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临汾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山西省临汾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我会选
1.(2024四下·临汾期中)冰融化时的温度是(  )
A.0℃ B.1℃ C.100℃
【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 根据冰融化的认识,冰融化时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成融化成水。
2.(2024四下·临汾期中)早晨,果果家门前大树的影子指向学校,果果家在学校的(  )方。
A.东 B.西 C.南
【答案】B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 早上,太阳在东方,物体影子在西方,小明家门前大树的影子指向学校的方向,由此可知,学校在小明家的西面。
3.(2024四下·临汾期中)冬天的早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雾的形成属于(  )现象。
A.融化 B.蒸发 C.凝结
【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寒冷的冬天,小明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会形成一层“雾气”,影响司机的视线,这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2024四下·临汾期中)下列不属于水的液体状态的是(  )
A.水蒸气 B.霜 C.露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雨和雾都属于水的液态形式,霜属于水的固态形式。水蒸气属于水的气态形式。
5.(2024四下·临汾期中)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  )
A.夏季 B.冬季 C.春季
【答案】A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 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这种变化叫作热胀冷缩。大多数物体都要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天气热,自行车车胎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容易爆胎,所以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夏季。
6.(2024四下·临汾期中)地球仪上白色部分表示(  )
A.海洋 B.陆地 C.冰川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29.2%;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8%.地球仪上海洋及湖泊的颜色是蓝色,地球的两极是白色的,说明那里是冰川。
7.(2024四下·临汾期中)用事实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麦哲伦 B.亚里士多德 C.张衡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环球航行,才第一次向人们证明地球是球体。
8.(2024四下·临汾期中)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灯芯的方向是(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自左向右
【答案】B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 点燃酒精灯前要调整灯芯,使火焰大小适当,自下而上点燃,防止点燃的酒精灯灼烧到自己。
9.(2024四下·临汾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个时刻,物体影子的长短一定是相同的。
B.同一个时刻,物体影子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
C.同一个时刻,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是相同的
【答案】B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 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不同的物体,正午时影子的长度是不同的,高的物体影子长。同一个物体,一天中不同时间,影子长度是不同的,从早到晚,影子先变短再变长。同一个物体,不同季节,正午时影子的长度是不同的。
10.(2024四下·临汾期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白玉盘”是农历(  )的月相。
A.初一、初二 B.初七、初八 C.十五、十六
【答案】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说明能看到一个圆圆的月亮,是农历十五的月相。
二、我会判
11.(2024四下·临汾期中)晴朗的夜晚,月亮发出柔和的光。(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12.(2024四下·临汾期中)冬天水管容易爆裂是因为水管材料质量不好。(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水结冰的认识,冬季,自来水管容易冻裂,是因为当周围温度下降到0℃及以下时,液态的水开始变成固态的冰。水变成冰后,体积会变大,使水管破裂。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3.(2024四下·临汾期中)-15℃比-10℃气温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 -15℃比-10℃气温低,因为 -15℃表示零下十五摄氏度,与0℃相差15℃, -10℃表示零下十摄氏度,与0℃相差10℃。
14.(2024四下·临汾期中)两次满月之间大约间隔 30 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周期是一个月,所以两次满月大约间隔时间是30天。题意正确。
15.(2024四下·临汾期中)白天不可能在天空中看见月亮。(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又带着月亮一起绕太阳转的时候,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就不断变化。有时候月亮和太阳位于天空中同一方面,或相隔不远,白天太阳在天空中出现的时候,月亮就在它的旁边,但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我们无法看到月亮。当月亮与太阳相差距离很远的时候,那么,月亮只能夜晚的天空中见到。
16.(2024四下·临汾期中)帆船离港时总是先看到船身消失,后看到船帆消失。(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 根据对生活现象的观察,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从而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平面,有可能是一个球体。
17.(2024四下·临汾期中)上弦月和下弦月都是月球的右边亮。(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18.(2024四下·临汾期中)日、月、星辰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银河系;太阳系
【解析】【分析】 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地心说。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19.(2024四下·临汾期中)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 通过数字对比可知,太阳直径是地球的109倍,月球直径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说明太阳的大小要远远大于月球,但是月球离地球近,太阳离地球远,所以看起来大小差不多。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0.(2024四下·临汾期中)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一颗卫星。(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月球围绕地球转,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三、我会思(共10分)
