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科路小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科路小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五年级语文期中评价
一、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12分)
1. 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阅读名著,让我走进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认识了一个个优秀的人物《三国演义》中,shén jī miào suàn( )的诸葛亮,让dù jì( )他的周瑜心服口服;《水浒传》中,wǔ yì( )高强的好汉们,经常挺起xiōng táng( ),为兄弟们摇旗nà hǎn( )……
二、(15分)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2.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供品(gòng) 澄澈(dèng) 恐吓(hè) 拟写(nǐ)
B 擒拿(qín) 华侨(qiáo) 匪徒(fěi) 镌刻(juān)
C. 徘徊(huí) 金钗(chāi) 妒忌(jì) 停泊(bò)
3. 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店家拿了筷子、熟菜,又慢慢筛了一碗酒放在武松面前。(筛酒:斟酒。)
B. 他是一名郎中,看好了许多疑难杂症。(郎中:医生。)
C.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D. 众猴听说,拱伏无违。(拱伏无违:表示人人服从,赞同。)
4. 下面古今说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榜文——告示 客官——顾客 B. 纸鸢——风筝 货郎——商贩
C. 郎中——医生 伙计——服务员 D. 客舍——卧室 驿站——马棚
5.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学习向来都是马马虎虎,所以每次考试他都能考出好成绩。
B. 他的诗和他祖父的画结合在一起,二者相映成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颇负盛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D. 顶天立地的青松,虽然饱受风欺雪压,却绝不低头折节。
6. 下列句子中表达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 虽然妈妈炸的鸡翅远没有外面卖的香脆,但味道却是那么令人难忘。
C.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D. 尽管电影院里各种服务非常周到,可我还是觉得在家乡戏台前看戏更有意思。
三、(14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 读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任选下面的一个字,照样子写一写。
例句:亮——太阳光芒四射,亮的使人睁不开眼睛,亮的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冷 辣 快 热 静
______________
2.(9分)按要求写句子。
8.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仿写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9.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照样子,把下列情景写具体)
久别重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汉字这么重要,我们写好汉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4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1. 积累填空。
(1)孙悟空是古典名著《____________》的主要人物。书中与孙悟空有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王熙凤”是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2)宋代诗人雷震写的《村晚》中,描写牧童悠闲自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词能叙事,李白说:“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词能绘景,王维说:“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我想到了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本第二单元的导语“观三国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含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五、(15分)语文实践。
12. 语文实践。
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创造未来。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呢?请列举三个事例并有条理地表达。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面对祖国飞速发展的科技,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4分)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从军行
[唐]王昌龄
(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
( )春风不度玉门关。
13. 把古诗补充完整。
14. 这两首诗中都出现了地名“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有“山、孤城、云”等景物、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
15. 读这两首诗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所表达感情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阅读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昧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来,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6. 文中记叙了哪两件事情?请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③段中加点词“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用曲线在原文中画出来。
18. 品味词句的表达效果。
(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第⑨段里加点词语“花招”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第⑦段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改成“饺子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1)第②段,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年级语文期中评价
一、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12分)
1. 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阅读名著,让我走进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认识了一个个优秀的人物《三国演义》中,shén jī miào suàn( )的诸葛亮,让dù jì( )他的周瑜心服口服;《水浒传》中,wǔ yì( )高强的好汉们,经常挺起xiōng táng( ),为兄弟们摇旗nà hǎn( )……
【答案】 ①. 神机妙算 ②. 妒忌 ③. 武艺 ④. 胸膛 ⑤. 呐喊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妙”“妒”“胸”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15分)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2.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供品(gòng) 澄澈(dèng) 恐吓(hè) 拟写(nǐ)
B. 擒拿(qín) 华侨(qiáo) 匪徒(fěi) 镌刻(juān)
C. 徘徊(huí) 金钗(chāi) 妒忌(jì) 停泊(bò)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生字读音。
A.澄澈(dèng)——chéng;
C.徘徊(huí)——huái,停泊(bò)——bó;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店家拿了筷子、熟菜,又慢慢筛了一碗酒放在武松面前。(筛酒:斟酒。)
B. 他是一名郎中,看好了许多疑难杂症。(郎中:医生。)
C.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D. 众猴听说,拱伏无违。(拱伏无违:表示人人服从,赞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C选项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所以青春的意思是明媚的春光。
