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高中地理知识总结(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高中地理知识总结(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简介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知识点1:不同类型的区域
1.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 】和【 】划定的空间单元。它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
2.区域特点
(1)具有一定的【 】、【 】和【 】。有些区域,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 】。
3.区域划分
(1)按照【 】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
(2)按照【 】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如中国主体功能区。
(4)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例如:
①行政区、【 】、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可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②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有助于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
③禁止开发区、【 】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还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5)客观存在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区域,例如中国科学家找出的中国野生稻分布区,科学家发现的低硒地区等。
知识点2: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体现:区域的层级高低。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 】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2.关系
(1)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 】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2)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一、区域的内涵剖析
内涵 具体表现
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 是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如长江三角洲占有一定空间
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范围有大有小,如东部经济地带的范围大于京津唐工业基地;有的界线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有的界线明确,如行政区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如甘肃省的干旱区位于该省西北部,湿润区位于该省的东南部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如甘肃省的干旱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200 mm以下,湿润区的内部年降水量大致为800 mm以上
有一定的体系结构 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分为大尺度的区域,如东部沿海经济地带;中等尺度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小尺度的区域,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
客观存在性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二、区域特征
1.认识区域的一般思路
根据区域的内涵和特点,常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一个区域:
2.分析区域特征的一般思路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知识点1:区域整体性
1.区域要素
(1)分类
①自然要素:【 】、地貌、【 】、水文、生物、土壤等。
②人文要素:【 】、【 】、【 】等。
(2)表现:区域要素可以通过【 】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2.区域整体性表现
(1)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间接影响。
主要表现: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 】,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如捕鱼、采矿、风能发电;②区域的文化会通过【 】、【 】、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例如,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控制了污染企业的数量和分布,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
(2)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 】,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典型案例如下所示。
干旱地区的人水协调:在干旱地区,人们通过修建水渠、发展【 】技术等,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制定了严格的分段用水制度,使聚落和农业得以发展。同时,这些地区的人们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意识到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 】条件,要保持人水协调,以免给环境造成过大压力。
知识点2: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区域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如【 】差异、【 】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
2.区域关联的实现途径
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 】。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区域发生关联。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 】和【 】的区域间【 】实现的。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徙,属于【 】的区域间流动。人口迁移、产业转移、区际贸易、文化交流等,属于【 】的区域间流动。
3.区域关联的影响
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 】、【 】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例如,在浙江省青田县,随着有机稻和渔产的市场需求增加,以及到青田体验农事活动的游客增多,青田农户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有可能把青田进城务工的农民重新吸引回来,从而有利于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又如,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点3: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1.区域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1)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自身的【 】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 】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 】方式,做到【 】。
(2)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各区域地理环境的【 】,也要分析各区域与区外的【 】。
(3)无论是区域各要素的综合作用,还是区域的对外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 】、【 】、社会以及自然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 】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入海口 大致位于北纬【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地处【 】气候区,夏季【 】,雨热同期 地处【 】气候区,虽然也是雨热同期,但【 】稍强;东面有山脉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
耕地条件 ①以【 】土为主;②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 】;③耕地较为【 】;④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 】于全国平均水平 ①【 】土分布广泛;②耕地多为【 】;③耕地【 】;④人口密度相对较【 】,人均耕地面积【 】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 】 有较丰富的【 】等矿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耕作方式 水热条件良好,发展【 】耕作业 水热条件相对较差,历史上主要发展【 】耕作业
主要作物 【 】、【 】、棉花等 【 】、【 】、大豆等
作物熟制 一年【 】熟至【 】熟 一年【 】熟
其他 河湖水面较广,【 】业较为发达 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主要发展【 】业
工业 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成为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邻近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 】基地
3.区域要素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无论是区域各要素的综合作用,还是区域的对外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气候变暖,松嫩平原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再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耕地面积大幅【 】,逐渐由全国的粮食【 】区变为粮食【 】区。
一、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
二、区域差异的成因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
①气候差异的形成
②地貌差异的形成
③水文差异的形成
④土壤差异的形成
⑤植被差异的形成
2.人文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
