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序号 2020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内容 调整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方案和课程内容的通知(2023年高考失效) 分类 适应性测试(江苏卷) 分值1 1.1.1 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力学2 1.1.2 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力学3 1.1.3 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用公式、图像等方法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思维中的抽象方法和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 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仅限于两个物体的情况 力学 T11 44 1.1.4 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结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认识物理实验与科学推理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力学5 1.2.1 认识重力、弹力与摩擦力。通过实验,了解胡 克定律。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力学 T156 1.2.2 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标量。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的计算,仅限于用作图法或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 共点力平衡问题仅限于在一个平面内的情况。 力学 T3 47 1.2.3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力学 T12(15分)T15(12分) 278 1.2.4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了解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 力学9 2.1.1 理解功和功率。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机械的功率大小及其意义。 力学10 2.1.2 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必修2教材中对应“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内容不做要求。 力学11 2.1.3 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定性了解弹性势能。 力学12 2.1.4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体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能用机械能守恒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題。 力学13 2.2.1 通过实验,了解曲线运动,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力学14 2.2.2 通过实验,探究并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斜抛运动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力学 T5 415 2.2.3 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离心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力学16 2.2.4 通过史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认识科学定律对人类未知世界的作用。 力学17 2.2.5 会计算人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力学 T4 418 2.3.1 知道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体会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是不断深入的。 力学19 2.3.2 初步了解相对论时空观。 “初步了解相对论时空观”为选学内容 力学20 3.1.1 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电学21 3.1.2 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体会探究库仑定律过程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电学 T1122 3.1.3 知道电场是一种物质。了解电场强度,体会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电学23 3.1.4 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的利用与防护。 电学24 3.1.5 知道静电场中的电荷具有电势能。了解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含义。知道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能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能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计算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场强的情况。 电学 T1625 3.1.6 观察常见电容器,了解电容器的电容,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能举例说明电容器的应用。 电学 T1026 3.2.1 观察并能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会使用多用电表。 电学 T13 627 3.2.2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会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电学28 3.2.3 了解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电学29 3.2.4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电学30 3.2.5 理解电功、电功率及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电热现象。 选修3-1教材中对应“简单的逻辑电路”的内容不作要求 电学31 3.3.1 能列举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电学32 3.3.2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了解磁感应强度,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电学33 3.3.3 知道磁通量。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感应现象,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电学34 3.3.4 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波,知道电磁场的物质性。 电学35 3.3.5 通过实例,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 电学36 3.3.6 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知道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电学37 3.4.1 了解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的方式。 通识38 3.4.2 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互相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能量转化是有方向性的。 通识39 3.4.3 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分类,认识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通识40 3.4.4 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 通识41 4.1.1 理解冲量和动量。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理解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力学42 4.1.2 通过实验,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并能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现象。 力学43 4.1.3 体会用守恒定律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力学44 4.2.1 通过实验,认识简谐运动的特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简谐运动。 力学45 4.2.2 通过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知道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力学46 4.2.3 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了解产生共振的条作及其应用。 力学47 4.2.4 通过观察,认识波的特征。能区别横波和纵波。能用图像描述横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力学 T8 448 4.2.5 知道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通过实验,了解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力学49 4.2.6 通过实验,认识多普勒效应。能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能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 有关多普勒效应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力学50 4.3.1 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会测量材料的折射率。 光学 T2 451 4.3.2 知道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初步了解光纤的工作原理、光纤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光学52 4.3.3 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条件,知道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光是横波,会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 光学 T1 453 4.3.4 通过实验,了解激光的特性。能举例说明激光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光学54 5.1.1 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能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安培力的大小。了解安培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安培力的计算限于通电直导线与匀强磁场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电学55 5.1.2 通过实验,认识洛伦兹力。能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伦兹力的大小。 电学56 5.1.3 能用洛伦兹力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及其应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计算限于带电粒子的速度与磁场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 电学 T16 1557 5.2.1 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理解楞次定律。 电学58 5.2.2 通过实验,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计算限于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运动方向垂直的情况。 电学 T10 459 5.2.3 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能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电学60 5.2.4 通过实验,认识交变电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正弦交变电流 选修3-2教材中对应“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的内容不作要求。 电学61 5.2.5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知道远距离输电时通常采用高压输电的原因。 电学 T7 462 5.2.6 了解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认识电磁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电学63 5.3.1 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初步了解场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体会物理学对统一性的追求。 电学64 5.3.2 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振荡。 电学65 5.3.3 知道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电学66 5.3.4 认识电磁波谱。知道各个波段的电磁波的名称、特征和典型应用。 电学67 5.4.1 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 电学68 5.4.2 通过实验,了解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学69 5.4.3 列举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电学70 6.1.1 通过实验,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关的实验证据。 热学 T6 471 6.1.2 通过实验,了解扩散现象。观察并能解释布朗运动。了解分子运动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知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的物理意义。 热学72 6.1.3 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能列举生活中的晶体和非晶体。通过实例,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热学73 6.1.4 了解材料科学的有关知识及应用,体会它们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让会发展的影响。 选修3-3教材中对应“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气压,相对湿度,熵”的内容不作要求。 热学74 6.1.5 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了解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毛细现象。 热学75 6.1.6 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知道理想气体模型。能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压强和气体实验定律。 热学 T9 476 6.2.1 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有关史实,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败对科学发现的意义。 热学77 6.2.2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体会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热学78 6.2.3 通过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学79 6.3.1 了解人类探索原子及其结构的历史。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 原子80 6.3.2 了解原子核的组成和核力的性质。知道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能根据质量数守恒核电荷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 原子81 6.3.3 了解放射性和原子核衰变。知道半衰期及其统计意义。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知道射线的危害与防护。 原子82 6.3.4 认识原子核的结合能,了解核裂变反应和核聚变反应。关注核技术应用对人类生活和让会发展的影响。 原子83 6.3.5 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历程。 原子84 6.4.1 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现象。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能根据实验结论说明光的波粒二象性。 原子 T14 885 6.4.2 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了解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特怔。体会量子论的建立对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影响。 选修3-5教材中对应“概率波,不确定性关系,康普顿效应”的内容不作要求。 原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