿色贸易,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等。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1: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态退化通常是长期渐进的,不同区域表现各异。如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2.影响
(1)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2)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知识点2:实施生态修复
1.概念: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2.类型:自然恢复、人工修复。
3.我国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
知识点3:建立自然保护区
概念 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保护的对象 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保护措施 ①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②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划分 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类型 分为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3个类别9个类型
意义 ①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②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生态退化表现与生态修复的意义
1.主要的生态退化表现及其影响
(1)破坏森林的危害
(2)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
对草地退化的分析可以依逻辑顺序从原因、表现及危害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3)物种灭绝的原因
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人为原因 人类社会早期 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
工、农业生产活动 ①大面积砍伐、火烧和开垦森林、草地,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以及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大量丧失,保留下来的也都支离破碎,对野生物种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②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③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种受到严重威胁;④土壤、水和大气的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别是给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2.生态修复的方法
(1)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①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种植等高植物篱等。
②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年以上、5~8年、3~5年。
(2)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
(3)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左右。
(4)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二、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2.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根据自然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同,我国自然保护区一般分为三大类别九个类型。
类别 保护对象 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类 主要保护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①森林生态系统类型、②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③荒漠生态系统类型、④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⑤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野生生物类 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⑥野生动物类型、⑦野生植物类型
自然遗迹类 主要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 ⑧地质遗迹类型、⑨古生物遗迹类型
3.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要意义体现如下:
保护自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类型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也为评价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了准则
贮备物种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也是拯救濒危物种的庇护所,并为物种的生存和自然进化提供场所
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物种个体、种群和群落,保证了物种正常发育与进化,还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提供生态服务 自然保护区内的多种生态系统可持续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如给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及工农业生产的原料等
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许多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森林能减缓地表径流及雨水下渗速度;森林土壤疏松,林内枯枝落叶又能保水;森林还能吸收有毒气体、杀菌和阻滞粉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科学研究理想的天然实验室 自然保护区为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种群和物种的演变与发展以及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研学游基地 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美学价值 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知识点1: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1.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
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增温尤其明显。
2.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碳循环
概念 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 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形成温室效应,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 指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
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工业革命前: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温室效应不显著,全球气候增温不明显
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使用化石燃料和改变土地利用两种方式,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改变了全球碳循环过程,使地球的温室效应增强。人类活动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影响的主要表现
2.全球变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存空间的丧失是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
(2)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影响国家安全。
(3)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而影响国家安全。
(4)受其他国家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知识点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减缓措施
(1)减少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2.适应措施:以趋利避害为目标,降低全球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或利用全球变暖带来的发展机遇。
3.世界各国开展有效和公平的国际合作,建立国际共同应对的机制。
一、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
1.碳循环
(1)示意图式
碳循环示意
(2)结构图式
(3)文本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致相等。
2.温室效应原理
(1)示意图式
(2)结构图式
(3)文本式:大气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低层,并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逸出大气层的作用。地面接受太阳短波辐射后增温,同时地面还向外释放长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温度升高,并把热量返还给地面。这种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二、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和碳减排的对策
1.碳排放的影响
2.碳减排的对策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知识点1: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1.采集渔猎时代: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2.农业社会: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对人地关系开始有了朴素的科学认识。
3.工业社会: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及至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
4.生态文明: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知识点2: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1)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2)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3)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2.保障措施
(1)根本措施: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2)具体措施:①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②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人类社会发展史
社会阶段 主导产业 资源基础 环境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始社会 采集、狩猎 自然植物、动物 对自然的破坏较小且发生在局地 依附自然
农业社会 种植、养殖 作物、驯化动物、土壤、气候 对自然的破坏有限,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 半依附自然
工业社会 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 矿产资源 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 征服自然
生态文明 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 各种自然资源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威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知识点1: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1.国家资源环境战略、政策和措施的意义
(1)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处理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方面的基本态度和行动方向。
(2)对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活动产生直接作用。
(3)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技术等产生全面的影响。
2.措施(以战略资源的开发、储备和运输为例)
(1)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2)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3)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知识点2: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
3.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知识点3:推动公众参与
1.推动公众履行相关法律义务。
2.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
3.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
一、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战略与政策
国家战略与政策 具体体现
资源领域 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根据本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费需求,结合国际市场,国家制定战略资源开发的战略,并通过具体的规划进一步细化该战略。如我国的能源战略和规划体系
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制定战略资源储备政策,需要根据本国战略资源的特点,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明确储备资源的种类及其储备规模。如资源勘探开发能力、海外储量、进口依存度、国际政治环境等
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对资源安全影响巨大。在资源进口运输通道单一且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遭遇封锁、禁运,国家资源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冲击。世界主要能源进口国为保障石油运输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运输通道多元化、紧急状态下的军事保障等
环境领域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如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在生态红线内的区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
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 根据风险预警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和风险规避水平。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环境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如我国已建立大气、水等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对常规污染指标进行监测预警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建立系统、严格和规范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是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基础。应急管理制度一般规定了规范的流程和相应的责任主体,以实现科学、有序、高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二、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支持
(1)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主体是三大政策和八项制度。三大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八项制度包括: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染集中制、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在法治轨道上规范公民、企业的行为,为实现环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2)从措施层面上看,国家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开始从点源管理向面源和流域、区域治理发展,治理模式也从末端治理开始向全过程控制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污染治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提高了一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并开始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
第三节 国际合作
知识点1: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1.必要性
(1)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
(2)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
(3)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
2.途径
(1)签署公约及履约。
(2)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
(3)资金援助。
(4)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5)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知识点2:中国在行动
1.我国批准了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
2.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
3.我国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解决自身资源环境问题,还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对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1.国际合作
原则 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
必要性 ①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②资源、环境问题的跨国、跨地区影响;③保障本国安全不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
途径 签署公约及履约 公约对于维护国际社会秩序、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安定团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 主权国家就彼此间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关系,确定各方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发展中国家缺乏应对的能力,不利于国际谈判协议的顺利达成,更将延缓人类采取有效行动的步伐。通过人员交流、技术援助、资金援助等,发展中国家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促进技术水平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资金援助
影响因素 国际社会的关注度、问题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成本和收益比、项目效果的时间跨度和成效显著程度
2.中国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
3.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人均消耗的资源远比发展中国家多,人均排放的污染物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很多,而且发达国家还拥有治理环境的经验、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公平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境保护,承担治污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是发达国家应负的责任。
Chapter 1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Chapter 2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Chapter 3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Chapter 4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