差异形成的原因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差异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
三、区域发展因地制宜的分析思路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共同发展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知识点1:乡村的土地利用
1.乡村:以 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类型: 、 、 、水域等。
3.乡村以 用地和 为主。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 ,住宅往往由此 分布。
知识点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功能分区
(1)形成: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常见功能区
功能区 分布特征
居住区 是城镇中 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商业区 多位于城镇 、交通干线的 或 ,主要为 或 分布
工业区 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 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 的组合。
(2)案例
香港
沈阳
知识点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
(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 因素。
①地租水平: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 程度和距离城镇 两个方面。
②付租能力
(2)其他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
2.发展变化
(1)城镇发展的初期:地域范围狭小,各类功能用地 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 。
(2)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 的兴起,城镇中心用地 、交通 、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 搬迁,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知识点4: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措施 意义
发展 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 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 有效改善 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合理安排居住区、 设施、 服务设施等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 ,为 和 提供便利
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 保护地方和 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一、城镇功能区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区位选择及原因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大城市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CBD) 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捷的地带,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原因:①减轻污染,保护环境;②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居住区 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普通居住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普通居住区背向发展 高级居住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连原因:①环境优美;②文化氛围浓厚,人口素质相对较高
普通居住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连原因: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居民收入水平及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二、三大功能区的判断方法
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
看面积大小 城市用地中居住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看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看形态特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居住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看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很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居住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居住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看分布趋势 居住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三、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城镇功能分区的影响表现为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其中,地租水平由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决定,付租能力由各类经济活动的收益决定。
①距市中心远近
地租水平线 付租能力 功能区 区位选择原因
字母 名称 字母 名称
a 商业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 A 商业区(地租最高) 靠近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高
b 住宅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B 居住区(地租中等) 靠近市中心,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c 工业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区的影响最小 C 工业区(地租最低) 工业生产占地面积较大,地租成本比较高,远离市中心可降低成本
②交通便捷程度
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距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城市内部地租分布如下图所示。
市中心处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向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会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中心,随后向外又继续下降。
(2)其他因素
四、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1.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
(1)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原则如下:
第一,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
第二,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和近郊区。
第三,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要远离城市,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地。在盛行风下风向或者垂直方向上,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3)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2.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
一般布局原则 具体要求与污染 举例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垃圾污染、大气污染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水污染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 噪声污染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布局在河流上游 要求水源清洁 自来水厂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需要高科技人才 高新技术开发区
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商贸中心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用地多,交通方便 仓库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靠近市场 奶牛场、蛋鸡场
3.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
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如距城市的远近、常年风向、河流流向等来判断。
(1)根据材料信息,如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中的指向标等判断风向。
(2)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
(3)注意高级住宅区和行政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第二节 城镇化
知识点1: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城镇化也称 ,一般是指 人口向 地区集聚和 地区转变为 地区的过程。
2.标志
(1)城镇人口 。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 。(最重要指标)
(3 用地规模扩大。
3.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 。
(2)提高资源利用 。
(3)改善城乡 环境。
(4)增强区域 。
知识点2:世界城镇化进程
1.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城镇化特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水平
目前发展特点(速度) 城镇化速度 ,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 ,大城市中心区人口 城镇化速度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2.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分三个阶段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阶段 水平 特点
A 初期阶段 以下 城镇化水平 ,发展较
B 中期阶段 ~ 城镇化推进很快,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 、住房 ,环境恶化等问题
