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阿基米德原理【学习目标】1.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并能进行实验探究。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学习重点】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学习难点】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课本阿基米德原理的灵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阿基米德的灵感问题1:通过教材图10.2–1的操作,试试看,当饮料罐浸入水中更深、排开的水更多时,浮力是否更大?探究点二:浮力的大小问题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A.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G。B.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重G1。C.如图,将物体浸入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石块排开的水从溢水口流到小桶中,当物体完全浸没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D.如图,测出小桶和排开水的重力G2,则G排=_________。E.利用公式F浮=_____________,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物重G/N 空桶重 G1/N 物体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读数 F/N 空桶和排开水重 G2/N 物体受到 水的浮力 F浮/N 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G排/NF.比较所得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就是_____________。问题3:推导理解公式F浮=G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与物体密度、物体体积无关、形状无关、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关于v排:(1)完全浸没:_______________(2)未完全浸没:___________4、自主完成例题。针对训练:一、单选题1.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质量肯定不小于50gB.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体积一定大于50cm3C.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体积一定大于50cm3D.小球质量肯定等于50g2.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铁块甲、乙、丙浸在同一液体里,丙的底部紧贴容器底,则( )A.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B.乙受到的浮力最大C.丙受到的浮力最大D.甲、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丙不受浮力3.电子秤有“清零”功能,例如,在电子秤上放200g砝码,显示为200g,按清零键后,显示变为零;随后再放上100g砝码,显示为100g。利用电子秤测玉镯的密度,步骤如下:a: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水,放在电子秤上,按清零键,显示数变为零;b:手提细线拴住玉镯,浸没在水中(不与杯底和壁接触),记下此时秤示数为m1;c:把玉镯接触杯底,手放开细线,记下此时秤示数为m2。下列关于玉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质量为m1②质量为m2③密度为④密度为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④4.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实心铜球和铁球在空气中的示数为8.55N和6.24N(,),当将铜球和铁球部分浸在水中时,测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53N和3.22N,则两球( )A.质量相等 B.体积相等 C.所受浮力相等 D.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5.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溢水杯,装满不同密度的液体。现将小球A分别放入两溢水杯中,小球静止时的情景和溢出的液体如图所示,从甲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重力为G甲 =0.9N,从乙杯中溢出的液体所受重力为G乙=0.8N,小球在甲杯中所受的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所受的浮力为F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A在乙杯中排开的液体体积较大,所以有F乙>F甲B.A的重力为0.9N,它在乙杯中受到浮力为0.8NC.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D.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6.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如图乙所示,用细线将长方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改变0.9N。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又改变了4.5N。铝块的密度2.7g/cm3,不计容器厚度,整个过程中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为0.9NB.铝块的体积是100cm3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5ND.液体的密度是0.9g/cm3二、填空题7.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4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 N。8.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 N,则小球此时受到的浮力为 N。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后,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 N。9.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所浸在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王丽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于是做了如下实验:她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接近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1)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的重力是 N;(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3)圆柱体的体积是 m3。 10.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圆柱体的密度是 kg/,若容器底面积为0.01,当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 Pa(水不溢出)(g取10N/kg)参考答案:1.A【详解】试题分析:V排=V溢=.小球放入水中后,有三种情况:(1)漂浮 因为F浮=G排=G球 所以m排=m球=50g V>50cm3(2)悬浮 因为F浮=G排=G球 所以m排=m球=50g V=50cm3(3)下沉 因为F浮=G排m排=50g V=50cm3由上分析可知 m球≥50g 故A正确为答案.由(3),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小球体积等于50cm3,B错误不符合题意.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体积大于等于50cm3,C错误.小球质量大于等于50g,D错误.考点:浮力2.D【详解】由图可知,甲、乙铁块浸在液体里,底部没有与容器底接触,所以,铁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即受到浮力作用;因为甲、乙铁块体积相等,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浸在同一液体里,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甲、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丙的底部紧贴容器底,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0.所以丙不受浮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C【详解】由题意得,m1为玉镯排开水的质量,m2为玉镯的质量。玉镯浸没在水中,玉镯的体积为玉镯的密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C【详解】A.铜球的质量为铁球的质量为所以铜球的质量大于铁球的质量,故A错误;B.铜球的体积为铁球的体积为所以铜球的体积大于铁球的体积,故B错误;C.铜球受到的浮力为铁球受到的浮力为故C正确;D.铜球和铁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可表示为铜球和铁球所受的浮力相等,水的密度一定,根据公式可得铜球和铁球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同, 因为铜球和铁球体积不同,因此铜球和铁球漏出水面的体积不同,故D错误。故选C。5.B【详解】AB.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G甲>G乙,因此F甲> F乙,又因为甲中A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为0.9N,乙中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为0.8N,故A错误,B正确;C.由图像可知甲中A漂浮,,乙中A沉底,,因此,由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大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故C错误;D.甲杯对桌面的压力为乙杯对桌面的压力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同时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由可知因此可得故D错误。故选B。6.D【详解】A.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导致液面上升,对桌面的压力变大,铝块此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增加量,则铝块此时受到的浮力为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此时的2倍,则浮力为故A错误;BC.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加,则放入铝块后对桌面压力的增加量为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增加是由于放入铝块,因此铝块的重力为由得,铝块的质量为由得,铝块的体积为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铝块的重力与浮力之差,则为故BC错误;D.因为物体完全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1.8N,则根据可求,液体的密度为故D正确。故选D。7. 20 上浮 14【详解】[1]用手将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已知物体排开的水重为20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也为20N。[2]放手后,物体受到的浮力20N要大于物体的自重14N,因此物体要上浮。[3]待物体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14N。8. 3 5N【详解】[1]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GF示=5N2N=3N[2]由F浮=水gV排可得,此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3m3由题意可知小球的体积为V小球=23m3=6m3小球的质量m===0.5kg小球的密度为===0.83kg/m3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小球在水中稳定时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此时所受到的浮力为=G=5N9. 12 8 8×10-4【详解】(1)[1]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静止在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的重力G=F示=l2N(2)[2]从h=7cm开始,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已经浸没在水中,根据称重法可知,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F示'=l2N-4N=8N(3)[3]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得因为物体是全部浸没,所以V物=V排=8×10-4m310. 1.5×103 800【分析】从图中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即为圆柱体的重力,由图象读出圆柱体的重力,根据G=mg求出圆柱体的质量;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最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根据图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最小示数,根据F浮=G-F′求出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gV排求出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即为圆柱体的体积,利用密度的公式求出圆柱体的密度;当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后,根据V=Sh求出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利用p=ρgh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详解】当h=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等于圆柱体的重力,由图象可知,圆柱体的重力G=F拉=12N,由G=mg可得,圆柱体的质量,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最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由图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示数F′=4N,则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2N-4N=8N,因圆柱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由F浮=ρgV排可得圆柱体的体积:,则圆柱体密度:,当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后,容器内水面上升的高度:,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p=ρ水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