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浙江中考科学复习专练——解答题(一)建议时间:40min1.桔槔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取水的机械。B端用绳系一木桶,A端系一重为60牛的配重,O为支点,如图所示。杆AB和绳子质量忽略不计,AO=2.4米,OB=1.8米,空木桶质量为2千克,制作木桶的材料密度为0.8克/厘米3,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2千克。求:(1)将空木桶匀速拉下时,至少需要多大的拉力?(2)当通过一定方法将木桶完全浸没在水面下时,木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2.小明想要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而实验室里只有一瓶存放很久的氢氧化钠固体,为避免氢氧化钠变质对实验产生干扰,小明先对这瓶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1)定性判断:小明将固体溶解在水中,滴加酚酞,出现红色。他认为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但小红提出反对。请帮小红写出反对的理由: 。(2)定量计算:调整实验方案后,小明得知该氢氧化钠已经部分变质了,且只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成分。为了测出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取10克固体放入锥形瓶中,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组装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读数为800克。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充分反应后,电子秤读数为797.8克。请计算出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除杂提纯:图乙是在铁、铜混合物中获得铜粉的操作流程图。小明为了得到较纯的NaOH溶液,模仿图乙设计了图丙的流程图,请将图丙中虚线框内的内容补充完整。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温箱电路,R1、R2均为发热电阻,R2的阻值为40欧,Rt为热敏电阻,其电阻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控制电路电压U1为6伏,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线圈电流达到30毫安时,衔铁会被吸下,与工作电路的触点接通。衔铁吸下后,当电流降到20毫安时,衔铁会在弹簧作用下被拉起,与工作电路的触点分离。(1)通过触点的接通和分离,可实现恒温箱内高功率加热和低功率保温两种模式,当触点接通时,恒温箱内处于 模式。(2)当触点分离时,恒温箱工作时的功率为100瓦。已知工作电路的电压U2=220伏,求R1的阻值。(3)恒温箱内的温度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当滑动变阻器R0的阻值为100欧时,求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范围。(4)现在需要降低恒温箱中的最高温度,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A.增大R0B.减小R0C.增大U1D.减小U14.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槌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毫秒(1毫秒=0.001秒。)(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毫秒。(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U1=6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R线=20Ω)、滑动变阻器R0(50Ω 1A)和热敏电阻R1组成:工作电路由电压为U2=220V的电源、阻值为48.4Ω的电热丝R2组成。当控制电器中的电流达到0.05A时,衔铁被吸下来,触点处断开,工作电路停止工作,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0.05A时,衔铁被弹回,触点处接通,加热电路正常工作。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1)分析图b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2)工作电路正常工作1min,电热丝R2产生的热量是 焦。(3)通过调节控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就能调节恒温箱中需要设定的不同温度,则恒温箱能够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是多少?(写出解答过程)(4)若要提高恒温箱能够设定的最高温度值,请说出两种改进方法。 。6.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解答过程)(3)d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 。7.如图甲是用来打捞一封闭货箱的模拟装置设计。已知货箱重2500牛,货箱高2.5米,动滑轮重500牛,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在水面上用超声测位仪向水中垂直发射声波直至遇到货箱后返回,测位仪用时0.02秒收到回波。货箱在水面下匀速上升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600牛。(注:不计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体积,g取10牛/千克,ρ水=1.0×103千克/米3)求:(1)货箱在水下的深度是 。(2)货箱在水面下匀速上升,则货箱受到的浮力是 ;货箱的体积是 。(3)若货箱提升速度恒保持1米/秒,出水后继续提升5米,乙图表示整个过程中F拉绳的功率P和货箱匀速被提升的距离关系的坐标图,请补充图中P1和P2的数值:P1= W;P2= W。(4)出水前机械效率 出水后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自身质量m/t 4 储水罐容积V/L 8×103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cm2 1×103 车轮个数 6(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4)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多少?9.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铜元素的含量,小科取部分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所用的稀硫酸均从同一试剂瓶倒出),进行了四次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所取样品质量(g) 20 15 10 15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50 50 6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14 9 a 9(1)表格中a的数值为 。(2)第 次实验结束后,酸还有剩余。(3)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0.