C 后期阶段 以上 城镇化水平 ,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 甚至
知识点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环境问题
(1)原因:当城镇 和 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城镇环境质量就会下降。
(2)主要环境问题: 污染、 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2.社会问题
(1)原因:城市人口 和人口 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 和 ,城市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2)主要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
3.城镇化问题的区域差异
(1)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曾出现过 污染问题,经过后来的不断治理,大部分得以有效解决。
(2)发展中国家:
①现在正处于城镇化 阶段,各类城镇化问题相对较多。
②有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失业率高、贫困等社会问题突出。
知识点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应用领域: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
2.举例
城市管理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 的定位、导航功能,为市民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 管理、 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
一、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2)空间差异
表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晚 起步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加快
原因 城镇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城镇化水平 高低 高 低
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高,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出现巨大反差
城镇化表现及原因 表现 出现与城镇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 城镇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城镇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二、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的区别
原因和条件 特点或表现 图示
郊区城镇化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因城市中心区地租上升导致产业和住宅迁往郊区或更远的乡村 人口、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向郊区和乡村迁移,造成城市中心区衰落。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逆城镇化 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为郊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 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再城镇化 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镇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 大城市人口再增加,规模扩大。一般发生在发达国家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位紧张
城市居住问题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施缺乏、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五、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从城市化表现的三个方面看,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有以下几种类型。
图1 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图2 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图3 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判读方法】
1.读图名,明确图像内容
如图1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2.读纵、横坐标,明确图像含义
如图1纵坐标为城市化水平,横坐标为江苏、贵州两省,其图像含义为两省的城市化水平比较。图2纵坐标分别代表就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横坐标代表年份,其图像含义为安徽省不同年份的就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3.读图例,明确各图例的含义
4.读数值,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城市化发展阶段
从柱状图、折线图中的数值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一般小于30%,中期阶段介于30%~70%之间,后期阶段一般大于70%。如图1的城市人口比重,2010年江苏省为60%左右,贵州省为35%左右,大致为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5.读变化幅度,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
根据柱状图变幅大小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如图1中江苏省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快于2000~2010年。根据曲(折)线斜率大小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如图2中1985~1990年城市化速度较慢,1995~2010年则较快。
6.读数值变化,判断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从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城市化速度等方面的数值变化分析比较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如图1,江苏省城市化水平高于贵州省,发展速度快于贵州省。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知识点1: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
(1)物质方面:如 、 、饮食等。
(2)非物质方面:如 、 、 、语言、艺术等。
2.景观
(1)自然景观: 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
(2)人文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 的结果,如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
3.城乡景观
知识点2: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 地域文化
红河 水、林、村、田和谐共生
江西婺源月亮湾“ ”的空间格局 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我国南方传统 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皖南山区 景观 耕读文化
知识点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一、地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1.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
2.地域文化的特点
(1)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2)地域文化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3)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不同区域乡村景观
1.乡村景观的地域文化体现
景观 地域文化体现 举例
农业生产景观 农业结构、耕作方式 、农田景观、生产流程与场景 东北黑土地的商品粮基地、云南哈尼族梯田、内蒙古草原牧业、新疆山地牧场等
乡村聚落景观 人口、聚落分布,房屋建筑与布局 东北黑土地的屯子、云南傣族的竹楼、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北方的四合院、内蒙古的蒙古包等
2.我国东西部农、牧景观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
东部农耕区 人口众多,密度较大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企业 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
西部牧区 人口分散,密度很小 以牧业为主,畜牧业以放牧为主,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畜产品加工厂 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
3.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区 耕地 农作物 牲畜 民居 主食 运动项目 传统交通工具
北方 以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甜菜等 黄牛 旧式民居以土坯为材料,注意防寒 面食 冬季溜冰 马
南方 以水田为主 水稻、油菜、甘蔗等 水牛 旧式民居以砖瓦竹木为材料,注意通风散热 大米 游泳、龙舟竞赛 船
三、城镇景观的地域文化体现
城镇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布局 美国城市 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 美国历史较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发展历史不同
欧洲城市 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建筑结构 中国建筑 围墙是主要景观,城有城墙,园有园墙,宅有宅墙,庙有庙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
美国建筑 绝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建筑风格 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明显不同 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 中西方统治权力不同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1.基本特点: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 】,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知识点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1.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如【 】、【 】等,特别是在古代。
