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安排学生采访或做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变化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手表 自行车 收音机 缝纫机同学们,图片中的这四样物品分别是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俗称“三转一响”。现在这四样物品已经是非常普及,甚至有的已经被淘汰了。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能够拥有这“四大件”,是每个家庭的梦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四大件”所代表的物品逐渐发生变化。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发生这些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新课讲授】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背景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变化。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7—98,从衣、食、住、用等方面归纳概括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人民日常生活的变化,完成表格。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衣 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衣着变得丰富多彩,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食 人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住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用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3.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4.教师展示材料: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 343.4 133.61990年 1 510.2 686.32000年 6 255.7 2 282.42017年 36 396.2 13 432.42021年 47 411.9 18 930.95.教师提问:下表反映了什么信息?结合所学,说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提示:信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成就:①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②商品供应充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明显增强。④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⑤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7—P101,概括我国交通、通信不断发展的表现,完成表格。交通 铁路 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全国铁路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 全国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民航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轨道交通 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通信 电信 形成全国电信网络,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互联网 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2.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3.合作探究: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提示:(1)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水平不断提高。 ——根本原因(2)人们的思想解放,生活观念不断更新进步。(3)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关注民生。——主观原因(4)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5)科学技术的推动。【课堂小结】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质量提高了,交通、通信体系更加完善。而这些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它是老一辈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伟大梦想的实现,也是我们继续阔步前进的起点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文化强国梦,经济富民梦,也是民族复兴梦,中国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