4. 下面古今说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榜文——告示 客官——顾客 B. 纸鸢——风筝 货郎——商贩
C. 郎中——医生 伙计——服务员 D. 客舍——卧室 驿站——马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D.客舍——旅馆;驿站——酒店。
故选D。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学习向来都是马马虎虎,所以每次考试他都能考出好成绩。
B. 他的诗和他祖父的画结合在一起,二者相映成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颇负盛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D. 顶天立地的青松,虽然饱受风欺雪压,却绝不低头折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注意结合词义辨析。
A.马马虎虎: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做事不认真。
这里“学习马虎”和“每次考试他都能考出好成绩”矛盾,使用错误。
故选A。
6. 下列句子中表达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B. 虽然妈妈炸的鸡翅远没有外面卖的香脆,但味道却是那么令人难忘。
C.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D. 尽管电影院里各种服务非常周到,可我还是觉得在家乡戏台前看戏更有意思。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A.句子把现在住的地方的桂花和家乡的桂花对比,突出对家乡桂花的喜爱。
B.句子把妈妈炸的鸡翅和外面卖的鸡翅对比,突出妈妈炸的鸡翅令人难忘。
C.句子表达每个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D.句子把电影院的体验和家乡戏台前看戏的有趣对比,突出对家乡戏台的爱。
故选C。
三、(14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 读例句,想象句中描写情景,再任选下面的一个字,照样子写一写。
例句:亮——太阳光芒四射,亮的使人睁不开眼睛,亮的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冷 辣 快 热 静
______________
【答案】热——夏天是真热,热的小狗吐舌头,热的母鸡耷拉着翅膀,小朋友们不愿穿衣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阅读例句,可知句子写的是“亮”的情景,“亮”得怎么样,句子围绕“亮”这个中心,详细描述了具体的表现。从五个给出的情景中任选一个,仿照例句的形式,围绕中心意思,写一个具体的通顺的句子,合情合理即可。注意句式要与例句基本保持一致。
示例:静——小树林里真静啊,静得似乎皎洁的月光爬上树梢时都放轻了脚步,静得晚归的鸟儿扑扇翅膀的声音也一清二楚,虫儿们都噤了声,不忍破坏这月夜的幽静。
2.(9分)按要求写句子。
8.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仿写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里西瓜再甜,也比不上爷爷在菜地里种的西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本题考查对比的作用,对比就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例子中用“这里的桂花”和“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做对比,体现了对家乡院子里桂花的喜爱。
如:城市的绿化再好,街道再繁华,也比不上家乡的绿水青山、农家小院。
9.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照样子,把下列情景写具体)
久别重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阿正与小帆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中相遇了,好几年没见面的他们,一见面就伸出胳膊,紧紧拥抱在一起,眼睛里闪着泪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写的是毛主席“怀念岸英”的情景,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仿照例句可写出“久别重逢”的情景。
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如:
30年没见啦,今天这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同学重新相遇,有多少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就这么紧紧地握着手,沉默着。
10. 汉字这么重要,我们写好汉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汉字这么重要,我们不能不写好汉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
要在句中加上“不能不”“不要不”“不是不”“不会不”“不得不” “非……不可”等双重否定词。
本题可在“写好”前面加上“不得不、不能不”等双重否定词。
如:汉字这么重要,我们不得不写好汉字。
四、(14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1. 积累填空。
(1)孙悟空是古典名著《____________》的主要人物。书中与孙悟空有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王熙凤”是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2)宋代诗人雷震写的《村晚》中,描写牧童悠闲自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词能叙事,李白说:“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词能绘景,王维说:“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我想到了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本第二单元的导语“观三国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暗含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答案】 ①. 西游记 ②. 大闹天宫 ③. 真假美猴王 ④. 三打白骨精 ⑤. 《红楼梦》 ⑥. 牧童归去横牛背 ⑦. 短笛无腔信口吹 ⑧. 烟花三月下扬州 ⑨. 时鸣春涧中 ⑩. 三万里河东入海 . 万千仞岳上摩天 . 识梁山好汉 . 叹取经艰难 . 惜红楼梦断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著的掌握以及诗词名句的默写。
(1)孙悟空是古典名著《西游记》的主要人物。与孙悟空有关的故事有很多,其中包括他带领猴群进入水帘洞而被尊为“美猴王”的故事,还有他因为学艺而漂洋过海拜师于须菩提祖师,并学会大品天仙诀、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法术的经历。此外,他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计收猪八戒、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降服黑熊怪等故事也是《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
“王熙凤”则是另一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侄女,在贾府中人称凤姐或琏二奶奶。她以美丽容貌和娇艳气度著称,同时在贾府掌握实权,展现出惊人的管理组织能力和治家手段。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这句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牧童放牧归家时,坐在牛背上横吹短笛的情景。
(3)书写时注意“烟”“扬”“州”的正确写法。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出自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4)“观三国烽烟”指的是《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描述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其中充满了战争与烽烟,体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
“识梁山好汉”则对应的是《水浒传》。这部作品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展现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
“叹取经艰难”指的是《西游记》。这部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充满了奇幻与冒险。
“惜红楼梦断”则对应的是《红楼梦》。这部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大荒山青埂峰下顽石幻化的通灵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五、(15分)语文实践。
12. 语文实践。