21.(2024四下·临汾期中)上午10点做课间操时,同学们有如下发现,其中描述正确的有(  )个。
①课间操后、影子逐渐变长再变短。②课间操后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再变小。③课间操时,同学们的影子都朝西。④太阳和影子在同学们的同一侧。
A.1 B.2 C.3
【答案】B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 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上午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到中午最短,下午由短到长。上午10点做课间操时,课间操后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再变小。课间操时,同学们的影子都朝西。
22.(2024四下·临汾期中)一天下午3时,太阳高度是50°,1小时后,太阳高度将(  )50°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太阳的高度一天当中是从低到高再到低,下午3时,太阳的高度是50°,1小时后太阳高度将小于50°。
四、我会做
23.(2024四下·临汾期中)下表是科学小组在5小时内测量的阳光下一根竹竿的影子长度数据。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第(  )次的影子最短,第(  )次测量的数据是错误的。
A.2 B.4 C.6
(2)从表中发现,影子最短时的时间是   ,此时太阳高度角   。
A.上午 B.中午 C.最小 D.最大
(3)第1次测量影子长度与第4次相比较,第1次的气温比较(  )。
A.高 B.低
(4)一天中影子变化的方向是(  )。
A.西一北→东 B.东→北→西
【答案】(1)C
(2)B;D
(3)B
(4)A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1)一天当中,影子长度是由长到短再到长,表中,前4次影子长度逐渐变短,第5次影子变长,第7次影子也是变长,说明第6次影子长度记录错误。
(2)从表中发现,影子最短时的时间是中午,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3)根据影子长度变化可知,第1次测量影子长度与第4次相比较,第1次的气温比较低。
(4)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北再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五、我会用
24.(2024四下·临汾期中)周末,妈妈在家做西红柿鸡蛋汤,发现西红柿的皮与果肉很难分开,这时妈妈把西红柿泡在开水中,过了一会,只见西红柿变得圆鼓鼓的,皮都涨开了,于是妈妈很快的剥下了西红柿的皮。
(1)西红柿在热水中变的圆鼓鼓是因为西红柿(  )。
A.受热体积增大 B.受冷体积缩小
(2)下列与题中西红柿变得圆鼓鼓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水管破裂 B.高压电线夏天下垂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应用了这个原理 请你举出两例。
【答案】(1)A
(2)B
(3)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复原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固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西红柿在热水中变的圆鼓鼓是因为西红柿受热体积增大。
(2)冬天水管破裂是由于水的三态变化引起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造成水管破裂;高压电线夏天下垂是受热冷水原理。
(3)生活中还有许多热胀冷缩原理运用的现象,如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复原。
1 / 1山西省临汾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我会选
1.(2024四下·临汾期中)冰融化时的温度是(  )
A.0℃ B.1℃ C.100℃
2.(2024四下·临汾期中)早晨,果果家门前大树的影子指向学校,果果家在学校的(  )方。
A.东 B.西 C.南
3.(2024四下·临汾期中)冬天的早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雾的形成属于(  )现象。
A.融化 B.蒸发 C.凝结
4.(2024四下·临汾期中)下列不属于水的液体状态的是(  )
A.水蒸气 B.霜 C.露
5.(2024四下·临汾期中)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  )
A.夏季 B.冬季 C.春季
6.(2024四下·临汾期中)地球仪上白色部分表示(  )
A.海洋 B.陆地 C.冰川
7.(2024四下·临汾期中)用事实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麦哲伦 B.亚里士多德 C.张衡
8.(2024四下·临汾期中)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灯芯的方向是(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自左向右
9.(2024四下·临汾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个时刻,物体影子的长短一定是相同的。
B.同一个时刻,物体影子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
C.同一个时刻,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是相同的
10.(2024四下·临汾期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白玉盘”是农历(  )的月相。
A.初一、初二 B.初七、初八 C.十五、十六
二、我会判
11.(2024四下·临汾期中)晴朗的夜晚,月亮发出柔和的光。(  )
12.(2024四下·临汾期中)冬天水管容易爆裂是因为水管材料质量不好。(  )
13.(2024四下·临汾期中)-15℃比-10℃气温高。(  )
14.(2024四下·临汾期中)两次满月之间大约间隔 30 天。(  )
15.(2024四下·临汾期中)白天不可能在天空中看见月亮。(  )
16.(2024四下·临汾期中)帆船离港时总是先看到船身消失,后看到船帆消失。(  )
17.(2024四下·临汾期中)上弦月和下弦月都是月球的右边亮。(  )
18.(2024四下·临汾期中)日、月、星辰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19.(2024四下·临汾期中)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  )
20.(2024四下·临汾期中)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一颗卫星。(  )
三、我会思(共10分)
21.(2024四下·临汾期中)上午10点做课间操时,同学们有如下发现,其中描述正确的有(  )个。
①课间操后、影子逐渐变长再变短。②课间操后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再变小。③课间操时,同学们的影子都朝西。④太阳和影子在同学们的同一侧。
A.1 B.2 C.3
22.(2024四下·临汾期中)一天下午3时,太阳高度是50°,1小时后,太阳高度将(  )50°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四、我会做
23.(2024四下·临汾期中)下表是科学小组在5小时内测量的阳光下一根竹竿的影子长度数据。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第(  )次的影子最短,第(  )次测量的数据是错误的。
A.2 B.4 C.6
(2)从表中发现,影子最短时的时间是   ,此时太阳高度角   。
A.上午 B.中午 C.最小 D.最大
(3)第1次测量影子长度与第4次相比较,第1次的气温比较(  )。
A.高 B.低
(4)一天中影子变化的方向是(  )。
A.西一北→东 B.东→北→西
五、我会用
