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金色的草地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所提升。在《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的字面意思,但对于文中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自然现象的探究还需引导。同时,学生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情感,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蒲公英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2. 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蒲公英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眷恋。
(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类似的自然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激趣
① 展示蒲公英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神奇的植物,看,这就是它的照片!(展示蒲公英的图片)你们认识它吗?
② 引出蒲公英话题
师:对,它就是蒲公英。你们知道吗,蒲公英不仅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性。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金色的草地》吧!
(2)谈话导入了解
① 询问学生对蒲公英的了解
师:在开始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对蒲公英有多少了解呢?有没有同学见过蒲公英?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吗?
② 分享经历与感受
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如看到蒲公英飘飞、吹蒲公英等)
师: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呢!大家都有自己与蒲公英的特别回忆。今天,我们就来跟随课文的作者,一起去感受那片金色的草地吧!
(3)过渡语及情感铺垫
① 过渡语引导
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准备好和我们一起踏上这次奇妙的蒲公英之旅。
② 情感铺垫
师: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了解蒲公英的奇妙之处,还要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所以,大家要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哦!
(二)初读课文
(1)指导朗读
① 示范朗读,引领发音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先为大家朗读一遍课文,请大家认真听,注意老师读课文时的语音、语调。(老师开始朗读《金色的草地》)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看看能否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语调。
② 学生自读,交流感受
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读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读这篇课文时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草地好漂亮,好像一块金色的地毯。
师:很好,你感受到了草地的美丽。其他同学呢?
(2)生字新词学习
① 圈画生字新词
师:课文中有一些我们还不认识的生字新词,现在请大家用笔画出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生:(学生圈画生字新词)
② 交流识字方法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生字新词。大家看看“蒲”这个字,怎么记住它?
生:我觉得“蒲”这个字可以想象成“草字头”下面一个“浦”,就像草长在水边一样。
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这种方法确实容易记住。那“耍”这个字呢?
生:我觉得“耍”就是两个人在玩,所以里面是个“而”字。
师:很棒,你的解释很生动,大家都能记住了。
③ 巩固生字新词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读一个生字新词,大家快速说出它在课文中的位置。准备好了吗?
生:(学生们积极参与游戏,巩固生字新词)
(三)生字生词及句子分析
(1)生字生词解析与互动问答
① 生字认读识记
“蒲”字,读音pú,它是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名称。我们可以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个字,看看谁读得最准确。那么,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什么样的呢?
② 生词理解运用
“绒毛”,指蒲公英表面细小而柔软的毛发,我们可以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蒲公英的模样,用手触摸它的绒毛,感受它的柔软轻盈。
“合拢”,表示花瓣等物体的紧密闭合状态。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纸花,让孩子们试着将它们合拢起来,体验花瓣合拢的动作。
(2)句子解析与情感体验
① 草地颜色变化的句子赏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这句话描述了作者早起的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引发了作者的好奇心。我们可以问孩子们:“你们觉得为什么草地会变色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答案吧!”
② 花瓣开合与草地颜色变化的句子理解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蒲公英花瓣开合与草地颜色变化的美丽景象。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想象这一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并讨论蒲公英给草地带来的变化。
③ 情感表达的句子感受
课文最后一段中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眷恋。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他们对蒲公英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作者会如此喜爱它。同时,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喜爱的植物或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提问与探究
(1)深入探究草地颜色变化之谜
① 教师提问:“同学们,课文中提到草地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②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寻找关键信息:“花瓣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③ 教师进一步解释:“同学们真棒!你们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正是它的花瓣能张开和合上,才让我们的草地像变色龙一样变换颜色。”
④ 设计目的: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找出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① 教师提问:“蒲公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乐趣?为什么作者会这么喜欢它呢?”
② 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作者和弟弟吹蒲公英的绒毛玩,蒲公英给他们带来了快乐。”
③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阐述:“是的,蒲公英的有趣变化和与作者的亲密互动,让作者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让你感到快乐的事物呢?”
④ 设计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分享感受,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课文逐段讲解
(1)第一、二段讲解
① 第一段
首先,让我们一同进入《金色的草地》的第一段,看看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吗?想象一下,一片广袤的草地,长满了随风摇曳的蒲公英,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毯子。那么,这片草地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住在乡下呢?
生:可能是乡下空气好,风景美,有自然的味道。
师:非常棒!乡下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而窗前的这片草地,更是给作者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② 第二段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段,看看作者和弟弟在草地上都玩了哪些游戏。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曾经和小伙伴一起玩过类似的游戏呢?这种简单的游戏,却充满了童年的乐趣。蒲公英的绒毛轻飘飘的,吹在脸上痒痒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预设师生对话:
师:大家有没有觉得这样的游戏很亲切?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样的游戏简单又有趣,不需要很多道具,就能玩得很开心。
师:没错!这种简单的游戏,往往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乐趣。
(2)第三、四段讲解
① 第三段
第三段中,作者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大家还记得作者是怎么发现的吗?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个发现让作者很好奇,于是他开始仔细观察,最终找到了答案。原来,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张开和合拢的。当花瓣张开时,草地就是金色的;当花瓣合拢时,草地就变成了绿色。
预设师生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发现有趣吗?
生:很有趣!原来草地颜色的变化还有这样的原因。
师:是的,大自然的奥秘总是那么神奇和有趣。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的惊喜。
② 第四段
最后,我们来看看第四段,作者表达了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眷恋。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同学们,你们能体会到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吗?为什么蒲公英会成为他们最喜爱的花呢?
预设师生对话:
师:作者为什么觉得蒲公英很可爱呢?
生: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和合拢,给草地带来了变化,也让作者的生活更加有趣。
师:说得非常好!蒲公英的有趣变化确实给作者带来了很多快乐。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保护我们的环境。
(六)总结提升
(1)回顾蒲公英的奇妙特性
① 首先,我们共同回顾一下蒲公英的特点。在《金色的草地》中,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呢?是的,它的花瓣可以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张开和合上,展现出金色的魅力,这是不是很神奇?
② 学生们,你们还记得课文中描述蒲公英的语句吗?“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些生动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蒲公英的美丽,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魔力。
(2)分享对蒲公英和自然的感悟
① 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一下你们对蒲公英和自然的看法和感受。有没有同学曾经在户外见过蒲公英?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 同学们,自然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它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快乐和启发。而蒲公英,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不仅美丽,还蕴含着生命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和保护它们,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③ 最后,我想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任务:请大家回家后,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寻找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它的形态和变化,并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分享你们的发现和感受。这样,我们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六、拓展延伸
在学完《金色的草地》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拓展活动。首先,可以安排一次课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教室,亲自观察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变化过程,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蒲公英的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其次,我们可以组织一次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的作文比赛,鼓励学生们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悟。通过这些拓展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七、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写一篇关于蒲公英的小短文,可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蒲公英的特点,或者分享自己与蒲公英之间的故事和感受。这样的作业既能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