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2课时 公平正义的守护一、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坚守公平”。“坚守公平”这一目引导学生如何实现公平的坚守。要实现公平的坚守,就需要个人维护公平,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公平;同时需要制度保障公平,无论对于立法还是司法,都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第二目“守护正义”。“守护正义”这一目引导学生如何实现正义的守护。教材通过“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要实现正义的守护,就需要个人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要讲究策略;就需要司法维护正义,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坚守公平正义的具体做法,理解守护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责任意识:合理对待不公平现象,提高坚守公平、守护正义的实践能力 健全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培养自己的正义感,并能积极宣传和践行公平正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坚持公平正义的具体做法和途径。教学难点:提高坚守公平、守护正义的实践能力。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播放关于公平正义定义的相关视频。思考: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结合视频,我们应怎样维护公平正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三、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坚守公平(一)为什么要坚守公平?教师展示:(PPT图片)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①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②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二)我们应该如何坚守公平?1.个人守护公平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呈现)刨木、打磨、包铜管、定刀口……经过十多道工序,一杆秤才算初步制作完成。之后还要反复校准,一天最多只能做两杆。江家姐弟做秤秉承“准确公道、分毫不差”的祖训,几十年坚持做公平秤。在当地菜市场称重,卖方说句“这是江家的秤”,买者都会放心;遇到称量偏差,人们往往用江家的秤解决争端。常有不法商贩找到江家姐弟,愿出大价钱让他们做缺斤少两的“短秤”,都被他们严词拒绝。他们说,秤虽不大,但称的是良心,守的是道义!思考:为什么人们要用江家的秤解决争端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呈现)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公平的现象,怨天尤人、一味地抱怨甚至仇恨,不仅无济于事,还将痛苦不堪。我们需要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积极创造条件,付出努力,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己所能。思考:举例说一说,在家庭、学校、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平”的事例。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过渡:那么,个人应该如何坚守公平呢?教师总结:面对利益冲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2.制度保障公平(观看视频):张玉环案件相关报道。思考:从民法典的修订完善到最高法提出“让守法者不用为他人过错买单”,体现了我国用什么来保障公平?学生代表回答:制度保障公平。教师总结: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科学立法)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公正司法)目标导学二:守护正义(三)为什么要守护正义?教师展示:(PPT材料+图片)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选自马丁神父忏悔诗思考:说一说,马丁神父在向我们表达什么。为什么要守护正义?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①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②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个人守护正义。观看视频:市民智斗劫匪。思考:结合视频,个人应怎样守护正义?提示: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请记住及时拨打以下常用热线电话。教师展示: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请记住及时拨打以下常用热线电话。提示:学生根据实际作答。司法维护正义。教师展示:(PPT图片+材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了三种情况可作为回避事由: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思考:图中的审判员需要回避吗?为什么?学生代表回答: 需要回避。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图中的审判员是被告的近亲属,应当选择回避,以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这是捍卫正义的需要。教师展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思考:守护正义还需要国家如何做?学生代表回答: 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及要求教师展示:思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及要求?教师总结:重要性: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要求: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四、课堂小结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了公平正义的守护,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在坚守公平方面,个人维护公平容易理解,制度保障公平,对学生来说有点抽象,要多结合实例、多讨论来解决;在守护正义方面,难点也是司法维护正义,需要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