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电荷 导学案(无答案)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电荷 导学案(无答案)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资源简介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9-1 电荷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
科学思维:(1)会用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
(2)观察并分析静电感应现象,进一步提高应用物理模型解释现象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静电感应现象体会静电感应的实质。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现象,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重难点:
(1)电荷守恒定律
(2)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问题
【课堂任务】
任务一:自主预习
一、电荷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________电荷和________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3.电荷量: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4. 物体起电的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任务二:课堂探究
探究一、物质的微观结构
(1)原子由什么组成?
原子结构:原子
(2)为什么原子对外界表现为电中性
(3)什么是自由电子?什么是正离子?它有什么特点?
(4)原子核稳定还是最外层的电子稳定
(5)摩擦起电的原因 和电子的稳定性有关吗
探究二、三种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及其原因
(1)摩擦起电:由于________而使物体带电的方式.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2)原因:当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受束缚较弱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________,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________电.
2、感应起电
(1).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__________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______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____电荷,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2).感应起电:利用________________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
(3).规律: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1)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片均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片有什么变化?
②这时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片是否闭合?
③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3.接触起电
原理:________
接触方式:
探究三: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__________,也不会______,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__________,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______________;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________保持不变.
(2)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表述是: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____________保持不变.
探究四、元电荷
1.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e=________________C,由____________测得.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__________.
2.比荷:带电粒子的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的比值.
任务三:课堂练习
例1  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这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1所示。接着将玻璃棒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这时验电器的金属箔也张开,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1中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正电
B.图2中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正电
C.图2中金属箔带负电,金属球带负电
D.图2中金属箔带负电,金属球带正电
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2×10-19 C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的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趋向或远离带电
例3、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则( )
A.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
B.移去C,再分开A、B,则A带正电,B带负电
C.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D.先分开A、B,再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任务四: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