一个有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的微型电热水器,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它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其中R0为热敏电阻,它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开关S0和S都闭合时,电热水器开始加热,当电热水器中水的温度达到50℃时,电磁铁才会把衔铁吸下,使B、C两个触点接通,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已知R1=55Ω,R2=2145Ω,电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84%。求:(1)将电热水器水箱中2.2kg的水从15℃加热到40℃,水吸收的热量;(2)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工作电路的功率;(3)将2.2kg的水从15℃加热到40℃,电热水器需要通电多少秒?(计算结果保留整数)(4)当温度达到50℃后,通电10min,R2产生的热量?2024浙江中考科学复习专练——解答题(一)建议时间:40min1.桔槔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取水的机械。B端用绳系一木桶,A端系一重为60牛的配重,O为支点,如图所示。杆AB和绳子质量忽略不计,AO=2.4米,OB=1.8米,空木桶质量为2千克,制作木桶的材料密度为0.8克/厘米3,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2千克。求:(1)将空木桶匀速拉下时,至少需要多大的拉力?(2)当通过一定方法将木桶完全浸没在水面下时,木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解答】解:(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1L1=F2L2,B处受到的力为:;G桶=m桶g=2kg×10N/kg=20N;将空木桶匀速拉下时,至少需要的拉力为:F拉=F1﹣G桶=80N﹣20N=60N。(2)木桶的体积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将木桶完全浸没在水面下时,木桶受到的浮力:2.5×10﹣3m3=25N。答:(1)将空木桶匀速拉下时,至少需要60N的力;(2)当通过一定方法将木桶完全浸没在水面下时,木桶受到的浮力为25N。2.小明想要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而实验室里只有一瓶存放很久的氢氧化钠固体,为避免氢氧化钠变质对实验产生干扰,小明先对这瓶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1)定性判断:小明将固体溶解在水中,滴加酚酞,出现红色。他认为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但小红提出反对。请帮小红写出反对的理由: 。(2)定量计算:调整实验方案后,小明得知该氢氧化钠已经部分变质了,且只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成分。为了测出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取10克固体放入锥形瓶中,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组装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读数为800克。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充分反应后,电子秤读数为797.8克。请计算出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除杂提纯:图乙是在铁、铜混合物中获得铜粉的操作流程图。小明为了得到较纯的NaOH溶液,模仿图乙设计了图丙的流程图,请将图丙中虚线框内的内容补充完整。【解答】解:(1)小明将固体溶解在水中,滴加酚酞,出现红色。他认为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但小红提出反对,是因为碳酸钠溶于水后滴加酚酞也会出现红色。故答案为:碳酸钠溶于水后滴加酚酞也会出现红色。(2)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00g﹣797.8g=2.2g。设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是m。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44m 2.2gm=5.3g碳酸钠质量分数是100%=53%答:固体中的碳酸钠质量分数为53%。(3)流程图内容补充:。故答案为:。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温箱电路,R1、R2均为发热电阻,R2的阻值为40欧,Rt为热敏电阻,其电阻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控制电路电压U1为6伏,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线圈电流达到30毫安时,衔铁会被吸下,与工作电路的触点接通。衔铁吸下后,当电流降到20毫安时,衔铁会在弹簧作用下被拉起,与工作电路的触点分离。(1)通过触点的接通和分离,可实现恒温箱内高功率加热和低功率保温两种模式,当触点接通时,恒温箱内处于 模式。(2)当触点分离时,恒温箱工作时的功率为100瓦。已知工作电路的电压U2=220伏,求R1的阻值。(3)恒温箱内的温度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当滑动变阻器R0的阻值为100欧时,求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范围。(4)现在需要降低恒温箱中的最高温度,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A.增大R0B.减小R0C.增大U1D.减小U1【解答】解:(1)触点接通时,电路为只有R2的简单电路,该电路的电阻阻值为R2;触点分离时,电路为R1、R2的串联电路,电阻为两电阻之和。由P可知,当触点接通时,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因此恒温箱内处于高功率加热状态;(2)触点分离时,电路为R1、R2的串联电路,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因此恒温箱内处于低功率保温模式,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484Ω,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知,R1的阻值R1=R总﹣R2=484Ω﹣40Ω=444Ω;(3)衔铁被电磁铁吸下时,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200Ω,此时Rt的阻值Rt=R′总﹣R0=200Ω﹣100Ω=100Ω,由图乙知,此时对应温度为50℃,衔铁被弹簧拉起时,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300Ω,此时Rt的阻值R′t=R″总﹣R0=300Ω﹣100Ω=200Ω,由图乙知,此时对应温度为70℃,所以恒温箱的温度变化范围为50℃~70℃;(4)若降低恒温箱中的最高温度,由图乙可知Rt的阻值会减小,由于衔铁被弹簧拉起时电路中的电流一定,由欧姆定律可知,增大R0或减小U1能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从而实现降低恒温箱中的最高温度的目的,故选:AD。故答案为:(1)高功率加热;(2)R1的阻值为444Ω;(3)恒温箱的温度变化范围为50℃~70℃;(4)AD。4.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槌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毫秒(1毫秒=0.001秒。)(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毫秒。