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创造未来。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呢?请列举三个事例并有条理地表达。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面对祖国飞速发展的科技,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科技改变了教育,以前老师只能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现在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进行线上教学并获取大量的课外知识和信息;(2)科技改变了交流方式,以前只有用书信给远方的亲人交流信息、抒发情感,现在的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给我们提供了便利,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每时每刻都能传达来自大洋彼岸亲人的消息;(3)科技改变了出行,以前只能靠马车、木制的船出行,现在有汽车、火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给我们节省了出行的时间。
祖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为21世纪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生活实际来谈,答案不唯一,只要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如:①智能手机使得人们相互之间高度连接。手机可让我们浏览电子邮件、新闻、股票变动等等,只要有信号,里面的地图也能确保我们不会迷路。②在线支付:一个安全、快捷、方便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和网上资金结算工具。在线支付不仅帮助企业实现了销售款项的快速归集,缩短收款周期,同时也为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提供了网上消费支付结算方式,使客户真正做到足不出户,网上购物。③无人机:利用无人机寻找等待救援的远足者和滑雪者,拍摄房屋等物业的航空图像。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面对祖国飞速发展的科技,我想说:我会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4分)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从军行
[唐]王昌龄
(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
( )春风不度玉门关。
13. 把古诗补充完整。
14. 这两首诗中都出现了地名“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有“山、孤城、云”等景物、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
15. 读这两首诗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所表达感情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青海长云暗雪山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14. ①. 玉门关 ②. 边塞生活环境的艰苦
15. 《从军行》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写将士们誓死打败敌人的决心,歌颂了他们崇高的爱国情怀。《凉州词》中画横线的句子写春风吹不到玉门关,表达了戍边者久久不得还乡的哀怨乡情。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暗”“雪”“破”“楼”“终”“孤”“仞”“羌”“怨”“杨”“柳”的正确写法。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从《从军行》的句子“孤城遥望玉门关”和《凉州词》的“春风不度玉门关”可知这两首诗都出现了地名“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展现了边疆的苍茫和战士的孤独坚守。王之涣的《凉州词》则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绘出边疆的辽阔与孤寂。在这两首诗中,“山”象征边疆的雄伟与险峻,“孤城”表现战士们的孤独与坚韧,“云”增添了诗歌的飘渺与梦幻。通过这些景物,我们深刻感受到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与对家乡的思念,体会到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孤寂。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的表达的情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诗,虽然都是描写边塞景象,但表达的感情却截然不同。前一句描绘了战士们在黄沙中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英勇形象,表达了他们保家卫国、不破敌楼兰誓不还的坚定决心,充满了激昂的战斗豪情。而后一句则以羌笛的幽怨之声为引子,表达了边塞生活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春风不度玉门关”则进一步强调了边关的偏远与荒凉,春风都无法吹到这里,更何况是家乡的温暖与亲人的关怀。整句诗透露出一种哀怨、思乡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边塞战士生活的同情与感慨。两句诗一刚一柔,一豪放一婉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边塞生活的多元面貌和诗人的复杂情感。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阅读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昧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来,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6. 文中记叙了哪两件事情?请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③段中加点词“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用曲线在原文中画出来。
18. 品味词句的表达效果。
(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第⑨段里加点词语“花招”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第⑦段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改成“饺子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1)第②段,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第一件事:小时候妈妈借捏花边让“我”和弟弟吃肉馅饺子;第二件事:长大后“我”用类似的方法让妈妈吃糖馅饺子。
17. 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18. ①. 此处的“花招”不含贬义,是指“我”瞒着母亲,在糖饺上做了记号的巧妙方法。 ②. 不好,原句中的“如一尾尾小银鱼”使用了比喻,既写出了锅中饺子的形态,又表现了场面的欢快,显得生动、形象、有趣。
19. ①. 两个小调皮,还不知道我故意包花边饺子让你们吃得这样开心,只要你们开心,比什么都好。 ②. 我用您当年的办法让您吃到了糖馅饺子,您能一直开心快乐下去,是做儿子最大的心愿。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记叙“我”小时候吃母亲包的饺子和 母亲过生日时吃“我”包的饺子两个故事,表现了母子间浓浓的爱意,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与祝福。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①~③),写小时候母亲为我和弟弟包饺子,让我难忘;第二部分(④~⑨),写长大后母亲在过生日时吃我包的饺子,无比的开心。
【17题详解】
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前文可知“它”指的是埋藏在记忆深处的记忆,也就是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
【18题详解】
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1)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语境义。“花招”本义指的是欺骗人的手段。根据上下文可见,此处的“花招”贬词褒用,是指“我”瞒着母亲,在糖饺上做了记号。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先将修改前后的句子进行比较,抓住二者的不同点进行分析.答题时首先明确观点:不好。因为原句中的“如一尾尾小银鱼”使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锅中饺子的形态,又表现了场面的欢快,表达了作者快乐的心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作品内容进行推断与想象。解答此题关键是要联系前后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的神态描写,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1)本文通过记叙“我”小时候吃母亲包的饺子和母亲过生日时吃“我”包的饺子两个故事,表现了母子间浓浓的爱意,母亲看到“我们”吃得开心,心里应该是非常满足和开心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即可。比如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这样想:孩子们真是容易满足,希望他们的生活像这饺子一样甜。
(2)结合文章可知通过写长大后母亲在过生日时吃我包的饺子,无比的开心,从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与祝福的角度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