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学案
【预习新知】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过程
(1)1496 年,西班牙在__海地__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2)到16 世纪中叶,西班牙已经把除__巴西__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3)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国王任命__总督__和高级官吏,并派人监督总督,总督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__军事__、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4)葡萄牙紧随西班牙之后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__巴西__殖民地。葡萄牙国王任命总督治理巴西,总督享有行政权和征税权。
(5)到18 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__西班牙__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__荷兰__、英国和法国占据。
【概念阐释】总督制度
总督一般由西班牙国王信任的大贵族担任,是国王在殖民地的全权代表,根据国王训令,掌握殖民地的行政、军事、财政和宗教事宜,有权任命管区内的官吏和教会负责人,参与审理重大司法案件。
2.殖民者的残暴统治
(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__农奴制__,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__印第安人__,造成后者大量死亡。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他们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发展起罪恶的__黑奴__贸易。
(3)同时,为保证殖民者的利益,殖民者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__经济__的发展。
思考1: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1:(1)对美洲:①殖民者对美洲进行殖民专制统治,中断了美洲国家独立发展的进程。②殖民者大量劫掠美洲金银财富,对其实行贸易垄断,使美洲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稳定。③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的做法导致美洲土著人口迅速减少,丧失了大量劳动力。④殖民者带来的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客观上冲击了美洲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洲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转型。
(2)对欧洲:殖民者的掠夺给欧洲带去巨额财富,一方面刺激了欧洲更大的殖民扩张欲望,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大量金银财富涌入欧洲市场,造成当地银价下跌,物价上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主,进一步瓦解了欧洲的封建生产关系。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15、16世纪的殖民扩张:
(1)葡萄牙。
①殖民活动: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
②殖民范围: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2)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2.17世纪及之后的殖民扩张:
(1)主要国家:英国、荷兰、法国。
(2)表现。
南亚 ①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②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东南亚 ①荷兰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 ②到19世纪末,英国已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③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④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
西亚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②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还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东亚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工业革命完成前
(1)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
(2)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并进行奴隶贸易。
2.工业革命后:逐渐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1)在北非
①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它们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实际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
②英国以埃及为基地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从19世纪30年代就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2)非洲探险: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3)侵略计划
①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②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
③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4)柏林会议
背景 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时间 1884年
参加国 英、法、德等国
内容 ①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 ②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影响 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柏林会议
柏林会议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一次会议,此次会议通过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准则,大大加速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步伐。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四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原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因此,这些国家争先恐后地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
3.影响
(1)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2)与此同时,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四)巩固训练
1.1815年开始的60年里,欧洲国家间没有发生重要的殖民地争夺,当时很多社会集团对海外殖民地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19世纪七八十年代,殖民地问题再次凸显出来;到1900年,“先进国家”瓜分了大半个世界,把这些地区变成了殖民地、保护国或势力范围。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殖民国家的军事实力得到加强 B.列强开始重视争夺海外商品市场
C.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在早期殖民活动中,西班牙政府设立贸易专署管理西班牙与拉美殖民地的所有贸易事务,并颁布法律规定,只准许殖民地与西班牙人通商,输往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西班牙船只装运。西班牙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B.维护殖民霸主的地位
