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学案
【预习新知】
(一)文艺复兴
1.性质: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2.背景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基础 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中坚力量 意大利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3.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5.发展历程
特征 时间 代表人物 思想特色 其他成就
兴起 14世纪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文学三杰”)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教育等方面发展,促进人们日常行为方式文明化
发展 15世纪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美术三杰”)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扩展 15世纪后期 莎士比亚等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6.影响: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二)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德意志号称“教皇的奶牛”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兴起: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
(2)内容
①改革教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因信称义
②改革教会: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新教。
3.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
以国王为最高首脑,并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
4.宗教改革的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原因: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时间: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3.成果
(1)天文学: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物理学: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其他方面: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4.影响
(1)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2)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3)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特别提醒] 理解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引起人类认识上的巨大飞跃
(1)牛顿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适用于整个太阳系、一切天体运动以及宇宙中的所有物体。
(3)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同时也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4)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
(四)启蒙运动
1.背景:
(1)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含义: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3.过程:
(1)17 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18 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主张:
(1)精神内核:“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2)代表人物和主张。(请正确连线)
5.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五)巩固训练
1.他们不再愿意继续充当没有权利的东西,而终于要求成为享有一切权利的真正的人,根据自己的人性,要求取得权利;而且,他们要把自己的人性,把他们目称为最有价值的和最神圣的人性提高到最高峰。这里的“他们”旨在( )
A.创建民主共和政体 B.摆脱宗教神学控制
C.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
2.下表所示为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市民的一些言论。这些言论( )
人物 言论
布鲁尼 城市里的财富来自人的血汗,是劳动的结晶
阿尔伯蒂 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
波齐奥 金钱是国家的力量所在,赚钱应视为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A.表明重商主义思想已经形成 B.背离了人文主义的要求
C.摆脱了教会的封建思想束缚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3.环法自行车赛是法国独具一格的体育比赛有人曾评价其“虽与商业利益直接相联系,但环法自行车赛自始至终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背景则给予它比体育竞赛更重要的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环法自行车赛( )
A.推动了报刊传媒业的发展 B.包含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
C.为法国带来诸多经济效益 D.蕴含着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4.“天职”一词经由马丁·路德翻译前特指以教皇为首的牧师集团所从事的教谕活动;但之后他提出“一个鞋匠、一个铁匠、一个农民,不同的工作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世俗的各种职业都是上帝精心创立的“天职”。马丁·路德对“天职”内涵的重新解读( )
A.调动世俗力量对抗教廷 B.颠覆教皇在欧洲的地位
C.建立本民族的基督教会 D.宣扬人文主义的宗教观
5.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一场科学知识体系的变革,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白尼、伽利略为先驱,以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引导人们以理性的观念看待和研究世界。由此可见,17世纪的科学革命( )
A.推动民众素养的提高 B.促使人们开始摆脱神学控制
C.为启蒙运动做了准备 D.直接指导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6.14世纪,意大利的家庭住宅设计打破了以前生活和劳作没有严格区分的布局,日益注重住宅中私人空间的建设,如威尼斯的贵族家庭重视房间的采光度,认为这有利于健康,使精神舒畅,还可以净化空气。这种建筑理念( )
A.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 B.表明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C.体现了社会生活的人文化 D.导致了享乐主义日益泛滥
7.有学者说,在宗教气息浓郁的16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传自己的主张,宗教改革家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教和《圣经》精神的,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传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这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改革家( )
A.倡导安贫乐道埋念 B.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C.主张重建信仰权威 D.坚持教会权力高于世俗
8.文艺复兴时期,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受到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
A.绘画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B.绘画多表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 D.画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万物
9.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相信在物质世界中存在着自然法则,万物都受自然法则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这场运动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革命
10.出生于荷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约1466-1536)是富有影响力的人文主义者。他精通希腊、拉丁古籍,但不单单是十位古典学者,他希望借用古典著作去发掘圣经原文的本义以及基督教的原始教义。这从侧面反映了文艺复兴( )
A.旨在重新阐释基督教义 B.在欧洲的影响十分广泛
C.具有鲜明的时代局限性 D.旨在推动希腊文化发展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材料“终于要求成为享有一切权利的真正的人”体现了“他们”对民主权利的追求,由此可见,“他们”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启蒙思想家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对未来的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规划了人类的理性王国,D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但这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摆脱宗教神学控制不能精准概括启蒙思想家们的追求,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言论从不同的角度(城市、神学、国家)强调了发财致富的正当性,体现了对财富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拜金逐利思想的形成,D项正确。重商主义思想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除开采金银矿以外财富的源泉是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材料没有体现上述内容,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人的血汗”“神也和人一样”可知,这些言论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排除B项;C项“摆脱”说法错误,排除。
3.答案:D
解析:题干图片的时间信息是1891年与1904年,结合所学,经过长期动荡,法国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共和制,步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意识形态”“环法”可知,环法自行车赛有利于增进民众对法国民族国家的认同,蕴含着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报刊传媒业,排除A项;“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背景”表明,材料观点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待自行车赛的,人文主义价值追求与之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环法自行车赛蕴含的意识形态背景,而非经济效益,排除C项。
4.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马丁 路德将“天职”的概念扩展到普通公民、世俗职业中,体现了对普通民众、世俗生活的重视,宣扬了人文主义的宗教观,D项正确;马丁·路德只是发展了人文主义宗教观,并不能看出他对抗教廷和颠覆教皇的地位,排除A、B项;材料未体现民族因素,排除C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以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引导人们以理性的观念看待和研究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革命的成果推动了理性思想的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民众素养得到提高,排除A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促使人们开始摆脱神学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由所学可知,14世纪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材料所述内容体现了建筑设计以人本身的感受为标准,说明建筑理念体现了社会生活的人文化,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是强调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在意大利住宅设计中的体现,没有涉及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排除A项;材料所述理念与贫富差距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人文主义特色,并非享乐主义,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宗教改革家坚信自己所为符合基督教精神,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强调信仰的权威是《圣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主张重建信仰权威,C项正确。安贫乐道只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个别主张,排除A项;由材料中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家的行为对比可知,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世俗权力和教会权力孰高孰低的表述,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将“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科学知识运用于艺术创作中,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故C项正确。这一时期,宗教仍然是绘画的主要题材,故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的“自然景物”等并不等于日常生活场景,故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万物,故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在物质世界中存在着自然法则,万物都受自然法则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可知,强调的是万物及其人类均受理性支配,结合所学可知,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因此这场思想运动是启蒙运动,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反对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罗马教廷的权威统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科学革命没有体现人类社会的法则,故D项错误。故选:C。
10.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转折词“但”,其前后有两层意思:伊拉斯谟是富有影响力的人文主义者;“他希望借用古典著作去发掘……基督教的原始教义”。“但”之后的信息才是材料重点。由此可知,伊拉斯谟以古典著作为桥梁,去为其宗教追求服务,从侧面反映了文艺复兴具有时代局限性,反对蒙昧主义、禁欲主义但并不反对宗教和上帝,C项正确;文艺复兴实质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而非重新阐释基督教,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得不出“影响十分广泛”的结论,排除B项;文艺复兴旨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而非推动希腊文化的发展,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