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时间 位移学案【预习新知】(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停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例一】下列说法中指的是时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时刻的有________________。A.第5秒内 B.第6秒初 C.前2秒内 D.3秒末 E.最后一秒内 F.第三个2秒 G.第五个1秒的时间中点。课堂训练: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初时,指的是时刻。C.物体在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时间。D.物体在第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的时间。(二)位置和位移路程和位移如图所示,从北京到上海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到达,这些路线所表示的路程相同吗,位移相同吗?提示:路程不同,位移相同。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路程和位移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位 移 路 程区 别 物理意义 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描述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矢标性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有大小,无方向相关因素 由质点的初、末位置决定,与质点运动路径无关 既与质点的初、末位置有关,也与质点运动路径有关联 系 (1)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的物理量 (2)都是过程量 (3)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有几个同学从天津到北京去游玩,分别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沿不同的路径从同一地点出发到同一地点集合。(1)他们虽然所通过的路径不相同,但有没有相同的方面?提示:位置的变化相同,都由天津同一位置出发,最终都到北京同一位置,准确地说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2)位移和路程分别与什么有关?提示:路程与路径有关,位移与初、末位置有关。【典例】某同学晨跑时,从A出发,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C为一半圆。当其到达C点时,其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π取3.14)( )A.500 m 500 m B.500 m 0C.500 m 314 m D.614 m 500 m【解析】选D。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大小为线段AC的长度,即为500 m,路程为线段AB和弧BC的长度之和,为614 m,所以D正确,A、B、C错误。 确定物体位移和路程的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2)找出该过程中物体的初位置和末位置,则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就是位移。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3)建立位置坐标系,画出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示意图,轨迹的长度就是路程。1.(教材二次开发·【思考与讨论】改编)某质点向东运动12 m,又向西运动20 m,又向北运动6 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2 m,10 m B.38 m,10 mC.14 m,6 m D.38 m,6 m【解析】选B。质点运动的路程为(12+20+6) m=38 m,由图可知,在东西方向最后是向西8 m,又向北运动6 m,最后位移大小为10 m,B对。2.如图所示,物体沿边长为a的正方形由A如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到D,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3a向上,3a B.a向下,3aC.a向上,3a D.a向下,3a向下【解析】选C。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从A到D,路程s=3a,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位移的大小等于A、D间的距离,即位移为a,方向向上。所以选C。 【加固训练】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 m, m B. m, mC. m, m D. m,1 m【解析】选C。小球通过的路程为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s=2=2 m= m;位移为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x=== m= m。选项C正确。(三)直线运动的位移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以电梯底端出发点为坐标原点,沿电梯向上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如何表示电梯内乘客的位移?提示:用乘客位置坐标的变化表示位移。1.物体的初、末位置:分别用坐标x1、x2表示。2.物体的位移:Δx=x2-x1。直线运动中的位置和位移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巴士成为第一辆驶上港珠澳大桥的大巴,它在某一段时间内沿直线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上,如何表示它的位置及位移?提示:沿运动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巴士的位置,坐标的变化与巴士通过的位移对应。【典例】(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正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B.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Δx1+Δx2【解析】选A、D。位移的正负号表示其方向,大小是指其绝对值,则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故A正确,B错误;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通过距离的长短来确定,故C错误;物体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所以Δx=Δx1+Δx2=-9 m+5 m=-4 m,选项D正确。1.(2021·银川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再向北行驶3 km。则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tan 37°=0.75)(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5 km处【解析】选D。该题只要求出小船在整个过程的位移,就可以确定小船的准确位置。小船所在位置距离出发点 km=5 km,设小船所在位置与O点的连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0.75,所以θ=37°。所以,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5 km处,故D正确。2.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时刻位置坐标如表所示,若物体从第2 s初到第3 s末发生的位移的大小为x1,在第4 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x2,则对这两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t s末 0 1 2 3 4x/m 0 4 8 -1 -2A.x1>x2,方向相同 B.x1C.x1x2,方向相反【解析】选A。由位移等于位置坐标变化可知,从第2秒初(第1秒末)到第3秒末发生位移为:-1 m-4 m=-5 m,第4 s内位移为-2 m-(-1 m)=-1 m。两个位移的大小分别为5 m和1 m,则x1>x2,负号表示方向,两个位移均为负方向,所以选A。【加固训练】1.体育课上李明在周长为400 m的环形跑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该点,则李明的( )A.位移大小是0,路程是400 mB.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400 mC.位移大小是400 m,路程是0D.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0【解析】选A。李明在周长为400 m的环形跑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该点,初末位置重合,所以位移为0,路程等于周长,即s=400 m,故A正确,B、C、D错误。2.小球从2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这一过程中( )A.位移大小是3 m B.位移大小是1 mC.位移大小是2 m D.路程是2 m【解析】选B。