(2)自然条件只是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2.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 】自然
(1)改造自然,必须遵循【 】,谋求人地【 】。
(2)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知识点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 】基础
(1)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①在农业社会,【 】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②在工业社会,【 】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2)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 】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 】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②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 】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3)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2.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1)有的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但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 】区域经济的发展。
(2)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并未阻碍其经济发展。
1.地形对农业、聚落和交通的影响
(1)地形影响农业:一般而言,不同地形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如下表所示: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农业类型 林业 林业 牧业 种植业 种植业
此外,地势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我国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而地形崎岖的地区,农业发展的规模会受到制约,如我国的西南地区。
(2)地形影响聚落
影响 表现 原因 典型
聚落的区位 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 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如北京、上海
山区和高原,气候一般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 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 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宁位于湟水谷地
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 热带地区气候炎热,高原上相对凉爽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
聚落的形态 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圆形或多边形 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成都、我国北方的村落
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 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这样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 我国南方的村落
(3)地形影响交通
影响 原则 原因
运输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运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
线路走向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最近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少受灾害的影响
线网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 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
密度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需求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的影响 具体表现
对农业 耕作制度 热带、亚热带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暖温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中温带、寒温带一年一熟
作物品种 热带:天然橡胶、芒果等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亚热带:水稻、小麦、油菜、柑橘。暖温带:冬小麦、花生、棉花、苹果。中温带:春小麦、甜菜、大豆等
耕地类型 南方降水多的地区为水田,北方降水少的地区为旱地
农业类型 降水较多的地区可发展种植业,降水较少的地区应发展牧业
对工业 工业区的布局 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者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影响工业的原料 气候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影响农作物的分布,进而影响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部门的原料供应。如我国南方多甘蔗制糖厂,而北方多甜菜制糖厂
对交通 飞机场的选址 飞机场宜建在少云、雾、雨、大风的地方,减小气象因素对飞机起降的影响
交通线的设计 注意沿线的暴雨、冻土、积雪深度,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的高低要考虑当地的暴雨强度
对聚落 城市的分布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该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中,比较适合人类生存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知识点1:生态脆弱区
1.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 】、易于【 】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水陆交界、【 】边缘、【 】边缘等地区。
2.主要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土地【 】
(1)概念: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 】、生产力【 】的过程。
(2)表现:土地【 】、【 】、土壤【 】、土壤【 】、土壤肥力下降等。
3.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知识点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北方农牧交错带
(1)概念:指农区与牧区的【 】地带,也是【 】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2)现象: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当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
2.土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①降水量具有【 】性且变率【 】;②多大风。
(2)人为原因:本带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
①过度【 】;②过度【 】;③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
知识点3: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措施 具体表现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①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②合理利用【 】,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
构筑防护体系 利用【 】措施与【 】措施相结合的方式:①草地退化严重地区:采用灌草相结合,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②黄土高原【 】、风蚀严重地区:开展【 】综合治理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
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①控制牲畜【 】在草场【 】范围内;②调整牲畜【 】,减少【 】等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并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破坏行为 破坏原因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生活燃料短缺;乱挖药材、发菜等 草场遭破坏
过度放牧 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放牧牲畜数量过多 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
过度开垦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在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 使沙质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迫于人口压力,盲目扩大开垦规模 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
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干旱地区蒸发旺盛 土壤次生盐渍化
2.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治理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分析要点如下图所示: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知识点1: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1.主要概念
(1)资源型城市: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 】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 】城市。
(2)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 】,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 】,城市经济发展趋于【 】,资源型城市就成为【 】城市。
2.转型措施
