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题06 凸透镜成像规律 -2024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专题特训(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题)专题06 凸透镜成像规律 -2024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专题特训(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怎样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问题
解答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的题目时,要注意分清像的大小和倒正都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要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时,首先要明确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根据成像情况列出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焦距的变化范围,最后再作进一步分析。
【特别提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出成像情况:若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f2f;若u秘籍8:怎样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调节问题
解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物距和像距。
(2)根据题意明确是使像变大还是变小,是实像还是虚像
(3)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进行调节,注意物距和像距要同时调节,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特别提示】照相机、投影仪的调节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原则;放大镜的调节遵循“物远像远像变大”的原则。
二、怎样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识别及矫正问题
判断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时要看光路,光会聚在视网膜前的是近视眼,光会聚在视网膜后的是远视眼。近视眼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远视眼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可简记为“近前远后,近凹远凸”。
【特别提示】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三、怎样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分问题
解题时要注意成实像和虚像的几种情况:小孔成像、照相机投影仪成实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放大镜均成虚像。它们的成像原理不同,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是光的反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光的折射。
【特别提示】①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实像都是倒立的;②虚像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虚像都是正立的。
1.下列光学作图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与镜面成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等于
B.图乙中,一束光射向玻璃砖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的光路
C.图丙中,一束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
D.图丁中,一束光通过凹透镜的光路
【答案】
【解答】解:、光与镜面成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由反射定律可得,其反射角也是,故错误;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正确);但是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选项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错误;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故正确;
、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选项图中,过凹透镜焦点的光线不属于特殊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应该变得发散,不是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故错误。
故选:。
2.根据如图,判断虚线框内放的透镜是  
A.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B.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答案】
【解答】解:由图甲可知,发光点发出的两束光通过甲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故甲图应为凸透镜;发光点发出的两束光通过乙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变得发散了,故乙图应为凹透镜。
故选:。
3.如图所示,为透镜的主光轴,为一条从左边射向透镜后折射的光线,由此可以判定  
A.若是凸透镜,点一定是的焦点
B.若点是的焦点,则一定不是凸透镜
C.若点是的焦点,的入射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D.若的入射光线是从无穷远处主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则一定不是凹透镜
【答案】
【解答】解:
、若是凸透镜,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点为凸透镜的焦点,若入射光线没有平行主光轴,则折射光线不会通过焦点,即不是焦点,故错。
、若点是的焦点(可以是实焦点,也可以是虚焦点),可能为凸透镜,也可能为凹透镜。
当为凸透镜时,的入射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当为凹透镜时,的入射线一定不平行于主光轴;故都错;
、若的入射光线是从无穷远处主光轴上一点发出的,若是凹透镜,将变得发散,不会折射到,所以一定不是凹透镜,故正确。
故选:。
4.如图,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一个发光点,是发光点发出一条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可能是  
A. B. C. D.
【解答】解:
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一个发光点,由图知,发光点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其像点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位置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图可知,光线符合题意。
故选:。
5.如图所示的是小明通过凸透镜看花朵成放大的像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朵的放大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B.花朵正好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
C.花朵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小于凸透镜的焦距
D.若凸透镜远离花朵,则花朵的像会一直变小
【答案】
【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物距应该小于一倍焦距,即花朵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故错误、正确;
、若凸透镜远离花朵,此时成的是虚像,物距变大,像变大,故错误。
故选:。
6.人们将传统的汽车后视镜换成电子摄像头,将车辆周围的路况成像在车内的显示屏上,如图所示,司机通过显示屏即可了解车辆周围的情况。关于这项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A.摄像头利用光的反射成像
B.显示屏可以面向任意方向安装
C.物体通过摄像头成缩小的虚像
D.后车超车时司机通过显示屏看到后车的像逐渐变大
【答案】
【解答】解: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成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后车超车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司机通过显示屏看到后车的像逐渐变大,故错误、正确;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因而显示屏不可以面向任意方向安装,否则看不到显示内容,故错误。
故选:。
7.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天舟四号位于摄像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C.天舟四号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大
【答案】
【解答】解:、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错误;
、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地球到核心舱上摄像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故错误;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成的像更大,故错误。
故选:。
8.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在凸透镜附近再放一个凸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将蜡烛移到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答案】