小球从2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 m高处被接住,初末位置的距离为1 m,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所以位移的大小为1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s=3 m,没有方向,故B正确,A、C、D错误。【拓展例题】考查内容:多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计算【典例】一支队伍长为150 m,沿平直公路匀速前进。模拟演习中,通讯员从队尾跑步前进300 m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队尾。当通讯员返回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解析】通讯员前进300 m赶到队首,然后返回队尾,这段时间内队伍前进了200 m,即通讯员返回过程向后跑了100 m。通讯员经历了先前进,再返回的两个过程。位移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运动轨迹的总长度。故通讯员的位移为200 m,方向向前,而通过的路程是300 m+100 m=400 m。答案:200 m,向前 400 m在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6 m远放置一个空瓶子,运动员进行折返跑训练,从中间某一瓶子处出发,跑向最近的空瓶子将其扳倒后返回再扳倒出发点处的第一个瓶子,之后再折返扳倒前面的最近的瓶子,依次下去。探究:(1)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子时,他跑过的路程多大?(2)位移是多大?【解析】(1)设从O处出发,其运动情景如图所示,由路程是轨迹的长度得:L=(6+6+12+18+24+30) m=96 m。(2)由位移概念得:x=12 m答案:(1)96 m (2)12 m(四)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象1、位置-时间图象:是以纵轴表示位置,以横轴表示时刻,所作出的图象。它表示物体在每一时刻的位置或每一时间间隔的位移。2位移-时间图象:如果将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位置坐标原点O,位置-时间图象就成为位移-时间图象(注意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思维拓展:下列图中的图线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动?(五)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位移和时间的测量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结构示意图工作电压 交流电源 交流电源打点周期阻力来源 纸带与限位孔、复写纸的摩擦,纸带与振针的摩擦 纸带与限位孔、墨粉纸盘的摩擦,比前者小功能 功能相同,都是用来记录时间和位移【巩固训练】1.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约582秒后,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10月16日6时56分,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组合体,3名工作人员将在空间站停留工作183天,则( )A.0时23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约582秒指的是时刻C.6时56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D.约183天指的是时间间隔2.如图所示为某医院体检中心的身高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340m/s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已知测量仪没有站人时,顶部距离台面3.0m,当一学生站在台面规定位置后,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0.01s,则该学生的身高最接近( )A.110cm B.130cm C.150cm D.170cm3.在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女子100米决赛中国选手葛曼棋以11秒23的成绩夺得冠军,男子400米决赛沙特选手马斯拉赫以45秒55的成绩卫冕成功.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45.55s指的是时刻B.运动员参加400m比赛的位移大小是400mC.运动员跑步过程中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D.运动员跑步过程中所受地面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产生的4.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20:00正式开始,主火炬于21时28分点燃,开幕式时长100分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3年9月23日20:00”指的是时间B.“21时28分”指的是时刻C.“开幕式时长100分钟”指的是时刻D.以上说法都不对5.第19届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201金111银71铜的优异成绩。亚运会的运动项目里面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女子单人10米跳台跳水金牌得主全红婵的跳水姿态,全红婵可看作质点B.巩立姣以19米58的成绩夺得女子铅球金牌,19米58指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C.谢震业在男子100米决赛中以9秒97获得金牌,这里的“9秒97”是指时间间隔D.双人赛艇运动员邹佳琪和邱秀萍获得亚运会首金,比赛时两位运动员认为彼此静止,因为选择的参考系是水面6.某同学绕操场一圈跑了,用时,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 )A.路程时间 B.路程时刻 C.位移时间 D.位移时刻7.港珠澳大桥是目前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总长度约55km,汽车通过该桥用时约45min,则“55km”,“45min”分别是指( )A.路程、时刻 B.路程、时间 C.位移、时刻 D.位移、时间8.如图所示为走时准确的钟表,钟表现在指示的时间是1点整,从现在开始,时针和分针第2次完全重合在一起时,钟表指示的时间最接近( )A.2点05分 B.2点08分 C.2点09分 D.2点11分9.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时刻速度降为零。在下列小车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10.学校田径场某跑道周长为400m,小明同学沿着该跑道跑了两圈。在这个过程中( )A.小明运动的位移大小为800m B.小明运动的位移大小为400mC.小明运动的路程为800m D.小明运动的路程为400m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时间间隔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时刻对应时间轴上某一个具体点。0时23分指的是时刻,A错误;约582秒指的是时间间隔,B错误;6时56分指的是时刻,C错误;约183天指的是时间间隔,D正确。2.答案:B解析:超声波经历的路程为,因为超声波是一来一去,故单向路程为,所以人高,B正确.3.答案:D解析:45.55s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A错误;100m和400m均指路程,由于跑道是弯曲的,内圈运动员完成400m时位移为零,选项B错误;运动员跑步时脚与地面相对静止,为静摩擦力,选项C错误;由于地面形变要回复原状对接触的脚施加力的作用,选项D正确.4.答案:B解析:A.“2023年9月23日20:00”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B.“21时28分”指的是时刻,故B正确;C.“开幕式时长100分钟”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D.以上说法中B选项正确,故D错误。故选B。5.答案:C解析:A.研究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的姿态,全红婵不可看作质点,故A错误;B.巩立姣以19米58的成绩夺得女子铅球金牌,“19米58”是比赛中铅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不是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故B错误;C.谢震业在男子100米决赛中以9秒97获得金牌,“9秒97”是指时间间隔,故C正确;D.双人赛艇运动员邹佳琪和邱秀萍认为彼此静止,是以运动员自己为参考系,以水面为参考系两人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绕操场一圈跑了400m,是实际轨迹长度,是路程;用时60s是指时间间隔,是时间。故选A。7.答案:B解析:“55km”是跨海大桥的长度,是路程,不是位移,“45min”是汽车通过该桥的时间,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8.答案:D解析:当二者第二次完全重合时,分针比时针多走了,可得,,代入得,故选D。9.答案:D解析: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因此速度变大,即图像斜率变大,做匀减速运动,则图像的斜率变小,在时刻停止运动,图像的斜率变为零。故选D。10.答案:C解析:小明沿着周长为400m的跑道跑了两圈后,回到起始位置,则他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在同一位置,位移为0,路程为小明运动的实际轨迹长度,为800m,故C正确,A、B、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