(1)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
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资源深度开发,延长资源【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 】。如大庆。
(2)开发【 】,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拓展开发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类型,甚至延伸至人文资源范畴,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如辽宁阜新。
知识点2: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
1.煤炭产业的兴起
(1)19世纪末,大规模开采【 】,修建【 】,聚落因煤而兴。
(2)从1956年建市之初,就以【 】工业为基础,一直是全国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煤炭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
(3)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 】工业、【 】工业、【 】工业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2.煤炭产业衰落
(1)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多数国有煤矿先后封井,原煤年产量骤减,与之相配套的大批企业开工不足,亏损严重,全市经济连年下降,下岗职工多。
(2)面临城市【 】落后、采煤遗留的各类环境破坏等问题。
知识点3:焦作市的转型之路
20世纪末,焦作市利用优势资源和条件,调整【 】,培育新型主导产业,开始了转型发展之路。具体如下:
1.推动工业【 】发展。
2.大力发展【 】。
3.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1)自然条件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
地形 以平原为主 利于工业建设
资源 煤炭 储量大,品种多,煤质好,埋藏浅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也可从瑞典、俄罗斯等国进口
水源 降水丰富,为湿润地区;河网稠密,水量充足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2)社会经济条件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 发达的内河航道网,又有公路、铁路等组成综合、完整的运输系统 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市场 德国及西欧工业发达 促进了该区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发展
劳动力 人口、城市密集 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具体措施
存在问题 发展策略 具体措施
传统产业的衰落 改造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布局 改造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对企业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打造产品特色
进行工业布局调整,钢铁工业向西部沿海转移,将煤炭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培育,提高产业竞争力
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工业旅游、商业、物流和教育等第三产业
生态环境恶化 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管理 整治河流、限制污染气体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加强环境管理,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营造“绿色空间”,提高环境质量,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4.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
(1)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此类城市因自然资源类型不同,其发展特点也不同。如下列我国的部分资源型城市:
类型 煤城 钢城 有色冶金 石油城 森工城市
代表城市 焦作阜新 鞍山马鞍山 铜陵个旧 大庆玉门 伊春
(2)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但城市发展所依托的主体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之内的城市,就会被界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5.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的分析思路
(1)开发条件的评价
评价角度 内容
资源条件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开采条件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市场条件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交通运输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在评价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时,要注意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2)遇到的问题
在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地区,大多有过衰落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量下降、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境污染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
(3)转型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知识点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城市通常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 】产品和各种【 】;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 】、【 】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
2.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 】、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3.城市的辐射功能
(1)概念: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影响因素:城市的【 】高低、城市的功能。
(3)衡量指标:城市【 】范围。
4.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1)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2)城市的辐射功能因【 】条件而异。
5.城市体系
(1)概念:从空间组织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 】和【 】的城市体系。
(2)作用
①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 】流和【 】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
②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 】,联通效率越【 】,联系强度越【 】,辐射范围越【 】,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知识点2:纽约的辐射功能
影响地区 具体表现
周边地区 依托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逐渐分散到周边地区,带动纽约周边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60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市
城市带 与其他城市之间通过便利的高速公路和【 】线路紧密联系,各城市【 】,形成了以【 】、【 】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美国 通过便利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以及发达的【 】,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世界 是全球的物流枢纽和【 】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1.长三角城市体系分析
等级 城市 服务功能 辐射范围
超大城市 上海 区域经济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特大城市 南京、杭州 副中心城市,省级经济中心、交通中心 本省及周边地区
大城市 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 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受上海影响较大 主要在地级市范围内
中小城市 镇江、扬州、南通、湖州等 局限于市域内的大多数城镇和农村
2.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辐射
3.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
4.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构成要素 具体内容
物质基础 大都市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大的资源优势
媒介 交通、通信、金融、贸易、人口流动
辐射内容 经济、文化、科教、教育、人才、思想观念
主要规律 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会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辐射结果 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最终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的共同发展
5.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辐射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因素 城市因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源需求扩大,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产业集聚使城市所需资源的来源区扩大,促进了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功能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更远的区域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往往辐射功能相对较强
人口因素 城市的集聚作用对广大区域内的人口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城市因集聚使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高,产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越发达,信息交流密切、人口流动频繁、产业互动高效,城市的辐射功能越强