(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答】解:(1)若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声音传到甲、乙的时间差为零,所以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0毫秒。(2)当铜铃远离甲移动时,声音传到甲、乙的时间差不变,显示屏的数值不变。(3)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如果声速越小,则传播的时间会延长,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变大。故答案为:(1)0;(2)不变;(3)变大。5.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U1=6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R线=20Ω)、滑动变阻器R0(50Ω 1A)和热敏电阻R1组成:工作电路由电压为U2=220V的电源、阻值为48.4Ω的电热丝R2组成。当控制电器中的电流达到0.05A时,衔铁被吸下来,触点处断开,工作电路停止工作,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0.05A时,衔铁被弹回,触点处接通,加热电路正常工作。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1)分析图b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2)工作电路正常工作1min,电热丝R2产生的热量是 焦。(3)通过调节控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就能调节恒温箱中需要设定的不同温度,则恒温箱能够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是多少?(写出解答过程)(4)若要提高恒温箱能够设定的最高温度值,请说出两种改进方法。 。【解答】解:(1)由图b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工作电路正常工作1min,电热丝R2产生的电热:Q=Wt60s=6×104J;(3)由题意可知,控制电路的电压U1=6V,恒温箱达到设定的最高温度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I1=0.05A,由I可得,电路的总电阻:R总120Ω,因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R1的阻值最小时,恒温箱达到能够设定的最高温度值,当R0的阻值最大时,R1的阻值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1的最小阻值:R1小=R总﹣R线﹣R0大=120Ω﹣20Ω﹣50Ω=50Ω,由图b可知,恒温箱能够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是80℃;(4)由图b可知,要提高恒温箱的设定温度,就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当电源的电压和电磁铁吸合时的电流不变时,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应增大R0的最大阻值;当电磁铁吸合时的电流和R0的最大阻值不变时,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应减小控制电路的电压U1等。答:(1)减小;(2)6×104;(3)通过调节控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就能调节恒温箱中需要设定的不同温度,则恒温箱能够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是80℃;(4)减小U1的值或增大R0的最大阻值。6.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解答过程)(3)d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 。【解答】解:(1)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0a段沉淀质量不断增加,ab段沉淀质量不变,说明Na2CO3、Na2SO4已经完全反应,此时氯化钡过量,b点开始加入盐酸,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综上所述,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2)硫酸钡不能和盐酸反应,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沉淀减少的质量为碳酸钡的质量,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88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钡的质量为x。BaCO3+2HCl═BaCl2+H2O+CO2↑197 44x 0.88gx=3.94g则硫酸钡的质量为:6.27g﹣3.94g=2.33g;设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是y。Na2SO4+BaCl2=BaSO4↓+2NaCl142 233y 2.33gy=1.42g答: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是1.42g。(3)由(1)的分析可知,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加入盐酸后,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d点时盐酸过量,所以d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氯化钡、氯化氢。故答案为:(1)复分解反应;(2)1.42g;(3)氯化钠、氯化钡、氯化氢。7.如图甲是用来打捞一封闭货箱的模拟装置设计。已知货箱重2500牛,货箱高2.5米,动滑轮重500牛,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在水面上用超声测位仪向水中垂直发射声波直至遇到货箱后返回,测位仪用时0.02秒收到回波。货箱在水面下匀速上升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600牛。(注:不计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体积,g取10牛/千克,ρ水=1.0×103千克/米3)求:(1)货箱在水下的深度是 。(2)货箱在水面下匀速上升,则货箱受到的浮力是 ;货箱的体积是 。(3)若货箱提升速度恒保持1米/秒,出水后继续提升5米,乙图表示整个过程中F拉绳的功率P和货箱匀速被提升的距离关系的坐标图,请补充图中P1和P2的数值:P1= W;P2= W。(4)出水前机械效率 出水后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解答】解:(1)由v可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vt=1500m/s×0.02s=30m,因货箱在水下的深度等于超声波传播距离的一半,所以,货箱所在的深度:hs30m=15m;(2)由图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G﹣F浮+G轮),则:nF=G﹣F浮+G轮,工件受到的浮力:F浮=G+G轮﹣nF=2500N+500N﹣3×600N=1200N;由F浮=ρ水gV排可得货箱的体积:V=V排0.12m3;(3)若货箱提升速度恒保持1m/s,则货箱在水面下匀速上升时的功率P1为:P1Fv=600N×1m/s=600W;货箱出水后,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G+G轮)(2500N+500N)=1000N,则货箱出水后匀速上升时的功率P2为:P1F'v=1000N×1m/s=1000W;(4)物体在水中,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G﹣F浮)h,出水后,W有=Gh,物体完全出水后吊起同样的高度,有用功增大,不计绳重及摩擦,额外功不变,由η可知,机械效率增大,即出水前机械效率小于出水后的机械效率。