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经典例题与过关练习(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经典例题与过关练习(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经典例题与过关练习-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经典例题一 .小军的体重是53.5千克,他比他的标准体重重8.5千克;小帅帅的体重是48.7千克,他比他的标准体重轻6.3千克。他们的标准体重各是多少? 【答案】小军45千克;;小帅55千克 【分析】由题意可知:小军的标准体重=53.5-8.5,小帅的体重=48.7+6.3,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3.5-8.5=45(千克) 48.7+6.3=55(千克) 答:小军的标准体重是45千克,小帅的标准体重是55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加减法,明确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经典例题二 .赵大伯把一根长4米的竹竿垂直插入自家的鱼塘中,竹竿入泥部分长0.6米,露出水面部分长1.02米,鱼塘水深多少米? 【答案】2.38米 【分析】用竹竿长减去竹竿入泥部分长0.6米,再减去露出水面部分长1.02米,求出鱼塘水深多少米。 【详解】4-0.6-1.02=2.38(米) 答:鱼塘水深2.38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减法的应用,能根据题意正确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经典例题三 .小高在计算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一个加数的十分位上的6看成了9,另一个加数百分位上的9看成了6,那么错误的答案和正确的答案之间相差多少? 【答案】0.27 【分析】把一个加数的十分位上的6看成了9,那么所得的和比正确结果多了0.9-0.6=0.3;另一个加数的百分位上的9看成了6,所得的和比正确结果少了0.09-0.06=0.03;用0.3-0.03就是算出来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的。 【详解】0.9-0.6=0.3 0.09-0.06=0.03 0.3-0.03=0.27 答:那么错误的答案和正确的答案之间相差0.27。 【点睛】本题关键是分析好把数看大,就比原来的结果多,把数看小,就比原来的结果少,再注意数位,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过关练习
1.妈妈通过网络商城给小宇购买了一些水果,她一共需要支付多少元?
杨梅 28.5元
桃子 15.35元
配送费 3.5元
2.瑞安某超市玩具区开业大优惠,每满100元减10元。

(1)小佳买了一架和一辆,应付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1)张波带了50元钱,《太空之谜》和《趣味数学》各买了一本,找回多少钱?

(2)李逸买了《海洋之谜》和《折纸游戏》各10本,他共花了多少钱?
4.王阿姨在超市买了一个西兰花和一盘鸡蛋,她使用手机钱包付款,手机钱包中原有50.26元,支付完这两件商品后,还剩多少钱?
5.有一根8米长的竹竿插入水池,竹竿插入泥土的部分长0.38米,露出水面部分长2.55米,水池中水深多少米?