24.(2024四下·临汾期中)周末,妈妈在家做西红柿鸡蛋汤,发现西红柿的皮与果肉很难分开,这时妈妈把西红柿泡在开水中,过了一会,只见西红柿变得圆鼓鼓的,皮都涨开了,于是妈妈很快的剥下了西红柿的皮。
(1)西红柿在热水中变的圆鼓鼓是因为西红柿(  )。
A.受热体积增大 B.受冷体积缩小
(2)下列与题中西红柿变得圆鼓鼓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水管破裂 B.高压电线夏天下垂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应用了这个原理 请你举出两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 根据冰融化的认识,冰融化时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成融化成水。
2.【答案】B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 早上,太阳在东方,物体影子在西方,小明家门前大树的影子指向学校的方向,由此可知,学校在小明家的西面。
3.【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寒冷的冬天,小明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会形成一层“雾气”,影响司机的视线,这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4.【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雨和雾都属于水的液态形式,霜属于水的固态形式。水蒸气属于水的气态形式。
5.【答案】A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 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这种变化叫作热胀冷缩。大多数物体都要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天气热,自行车车胎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容易爆胎,所以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夏季。
6.【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29.2%;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8%.地球仪上海洋及湖泊的颜色是蓝色,地球的两极是白色的,说明那里是冰川。
7.【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环球航行,才第一次向人们证明地球是球体。
8.【答案】B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 点燃酒精灯前要调整灯芯,使火焰大小适当,自下而上点燃,防止点燃的酒精灯灼烧到自己。
9.【答案】B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 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不同的物体,正午时影子的长度是不同的,高的物体影子长。同一个物体,一天中不同时间,影子长度是不同的,从早到晚,影子先变短再变长。同一个物体,不同季节,正午时影子的长度是不同的。
10.【答案】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说明能看到一个圆圆的月亮,是农历十五的月相。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水结冰的认识,冬季,自来水管容易冻裂,是因为当周围温度下降到0℃及以下时,液态的水开始变成固态的冰。水变成冰后,体积会变大,使水管破裂。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 -15℃比-10℃气温低,因为 -15℃表示零下十五摄氏度,与0℃相差15℃, -10℃表示零下十摄氏度,与0℃相差10℃。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变化周期是一个月,所以两次满月大约间隔时间是30天。题意正确。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又带着月亮一起绕太阳转的时候,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就不断变化。有时候月亮和太阳位于天空中同一方面,或相隔不远,白天太阳在天空中出现的时候,月亮就在它的旁边,但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我们无法看到月亮。当月亮与太阳相差距离很远的时候,那么,月亮只能夜晚的天空中见到。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 根据对生活现象的观察,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从而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平面,有可能是一个球体。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 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银河系;太阳系
【解析】【分析】 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地心说。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 通过数字对比可知,太阳直径是地球的109倍,月球直径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说明太阳的大小要远远大于月球,但是月球离地球近,太阳离地球远,所以看起来大小差不多。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月球围绕地球转,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21.【答案】B
【知识点】影子;日影与方向;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 一天中,一天中太阳位置变化的规律是从东到西;影子的位置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上午物体的影子由长变短,到中午最短,下午由短到长。上午10点做课间操时,课间操后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再变小。课间操时,同学们的影子都朝西。
22.【答案】C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太阳的高度一天当中是从低到高再到低,下午3时,太阳的高度是50°,1小时后太阳高度将小于50°。
23.【答案】(1)C
(2)B;D
(3)B
(4)A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1)一天当中,影子长度是由长到短再到长,表中,前4次影子长度逐渐变短,第5次影子变长,第7次影子也是变长,说明第6次影子长度记录错误。
(2)从表中发现,影子最短时的时间是中午,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3)根据影子长度变化可知,第1次测量影子长度与第4次相比较,第1次的气温比较低。
(4)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北再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4.【答案】(1)A
(2)B
(3)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复原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固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西红柿在热水中变的圆鼓鼓是因为西红柿受热体积增大。
(2)冬天水管破裂是由于水的三态变化引起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造成水管破裂;高压电线夏天下垂是受热冷水原理。
(3)生活中还有许多热胀冷缩原理运用的现象,如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复原。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