6.大都市辐射案例分析
城市 辐射内容 辐射范围 辐射功能
纽约 金融、商贸、港口和生产性服务行业 纽约大都市区甚至全世界 在纽约辐射范围内,形成多核心城市群体系,城市整体功能多样,综合性强,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影响
巴黎 产业、金融、人才、交通、文化、生产设施 巴黎大都市区及全欧洲 巴黎大都市区的重要工业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地位,对世界经济文化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知识点1:地区产业结构
1.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 】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影响因素:【 】禀赋、【 】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
3.意义:体现了【 】。
知识点2:产业结构的升级
1.表现
(1)经济发展过程: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 】、第【 】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 】产业,进而转向第【 】产业。
(2)工业内部: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 】为主;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 】为主;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 】型产业为主。
2.意义: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影响因素
(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 】的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从全球来看,【 】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知识点3: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工业化初期,以【 】为支柱产业。
2.20世纪50年代开始,【 】工业协调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后,【 】产业和【 】业发展迅速。
4.今后,依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将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图所示:
2.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优势条件 丰富廉价劳动力,政策优势,毗邻港澳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区位、人才优势明显
劣势条件 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发展背景 台湾等地传统制造业和电子产业向外转移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点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玩具、制鞋、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 通信设备、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当地主导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3.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4.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路径 具体内容
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
产业更新 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建立替代产业群
综合发展 在转型初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遂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技术突破 技术积累突破关键技术限制,实现产业转型的整体升级
企业收购 通过国内外企业收购,获取技术或品牌,实现跨越式升级
5.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
(1)轻纺工业→重化学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原材料→加工组装为主的产业结构。
(3)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
(4)低附加值→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6.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1)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区域管理者实施优惠的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为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管理者通过因地制宜的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确定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制定优惠的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3)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原因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知识点1: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流域的概念: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了【 】,由【 】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2.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的原因
(1)流域内水资源的特点
①功能多样性:具有【 】、淡水【 】、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 】、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
②开放共享性:对于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开放【 】。
(2)不同的利益主体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
(3)流域具有整体性【 】、关联度【 】的特点。
3.流域协作开发的措施
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共同发展,如河长制。
知识点2:黄河的调沙减淤
1.原因:含沙量大→“地上悬河”洪涝灾害。
2.措施
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侵蚀区需要减少入河【 】,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 】。
(1)中游的【 】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 】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
(2)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点3: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1.背景
(1)径流量【 】是黄河的又一突出的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 】,耕地数量【 】,径流量【 】,人水矛盾突出。
(3)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口迅速增加,黄河流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致使黄河下游自1972年出现断流现象,对沿岸地区产生严重影响。
2.措施
(1)水资源统一调配体制逐步建立:1999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被授权实施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分配。2009年,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需求的变化,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年度调整。
(2)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1.流域内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1)河流的利用方式(经济效益):修建大坝、水电站、船闸等水利工程,具体利用方式如下:
供水 建坝蓄水,保证农田常年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
养殖 库区发展水产业,增加经济收入
防洪 湖泊、水库有效调节和稳定河流流量
发电 开发水能,促进流域高能耗工业发展
航运 修水库(保持水位平稳)、挖运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
旅游 建立风景旅游区,带动第三产业(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发展
(2)流域的综合开发(经济效益):流域的综合开发往往是以河流开发(河流开发普遍以梯级开发为主)为核心,并带动流域各种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的开发,从而促进流域三大产业的发展,同时使生态得以保护、环境得以改善,如下表所示:
农业 结合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
工业 结合矿产资源及廉价电力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
旅游业 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旅游业
(3)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
植树保护 保护山地水源涵养林,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水源利用 合理分配各河段水源;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
土地利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治理采矿区土地生态
2.流域内水资源的状况分析
(1)流域水资源状况:流域水资源丰富程度主要看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大,说明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小,则流域水资源贫乏。
(2)流域内水资源供给状况分析:主要看流域内水资源的需水量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而流域的需水量则取决于流域内的人口、城市及产业的分布状况。人口、城市密集,产业发达,则水资源需求量大,则会表现出水资源紧张状况。此外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的不合理,也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
