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学案
【预习新知】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1)印度独立
①概况: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②结果: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2)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2.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崩溃
(1)埃及: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2)阿尔及利亚: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3)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也为国家独立而斗争。
(4)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3.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1)古巴: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
(1)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2.非洲经济的曲折发展
(1)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3)经过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3.拉丁美洲民族工业的发展
(1)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2)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3)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面临的发展问题多种多样
(1)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2)拉丁美洲:各国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3)非洲: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3.殖民主义侵略的遗留问题: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4.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
【巩固训练】
1.下表是1960~2001年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情况图。据此可知( )
A.国际贸易冲击着民族国家的主权 B.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贸易优势明显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有了明显提高 D.冷战结束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下图是国际油价变化对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这表明沙特阿拉伯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摆脱对国际市场依赖 B.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C.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 D.主导国际能源市场
3.下表是战后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形势表,表中可以反映出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兴起的国家 印度、菲律宾、韩国等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国家 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
海湾石油富国 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①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②各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各国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④各国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的宣传。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们纷纷以新的眼光加入本民族争取独立的浪潮中。可见,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法西斯集团覆灭 B.启蒙运动的兴起 C.进步思想的传播 D.战争规模的扩大
5.二战后,最独特的政治风景莫过于英法等殖民大国争先恐后地从各殖民地撤退,甚至“有时欧洲国家比殖民地民族主义领袖更急于尽早给予殖民地独立”。这“最独特的政治风景”( )
A.源于殖民地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 B.得益于雅尔塔体系和平民主独立原则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直接影响 D.与殖民者国力衰落和国威下降相适应
6.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持续发展
C.非洲全面实现了现代化 D.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7.对下表理解正确的是( )
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1999年)比较表
地区国家 世界20强公司占有数量(个) 进出口贸易世界份额(%)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
出口 进口
美国 7 12.7 18.8 美元占66
欧盟 6 39.1 37.6 欧元占12.5
日本 7 7.5 5.5 日元占5
A.国际经济旧秩序无较大改变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性质改变
C.欧盟经济实力全面超越美国 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8.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关于重建战后世界的“十四点原则”中明确提出了殖民地民族自决的原则;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提出了一些尊重民族自决权的原则;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公开支持殖民地人民走向自治或独立,向英法等欧洲殖民国家施加强大压力,要求他们采取开明的殖民地政策,以减少国际社会尤其是苏联等反殖民主义国家的谴责,据此可知美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政策( )
A.是为了适应其争霸和冷战的需要 B.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C.造成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的衰落 D.出于对第三世界国家利益的考虑
9.在1973年联合国大会第28届全体会议上,乔冠华发言道:“拉美国家带头兴起的坚持二百海里海洋权的斗争,日益得到广大中小国家的支持……沿海国家有权建立最大限度为二百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或国家管辖区。就是内陆国家,也应该有权分享海底资源和渔业。”这反映出( )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B.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迟缓
C.国际社会重视维护国家民族权益 D.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兴起
10.2015年,制造业占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23%以上降至17%—18%,墨西哥的“去工业化”现象明显。然而,通过进口零部件和组装再出口的“客户工业”却有较大发展。这表明墨西哥( )
A.保障经济安全的紧迫性 B.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C.错失了经济集团化机遇 D.工业升级成效明显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题干图片信息显示,1980年后,制造业的出口百分百快速上升,说明工业发展迅速,故C正确;A题干不能体现,排除;B项题干不能体现,排除;1980年,冷战还未结束,故排除D。故选:C。
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曲线图可知,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与国际油价的变化基本一致,说明石油是沙特阿拉伯经济的主要支柱,据此可以推知其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依赖石油这一资源,这反映出沙特阿拉伯发展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故选B项;沙特阿拉伯要摆脱对国际市场依赖,其最根本的措施在于改变国内单一的经济结构,排除A项;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不是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排除C项;稳定国际原油价格需要世界上所有主要产油国共同协商,并不是一个国家就能决定的,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亚洲20世纪后半期开始兴起的国家步伐并不一致,石油富国的出现,反映了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①正确;海湾石油富国发展的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②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各国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③正确;题干并未体现产业更新换代,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D项。
4.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的进步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一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二战是反法西斯战争,故A项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的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战争规模的信息,故D项不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殖民地政治觉醒,提出民族独立要求,但不代表拥有比英法等殖民大国更高的政治军事实力,故A项错误;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新格局,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不是材料中“欧洲国家比殖民地民族主义领袖更急于尽早给予殖民地独立”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时间为二战后,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和主战场,英法等国接连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国力下降,推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故D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题干“到20世纪60年代床,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表明,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D项正确;题干未体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A项排除;题干未体现非洲经济发展状况,排除B项;题干显示非洲许多国家刚刚独立,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7.答案:A
解析:表格信息表明,美国、欧盟和日本垄断着世界企业前20强,三者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60%左右,外汇储备达到80%以上。由此可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拥有最大的投票权,一直延续至今,B项说法错误,排除;欧盟的外汇储备仍远远低于美国,C项排除;D项与题干无直接联系,排除。
8.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一战以来美国多次主张“殖民地民族自决”“尊重民族自决权”“支持殖民地人民走向自治或独立”,由于美国在20世纪以来越来越特殊的世界地位,所以美国的主张会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故选B项。争霸和冷战仅是二战之后美国的政策,排除A项;是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的衰落而不是美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所采取的政策,排除C项;关于殖民地问题的政策也属于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的外交政策肯定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而不是出于对第三世界国家利益的考虑,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乔冠华的发言反映了拉美国家发起的“二百海里海洋权”斗争得到了广大中小国家的支持,这说明国际社会重视维护国家民族的权益,C项正确;题干只是中国代表在1973年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不能体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A项排除;题干没有涉及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迟缓的信息,B项排除;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排除。
10.答案:A
解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根据材料信息“通过进口零部件和组装再出口的'客户工业'却有较大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全球化趋势下,墨西哥的工业生产依赖外部进口零部件,缺乏自主研发生产的能力,这反映出其保障经济安全的紧迫性,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第三产业,排除B项;此时墨西哥已经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排除C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