故答案为:(1)15m;(2)1200N;0.12m3;(3)600;1000;(4)小于。8.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自身质量m/t 4 储水罐容积V/L 8×103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cm2 1×103 车轮个数 6(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4)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多少?【解答】解:(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洒水车匀速直线洒水作业过程中,水罐中水的质量变小,车的总质量变小;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总重力,根据F=G=mg可知,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可知,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小;(2)储水罐容积V=8×103L=8m3;由ρ得,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8m3=8×103kg;水的重力:G水=m水g=8×103kg×10N/kg=8×104N;车的质量:m车=4t=4×103kg;车的重力:G车=m车g=4×103kg×10N/kg=4×104N;车和水的总重:G总=G车+G水=4×104N+8×104N=1.2×105N;(3)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力:F=G总=1.2×105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6×1×103cm2=0.6m2;对地面的压强:p2×105Pa;(4)洒水车受到的阻力:f阻=0.05G总=0.05×1.2×105N=6×103N;洒水车匀速行驶,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牵引力:F牵引=f阻=6×103N;故答案为:(1)增大摩擦;变小;(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1.2×105N;(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2×105Pa;(4)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6×103N。9.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铜元素的含量,小科取部分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所用的稀硫酸均从同一试剂瓶倒出),进行了四次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所取样品质量(g) 20 15 10 15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50 50 6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14 9 a 9(1)表格中a的数值为 。(2)第 次实验结束后,酸还有剩余。(3)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答】解:(1)根据二、四组数据可知,每15g样品中含铜9g、氧化铜6g;通过二、三组对照可得,三组中硫酸过量,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铜的质量,则10g样品中含有铜的质量为6g,则表格中a的数值为6;(2)根据二、四组数据可知,每15g样品中含铜9g、氧化铜6g;可知10g样品中含有铜的质量为6g,20g样品中含有铜的质量为12g,可知第一次中样品有剩余,硫酸不足,并且可得每50g稀硫酸完全反应会消耗氧化铜(即固体质量减少)6g,所以第二次为恰好完全反应,三、四次实验结束后,酸还有剩余;(3)由(1)中分析数据可知,每15g样品中含铜9g、氧化铜6g;则6g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为6g100%=4.8g,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92%;(4)设5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uO+H2SO4=CuSO4+H2O80 986g xx=7.35g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4.7%。答:(3)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2%。(4)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7%。故答案为:(1)6;(2)三、四;(3)92%;(4)14.7%。10.一个有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的微型电热水器,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它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其中R0为热敏电阻,它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开关S0和S都闭合时,电热水器开始加热,当电热水器中水的温度达到50℃时,电磁铁才会把衔铁吸下,使B、C两个触点接通,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已知R1=55Ω,R2=2145Ω,电热水器的加热效率为84%。求:(1)将电热水器水箱中2.2kg的水从15℃加热到40℃,水吸收的热量;(2)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工作电路的功率;(3)将2.2kg的水从15℃加热到40℃,电热水器需要通电多少秒?(计算结果保留整数)(4)当温度达到50℃后,通电10min,R2产生的热量?【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 ℃)×2.2kg×(40℃﹣15℃)=2.31×105J;(2)由题意可知,开关S0和S都闭合时,B触点与A接通,工作电路中只有R1工作,此时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则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工作电路的功率:P加热880W;(3)将2.2kg的水从15℃加热到40℃时,水吸收的热量为2.31×105J,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W2.75×105J,由P可得,312.5s≈313s;(4)当温度达到50℃后,电磁铁会把衔铁吸下,B触点与C接通,R1与R2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工作电路的电流:I0.1A,则通电10min内R2产生的热量:Q2=I2R2t时间=(0.1A)2×2145Ω×10×60s=12870J。答:(1)将电热水器水箱中2.2kg的水从15℃加热到45℃,水吸收的热量为2.31×105J;(2)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工作电路的功率为880W;(3)将2.2kg的水从15℃加热到40℃,电热水器需要通电313秒;(4)当温度达到50℃后,通电10min,R2产生的热量为12870J。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解答题(一)(原卷版).docx 解答题(一)(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