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张PPT)微专题一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考查思路1.考查某种环境污染的具体治理措施:可以从不排放、少排放、回收利用、净化等方面去思考。2.考查某种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作用:要注意辩证地思考治理措施的作用,一方面治理污染,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污染范围扩大或者造成新的污染等。具体措施如下:C【微训练】近地面的臭氧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浓度偏高会危害人体健康。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选择在晴朗微风的气象条件下,探究街区的臭氧浓度日变化特征。下图为他们绘制的“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的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信息表达正确的是( )A.①为臭氧浓度变化曲线B.②为汽车尾气排放量变化曲线C.白天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呈负相关D.夜晚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呈正相关解析 ①曲线的高值出现在城市居民出行的早高峰和晚高峰,符合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变化规律,A错误;臭氧的形成需要阳光的照射,而②曲线的浓度总体白天高于晚上,应当为臭氧浓度的变化曲线,B错误;由图可知,白天的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整体呈负相关,C正确;夜晚臭氧浓度并没有随着氮氧化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加,D错误。B2.为检测街区的最大排放情况,该学习小组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甲图所示街道和丁图所示街道的两边均有高层建筑,且间隔较小,遮光作用明显,臭氧浓度偏低,A、D错误;乙所示街区位于十字路口,车流量最大,且高层建筑相隔距离较远,遮光作用相对不明显,臭氧浓度高,B正确;丙所在街区北侧有较大的绿地,近地面温度相对较低,不利于臭氧的形成,臭氧浓度偏低,C错误。D(2021·湖北卷)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5题。3.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 )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B.东高西低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D.北高南低解析 据图可知,北高南低的整体格局表现最显著,D项正确;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A项错误;图中无法显示变化情况,C项错误;没有显著的东高西低的表现,B项错误。B4.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能源消费结构 ②国内生产总值 ③能源利用技术 ④地区人口总量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高强度主要分布在北方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①正确;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低,因此碳排放强度高,③正确;与国内生产总值、地区人口总量关系不大,②④错误。A5.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高,因此应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碳排放量,①正确;西部地区由于煤炭等资源开采和加工,环境污染大,应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减少碳排放量,②正确;北方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比重,北方重工业发达,应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③正确;南方地区阴雨天气多,降水量大,应大力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④错误。微专题一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考查思路1.考查某种环境污染的具体治理措施:可以从不排放、少排放、回收利用、净化等方面去思考。2.考查某种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作用:要注意辩证地思考治理措施的作用,一方面治理污染,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污染范围扩大或者造成新的污染等。具体措施如下:【微训练】近地面的臭氧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浓度偏高会危害人体健康。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选择在晴朗微风的气象条件下,探究街区的臭氧浓度日变化特征。下图为他们绘制的“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的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信息表达正确的是( )A.①为臭氧浓度变化曲线B.②为汽车尾气排放量变化曲线C.白天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呈负相关D.夜晚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呈正相关答案 C解析 ①曲线的高值出现在城市居民出行的早高峰和晚高峰,符合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变化规律,A错误;臭氧的形成需要阳光的照射,而②曲线的浓度总体白天高于晚上,应当为臭氧浓度的变化曲线,B错误;由图可知,白天的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整体呈负相关,C正确;夜晚臭氧浓度并没有随着氮氧化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加,D错误。2.为检测街区的最大排放情况,该学习小组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 B解析 甲图所示街道和丁图所示街道的两边均有高层建筑,且间隔较小,遮光作用明显,臭氧浓度偏低,A、D错误;乙所示街区位于十字路口,车流量最大,且高层建筑相隔距离较远,遮光作用相对不明显,臭氧浓度高,B正确;丙所在街区北侧有较大的绿地,近地面温度相对较低,不利于臭氧的形成,臭氧浓度偏低,C错误。(2021·湖北卷)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5题。3.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 )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B.东高西低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D.北高南低答案 D解析 据图可知,北高南低的整体格局表现最显著,D项正确;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A项错误;图中无法显示变化情况,C项错误;没有显著的东高西低的表现,B项错误。4.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能源消费结构 ②国内生产总值 ③能源利用技术 ④地区人口总量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高强度主要分布在北方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①正确;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低,因此碳排放强度高,③正确;与国内生产总值、地区人口总量关系不大,②④错误。5.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高,因此应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碳排放量,①正确;西部地区由于煤炭等资源开采和加工,环境污染大,应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减少碳排放量,②正确;北方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比重,北方重工业发达,应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③正确;南方地区阴雨天气多,降水量大,应大力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微专题一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考查思路.docx 第三章微专题一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考查思路.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