6.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分析与解答∶
方法一:根据“付的钱-1本《数学家的故事》的价钱-1本《神奇的大自然》的价钱=应找回的钱”。
列式计算∶
方法二:根据“付的钱-两本书的总价=应找回的钱。”
列式计算∶
7.笑笑想买一个书包和一盒彩色笔,但他只带了100元。
(1)他应该怎么买?
(2)还剩多少钱?
8.四、五年级的学生采集树种,五年级采集了24.9千克,四年级比五年级少采了3.8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9.用一辆载重6吨的货车运输如下表各种建筑材料,要使运输的次数最少,该怎样运?请你设计一个方案。
品种 水泥 沙子 石子 砖头 钢材
重量 2500千克 4吨 6吨 9吨 2500千克
10.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每条绳子各用去0.25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
11.张爷爷靠墙用篱笆围了一个长方形的菜地(如图),长3.6米,宽2.4米,至少需要多少米长的篱笆?
12.爸爸骑自行车,经过一段下坡路时,以每秒3.5米的速度开始下坡,以后每秒行驶的路程都比前一秒多4.5米,经过5秒后,爸爸到达坡底。这段下坡路有多少米?
参考答案:
1.47.35元
【分析】将两种水果的价钱相加,再加上配送费,即可求出她一共需要支付多少元。
【详解】28.5+15.35+3.5
=43.85+3.5
=47.35(元)
答:她一共需要支付47.35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连加法的计算方法,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1)181元;
(2)一辆比1辆便宜多少元?26.62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1)计算一架和一辆的总钱数,用加法计算,依此计算并解答。
(2)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解答,符合题意即可。例如:一辆比1辆便宜多少元?计算时用1辆的价钱减一辆的价钱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1)122.5+58.5=181(元)。
答:小佳买了一架和一辆,应付181元。
(2)一辆比1辆便宜多少元?
58.5-31.88=26.62(元)
答:一辆比1辆便宜26.62元。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1)30.03元
(2)160元
【分析】(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50元减去一本《太空之谜》一本和《趣味数学》的单价,即可解题。
(2)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将《海洋之谜》和《折纸游戏》的单价相加,再乘10,即可解题。
【详解】由分析可知:
(1)50-9.99-9.98
=40.01-9.98
=30.03(元)
答:找回30.03元。
(2)(8.48+7.52)×10
=16×10
=160(元)
答:他共花了16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减法的意义以及单价×数量=总价,需熟练掌握。
4.16.26元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用付出的钱数减去一个西兰花的钱数,再减去一盘鸡蛋的钱数,即可计算出支付完这两件商品后,还剩多少钱。
【详解】50.26-7.2-26.8
=43.06-26.8
=16.26(元)
答:还剩16.26元。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小数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5.07米
【分析】竹竿总长8米,减去插入泥土的部分,再减去露出水面的部分,剩下的部分便是在水池中的部分,也就是水池中水的深度。据此解答。
【详解】8-0.38-2.55
=7.62-2.55
=5.07(米)
答:水池中水深5.07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位小数的减法,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6.5.25元;列式见详解
【分析】方法一:1本《数学家的故事》的价钱是6.45元,1本《神奇的大自然》的价钱是8.3元,依此列式并依次计算即可。
方法二:付的钱-(1本《数学家的故事》的价钱+1本《神奇的大自然》的价钱)=应找回的钱,依此代入数字计算即可。
【详解】方法一:20-6.45-8.3
=13.55-8.3
=5.25(元)
方法二:20-(6.45+8.3)
=20-14.75
=5.25(元)
答:小林付给售货员20元钱,应找回5.25元。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根据题目中对应的关系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应熟练掌握小数减法的性质,以及小数的连减计算。
7.(1)买B书包和A彩笔
(2)2元
【分析】(1)可以买A书包和A彩笔,或者买A书包和B彩笔,或者买B书包和A彩笔,或者买B书包和B彩笔。分别求出各个购买方案花费的钱数,选择花费钱数小于100元的方案即可;
(2)用100元减去花费的钱数,求出还剩下的钱数。
【详解】(1)84.5+19.5=104(元)
84.5+24.5=109(元)
78.5+19.5=98(元)
78.5+24.5=103(元)
109>104>103>100>98
答:他应该买B书包和A彩笔。
(2)100-98=2(元)
答:还剩2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找出可能的购买方案,根据小数加法计算方法求出花费钱数,再进行解答。
8.46千克
【分析】五年级采集树种的质量-3.8千克=四年级采集树种的质量,四年级采集树种的质量+五年级采集树种的质量=两个年级一共采集树种的质量,由此解答。
【详解】24.9-3.8+24.9
=21.1+24.9
=46(千克)
答:两个年级一共采集树种46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解题时根据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式解答。
9.第一次拉石子,第二次拉水泥、钢材和1吨的沙子,第三次拉3吨沙子和3吨砖头,第四次拉6吨砖头。
【分析】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2500千克换算成吨,即2.5千克。要使运输的次数最少,则每次应尽量满载运输。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石子的重量是6吨,正好装满一车,则第一次拉石子。
(2)2500千克=2.5吨,2.5+2.5+1=6(吨),则第二次拉水泥、钢材和1吨的沙子。
(3)此时剩下3吨沙子和9吨砖头,3+9=12(吨),12÷6=2(次),则剩下的3吨沙子和9吨砖头正好能装满两车。所以第三次拉3吨沙子和3吨砖头。
(4)第四次拉6吨砖头。
答:需要货车运四次:第一次拉石子,第二次拉水泥、钢材和1吨的沙子,第三次拉3吨沙子和3吨砖头,第四次拉6吨砖头。
【点睛】明确每次满载运输时,运输次数最少,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2.12米
【分析】接好后绳子的长度=两条绳子长度之和-接口处用去的长度,将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27+1.35-0.25×2
=2.62-0.5
=2.12(米)
答:接好后的绳子有2.12米长。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小数运算解决问题,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11.8.4米
【分析】通过观图可知,要是需要的篱笆最少,则需要一条长靠墙,这样所用篱笆长度就是两个宽和一个长的和,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2.4+2.4+3.6
=4.8+3.6
=8.4(米)
答:至少需要8.4米长的篱笆。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
(1)常规题求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找出长和宽,代入公式即可求得;
(2)周长概念和公式要理解牢记。
12.62.5米
【分析】“以后每秒行驶的路程都比前一秒多4.5米”,则第5秒是在第一秒的3.5米的基础上增加4个4.5米,求出把第5秒行驶的路程,这段下坡路有多少米就是求第5秒行驶的路程,3.5+4.5+4.5+4.5+4.5=21.5(米)。
【详解】
时间 每秒钟路程 总路程
第一秒钟 3.5米 3.5米
第二秒钟 3.5+4.5=8米 3.5+8=11.5米
第三秒钟 3.5+4.5+4.5=12.5米 3.5+8+12.5=24米
第四秒钟 3.5+4.5+4.5+4.5=17米 3.5+8+12.5+17=41米
第五秒钟 3.5+4.5+4.5+4.5+4.5=21.5米 3.5+8+12.5+17+21.5=62.5米
由上表可知,爸爸5秒钟共骑行了62.5米,也就是这段下坡路长62.5米。
答:这段下坡路长62.5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小数加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每一秒爸爸骑行的路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