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1节 从闪电谈起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课程目标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2.了解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重点)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电是什么一观察摩擦起电将塑料梳子(或玻璃棒)在化纤衣服(或丝绸)上摩擦几下,再将梳子(或玻璃棒)的一端靠近小纸片、头发等轻小物体,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活动一现象: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在物理学中,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和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就说明它们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我们把这种带电的物体称为带电体,把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做摩擦起电。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中的电子数和核子数是相等的。所以,物体呈现不带电状态。摩擦起电的本质是什么?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束缚电子能力强电子带正电带负电不同的物体,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电子)的转移。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用图13—4(a)(b)(c)所示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情况怎样呢?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情况又会怎样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二活动二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活动三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当起电盘转动起来后,两个金属球就会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 两球间就会发生火花放电。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带电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实验表明,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活动三怎么知道物体带了电三1、验电器结构:2、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接线柱验电器的构造利用接触带电的方法,使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带电体所带的电越多,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就越大.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可以给物质的微粒带上电荷,使带电微粒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到指定位置。 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四1、静电的应用2、静电防护利用导体将物体带有的电荷中和或传到大地上,从而避免危险如避雷针、油罐车底部拖地的铁链等。1.带电体的性质:2.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静电现象电荷间的作用:正负电荷4.验电器:3.摩擦起电实质:归纳与总结5.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防护:避雷针、油罐车底部拖地的铁链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的仪器。电子的转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例题讲解:1、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时,小球被吸引,则这个小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2、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 ( 如图 ) 。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B.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C.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DD3.如图13-1-4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A.A和B都不变B.A变小,B张开C.A变大,B不变D.A闭合,B张开B4. 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13-1-8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_________,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_____在物体间的转移.同种摩擦起电电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1 从闪电谈起.pptx 发电器模拟闪电.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