3.流域内水资源协作开发的措施
(1)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进行开发利用
(2)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流域的整体关联性特征决定了流域内水资源必须统一调度和分配。因此必须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分配,即要兼顾流域生态用水,也要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3)通过技术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①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②推广节水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③发展治污技术,提高水资源污染的治理水平;
④发展循环经济,促使水资源循环利用。
4.流域协作开发的基本思路
基本途径 具体内容 主要目的
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对全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摆脱贫困,加快经济发展,兼顾各国利益
水资源的协调利用与合理分配 公平合理使用水资源;区域水电开发与电力贸易
环境的协作保护与统筹治理 上下游国家协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
5.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主要问题 具体问题 保护措施
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生物多样性减少 拆除大坝、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湖还田、防治污染等
环境污染 水污染、大气污染
资源破坏 淡水资源枯竭、海水入侵导致河水盐度增大
6.修建水坝(水库)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调节局地气候、供水、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2)不利影响:①下游和入海水量减少,含沙量减小,失去天然的肥料;②下游水量减少,海水易倒灌;③海岸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萎缩;④阻挡鱼类洄游,生物多样性减少;⑤灌溉面积增大,土地盐碱化加重。
7.不同流域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1)长江不同河段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
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上游 不合理开发导致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 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防护林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
中游 湖泊面积缩小,水污染严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严禁沿湖围垦,实行退耕还湖,疏浚河道;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下游 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
(2)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干扰强烈,水土资源开发过度,加上水资源量持续减少,水污染日益严重,河流连通性遭到破坏,导致黄河水生态功能退化。黄河流域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问题 原因
湿地面积减少 受来水减少,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
水生生物减少 受人类活动影响,特别是在水电资源开发集中河段,鱼类生存环境发生较大改变,导致黄河珍稀濒危及土著鱼类资源严重减少
水质污染 污染物主要来自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以及随地面径流进入黄河水体的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渣、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等
(3)尼罗河流域的环境问题
(4)墨累—达令河流域过度灌溉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知识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 】,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2)区域间的【 】不平衡。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2)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 】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3)促进【 】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
3.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 】、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知识点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1)一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 】油气田,东至【 】。
(2)二、三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 】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 】,东至福州。
(3)四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 】,止于宁夏【 】。
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 】。
(2)调整能源消费【 】。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知识点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1)将【 】优势转变成【 】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大量投资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 】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 】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 】质量。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 】、【 】优势统筹配置,缓解了东西部地区能源产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起到促进作用。
1.南水北调三种方案及其评价
方案 东线方案 中线方案 西线方案
优点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可调水量大 可自流供水,水质较好 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点 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质差;调水供给范围小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占用农田多,迁移人口多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总评 最具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大 最具生态意义
2.南水北调工程的深远影响
积极意义(调入区) 社会效益 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 促进调入区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 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控制地面沉降
不利影响 径流量减少 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工程沿线地区 给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地下水位升高,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水质(东线) 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3.西气东输
(1)工程概况
工程 气源 市场 主干管道
一线工程 新疆油气田 长三角地区 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甘、宁、陕、晋、豫、皖、苏,东至上海
二线工程 新疆油气田、中亚油气田 珠三角地区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
三线工程 中亚油气田、新疆煤制天然气 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 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东经甘、宁、陕、豫、鄂、湘、赣、粤,终至福建
(2)区位条件
条件 具体表现
有利条件 资源分布 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特别是塔里木盆地,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
资源消费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约72%,大量燃烧煤炭使大气环境不断恶化
能源的生产与消费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技术保障 已建立了地质勘探、开发、输送、炼制及辅助生产和生活等基本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能够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
不利条件 管线长 输气距离远,管线长,工程量大
地形障碍 地势起伏大,地貌复杂
河流障碍 多次跨越河流,工程艰巨
环境脆弱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3)西气东输的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中部、西部、东部社会经济和环境都存在影响,具体如下表所示:
①有利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社会经济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伐,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配套工程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 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
②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坏。
4.西电东送
看位置 北部通道 将黄河中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部通道 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部通道 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