C.完善西班牙的贸易结构 D.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棉花种植协会在非洲殖民地进行了大量的棉种实验。协会派专家教非洲农民种植技术,殖民地政府在制定棉花销售相关法规方面给予协会特殊照顾。由此可知,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棉花种植推广活动( )
A.推动了非洲地区的工业化 B.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
C.满足了资本原始积累需要 D.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4.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 B.资本主义自身扩张性的彰显
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 D.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直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有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究其原因是非洲( )
A.资源匮乏,难以定居生活 B.野蛮落后,缺乏开发的价值
C.国家意识形成,反抗激烈 D.海岸线平直等地理因素阻碍
6.15-17世纪,欧洲人对土耳其所持的是一种“充满爱恨情仇”的复杂多元化态度;18世纪时,欧洲人对土耳其形象的建构趋于单一化,认为其是东方停滞、专制的代表。欧洲人对土耳其形象的建构变化映射出( )
A.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 B.欧洲社会趋于稳定
C.启蒙思想未影响亚洲 D.东方专制制度落后
7.1884年的柏林会议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这次会议( )
A.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 B.消除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
C.标志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导致奴隶贸易问题更为严重
8.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中告诉我们,当年大西洋上开往欧洲大陆的船只装载的每一种货物,都为一个后来的拉美国家规定了命运。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殖民掠夺导致拉美国家经济结构畸形 B.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损害拉美政治独立
C.西方国家通过资本渗透控制拉美经济 D.殖民统治中断了美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9.19世纪末,非洲一位国王写信给英国女王:“贵国的一个使团来到我们国家,向我要一块开采金矿的土地,并讹诺我各种好处……我问协议上的内容是什么,他们说是我们彼此商谈的内容。于是,我把手放上去表示签了字。三个月后,我才知道整个国家的矿产权都被出卖了。”这说明( )
A.契约是开展殖民活动的重要方式 B.殖民活动促进了近代国家意识觉醒
C.非洲当政者寻求英国女王的支持 D.殖民者通过欺诈手段攫取殖民利益
10.拉美殖民地各城市一般设有参议会,成员由总督指派,或从当地大地主中选出,但往往只限于讨论税收、公共建筑以及印第安人事务;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徭役制度——“米达制”,强迫印第安人每年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去矿场工作。这一统治方式( )
A.导致了拉丁美洲社会畸形发展 B.推动了拉丁美洲城市自治运动
C.保证了土生白人政治经济利益 D.加速了西班牙的资本原始积累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材料展现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其主要原因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世界的掠夺进一步加剧,C项正确;殖民国家的军事实力得到加强,同样是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影响,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工业革命后,列强就重视争夺海外商品市场,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材料现象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据“设立贸易专署”“只准许殖民地与西班牙人通商,输往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西班牙船只装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殖民活动中,西班牙政府对殖民地的对外经济活动进行了严格限制,这是为了保持宗主国对于拉美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D项正确;材料所述举措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不是保护,排除A项;维护殖民霸主地位主要是相较于其他殖民国家而言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西班牙的贸易结构,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非洲殖民地推广棉花种植,而且制定相关法规予以特殊照顾,强化了非洲殖民地作为英国商品原料产地的地位,强化了殖民地对英国的依附,B项正确;棉花种植属于原料生产,不属于工业生产,排除A项;工业革命爆发时英国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项;18世纪后半期英国就已经开展了工业革命,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列强的殖民竞争激烈,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尖锐,因此英国政府支持武装劫掠,C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材料内容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A项;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推动了殖民扩张,这属于动力而非背景,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非贸易的繁荣,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对于非洲,欧洲航海探险首先沿海岸进行,之所以非洲远远晚于美洲被殖民是因为非洲海岸线平直,缺少海湾、港口进入,北非又有撒哈拉沙漠和沼泽地的天然屏障阻隔,D项正确;非洲资源丰富,尤其金矿较多,非洲的社会、政治组织和经济的发展水平较高,有效阻挡欧洲人达数世纪之久,排除A、B项;此时非洲尚未形成近代国家意识,排除C项,
6.答案:A
解析:欧洲逐步迈入近代社会,影响对土耳其形象的建构,但不能看出“社会趋于稳定”的影响,排除B项;据史实,启蒙思想影响到了亚洲,排除C项;专制制度只是造成奥斯想曼帝国由盛转衰的因素之一,且专制制度的先进或落后是相对而言的,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可以看出,柏林会议确立了瓜分非洲的原则,协调了欧洲列强关系,所以它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故A正确;B项中“消除了”说法太绝对,故排除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故排除C;材料内容与奴隶贸易问题无关,故排除D。故选:A。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殖民者对拉美殖民掠夺的影响。选择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殖民者对拉美殖民掠夺导致拉美贫穷落后和经济结构畸形。排除B、D:材料未涉及“拉美政治独立”和“中断了美洲文明的发展进程”。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对拉美的经济掠夺,而非资本渗透。
9.答案:D
解析:
契约是表象,其实质是欺诈的手段,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非近代国家意识的觉醒,排除B项;非洲当政者向英国女王表示不满和控诉,并非寻求支持,排除C项。
10.答案:A
解析:
拉美并没有兴起城市自治运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拉美的殖民统治,并未提及对土生白人的特殊照顾,排除C项;西班牙实行封建统治,其殖民扩张并非为了资本原始积累,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