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
【预习新知】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______________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任务 目标
推翻帝国主义和__________的统治 求得___________和人民解放
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实现国家________和人民________
3.复兴之路
(1)探索复兴之路:
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____________和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__。
(2)选择复兴之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拓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1)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具有比其任间国家都要坚固的封建基础,中国的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
(2)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帝国主义列强不愿意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而强起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自身的局限性,资产阶级政党组织涣散,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中国资产阶级想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未能成功。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_________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_____________的结合过程中,_____________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_____________。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______________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_______________,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 ____________.新民主主义 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_____________。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_____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___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终结了_____________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__________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以______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____________,成功实现了______________,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训练】
1.坐落在陶然亭公园内的慈悲庵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现辟为博物馆,内设五个展室,展出近百幅历史图片,再现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慈悲庵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观众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重回那个“觉醒年代”,那时( )
①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是不断壮大的工人阶级队伍
④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最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材料表明( )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鸦片战争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辛亥革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透过这首《沁园春·国庆》,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实现中国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必要准备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出新"是希望,当年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出新"。这样的"出新"带来了十月革命,也带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带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新"是( )
①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革命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④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
①就参与主体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人民作为参与主体,此为最大不同
②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③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从石库门到红船,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说明( )
①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党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1950年,毛泽东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几个政策问题》一文中指出,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是有斗争的,但必须团结它,要采用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以达到团结它共同发展国民经济之目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已经具备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③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进行了探索
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特点适合被直接改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到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在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成为唯一正确选择。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工人阶级最先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其他社会各阶级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认清近代中国国情的关键
B.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
D.近代中国国情是认清近代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①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③正确,坐落在陶然亭公园内的慈悲庵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现辟为博物馆,内设五个展室,展出近百幅历史图片,再现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慈悲庵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观众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重回那个“觉醒年代”,那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是不断壮大的工人阶级队伍;
④错误,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故选:C。
2.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所以选①。②说法错误,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最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所以选④。
3.答案:A
解析:①:透过“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地流芳”,可以感受到,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正确。②:“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正确切题。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③错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错误。故本题选A。
4.答案:C
解析: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打下坚实基础,体现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一思想,②③符合题意。①: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①错误。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观点正确但材料未涉及,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5.答案:C
解析:就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①说法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③正确。就革命前途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6.答案:D
解析: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③说法正确。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是最大的不同,①说法错误。④: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7.答案:B
解析:①④正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②错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错误,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故选:B。
8.答案:B
解析: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材料中显示的时间是1950年,①符合题意。
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③符合题意。
②: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②排除。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因此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但不能表明其适合被直接改造,④说法不科学。
故本题选B。
9.答案:B
解析:①:在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成为唯一正确选择,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①说法正确。
②: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说明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没有取得成功,②说法错误。
③: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③说法错误。
④: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失败了,因为它们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必然、人民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但不是认清近代中国国情的关键,A错误。
B: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B说法不准确。
C:材料不涉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C与题意不符。
D:“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这说明近代中国国情是认清近代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