寻原因 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水能资源分布不均匀,90%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均衡,客观上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的消耗量却相当大,这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析影响 对输入地的影响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对输出地的影响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5.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1)分析思路
(2)答题术语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镇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INCLUDEPICTURE "D:\\赵亭\\2021\\课件\\2022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教师word文档\\真题对练.tif" \* MERGEFORMAT \d INCLUDEPICTURE "D:\\赵亭\\2021\\课件\\2022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教师word文档\\真题对练.tif" \* MERGEFORMAT \d INCLUDEPICTURE "D:\\赵亭\\2021\\课件\\2022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教师word文档\\真题对练.tif" \* MERGEFORMAT \d INCLUDEPICTURE "D:\\赵亭\\2021\\课件\\2022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教师word文档\\真题对练.tif" \* MERGEFORMAT \d INCLUDEPICTURE "D:\\赵亭\\2021\\课件\\2022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地理 人教版 新教材\\教师word文档\\真题对练.tif" \* MERGEFORMAT \d
第三节 产业转移
知识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概况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 】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通常是由【 】的区域向【 】区域转移。
(2)分类:【 】产业转移和【 】产业转移。
(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 】、【 】、其他因素。
知识点2: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 】工业,推动经济发展。
2.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纺织等工业转移到【 】、【 】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进一步将【 】、【 】和造船等产业转移至东亚、东南亚的上述国家和地区。
3.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都致力于发展【 】密集型产业,将家电、服装、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
4.21世纪以来,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 】。
5.随着科技的发展,转移的产业除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汽车、电子等在内的已经实现技术标准化的资本密集型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
知识点3: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 】与【 】。
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 】分布。
一、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2)转移方向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迁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4.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二、产业转移图的判读流程
第一步:判断转移方向
根据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转出地和转入地及产业转移的方向。图示转出地主要位于苏南地区,转入地主要位于苏北地区。
第二步:判断产业类型
图示Ⅰ类产业和Ⅱ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层次低,Ⅲ类产业主要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层次高。
第三步:分析影响因素
图示产业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接纳产业转移要考虑产业转入地的产业基础、与转出地的经济联系、生产成本、市场潜力等因素。
第四步:分析转移影响
产业转移的影响从产业结构、区域合作、就业、环境变化等方面分析,注意区分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区分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第四节 国际合作
知识点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1.含义: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 】的经济活动驱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主要表现: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 】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投资,世界范围内的【 】效率不断提高。
3.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1)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 】,零部件可以【 】,由此形成全球生产网络。
(2)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
(3)由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世界已经形成密切的【 】分工格局。
(4)世界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知识点2:“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
1.产生背景
(1)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贸易增长缓慢,各种不稳定事件频出,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质疑的声音逐步增强。
(2)“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新型国际合作大平台应运而生,对于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2.意义
(1)打造新型【 】模式。
(2)推动新型【 】建设。
(3)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4)提供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
(5)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
1.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具体内容: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主要对策
2.主要的国际合作组织
名称 主要职能
欧洲联盟(EU) 简称欧盟,是世界上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集团。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成员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简称东盟,建立一个稳定、繁荣、极具竞争力和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和制造基地,实现货物、服务、投资、人员资金自由流动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保护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金砖五国(BRICS)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英文首字母组成单词与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特指世界新兴市场,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3.“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
经济走廊 沿线国家 主要特点
中蒙俄经济走廊 中国、蒙古、俄罗斯 通过铁路、公路互联互通,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促进过境运输等多领域务实合作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等 交通优势明显,连接环太平洋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 能源大通道,是中国-中亚石油、天然气管道必经之地
中巴经济走廊 中国、巴基斯坦 贯通南北丝绸之路的枢纽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缅甸 将珠三角经济圈与印度经济连接起来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中国、越南、新加坡 以沿线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基础,共同发展区域经济体
4.“一带一路”合作的主要内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主要作用 基本内容
政策沟通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
贸易畅通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 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形成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资金融通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Chapter 1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Chapter 2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Chapter 2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Chapter 3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Chapter 4
第四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