【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物距,根据,,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因此光屏上不能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故错误;
、在凸透镜附近再放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故错误;
、将蜡烛移到刻度处,此时物距,根据,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因此移动光屏不能得到清晰等大的像,故错误;
、将蜡烛移到刻度处,此时物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正确。
故选:。
9.如图所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为凸透镜光心,位于“”刻度处,刻度尺与主光轴重合。来自蜡烛的光束、均平行于主光轴,光束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过主光轴上“”刻度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B.烛焰经透镜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C.光束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交主光轴上“”刻度之间
D.仅改用焦距为的凸透镜继续实验,蜡烛的像将左移
【答案】
【解答】解:、平行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故由图可知,焦距为,故错误;
、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一致,故错误;
、光束与主光轴平行,折射后应该过焦点,故应该过刻度线处,故错误;
、改用焦距为的凸透镜继续实验,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强,使成像靠近凸透镜,即蜡烛的像会左移,故正确。
故选:。
10.周末小明在成都“绿脉”——天府绿道上骑行,沿途景色优美,湖水清澈,倒影如镜,美轮美奂,小明用手机拍摄了许多照片,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发出的光穿越大气层时是沿直线传播的
B.看到的水中“游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手机的相机镜头靠近景物时可以成更大的像
D.手机照片的颜色由红、绿、黄三种色光组成
【答案】
【解答】解:、太阳光从太空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会发生折射,故错误;
、从岸上看见水中的“游鱼”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错误;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手机的相机镜头靠近景物时可以成更大的像,故正确;
、手机照片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故错误。
故选:。
11.驿站出库扫描仪是一种物流设备。如图所示,货物出库时,扫描仪的镜头对货物条码进行扫描,使像成到传感器上,经过数据传输完成出库登记。货物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  
A.倒立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缩小的虚像
【答案】
【解答】解:扫描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货物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货物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正确,错误。
故选:。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B.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烛焰的成像特点相同
C.图乙中的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答案】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一点,这点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故错误;
、图乙中,物距,像距,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了投影仪,与照相机不同,故错误;
、图乙中的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正确;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使成像靠前,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故措误;
故选:。
13.某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物距、像距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像
B.当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D.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答案】
【解答】解:因为当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下图,在图像中找出的点,
由图像可知,则,所以,
、当时,,即,不成像,故错误;
、当时,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错误;
、当时,即,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错误;
、当时,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正确。
故选:。
14.如图甲是小明用相机拍下的“平行显示系统”照片,平行显示系统可以将一些行车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驾驶员只需目视前方,就能看清行车信息(如图乙),提升了行车安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司机看到的像是实像
B.显现在玻璃上的数字是蓝色的,原因是玻璃吸收了蓝光
C.小明还想给挡风玻璃上数据拍特写照片,应该将照相机镜头往前伸
D.司机通过眼睛看到前方车辆,是因为前方车辆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
【解答】解:、“平行显示系统”,它是应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它应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错误;
、看到蓝色数据是因为玻璃反射了蓝光,故错误;
、物距减小,像变大,像距变大,所以使用照相机拍近处物体的特写镜头时,应该将照相机的镜头往前伸,故正确;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正常视力情况下影像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错误。
故选:。
15.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
B.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C.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不能改变其焦距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答案】
【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错误;
、由图可知,,且成实像,说明,,即,故错误;
、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相当于增大凸透镜的凸度,凸透镜凸度越大,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焦距越短,故错误;
、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正确。
故选:。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的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
B.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像
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
D.将蜡烛放置在刻度处,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
【解答】解:、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剩余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故错误;
、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凸透镜焦距变小,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会将光线提前会聚成像,此时像成在光屏的左侧,故错误;
、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错误;
、将蜡烛放置在刻度处,此时物距,根据,,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正确。
故选:。
17.光刻技术是利用缩图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图通过光源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若图示中掩膜上的电路图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缩图透镜相当于凹透镜
B.掩膜上的电路图在硅片上成虚像
C.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硅片上的像变大,需将掩膜向上移动
【答案】
【解答】解:、由图可知,缩图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故错误;
、由图和题意可知,该缩图透镜为凸透镜,且要制造出含有众多元件的集成电路,所以可知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结合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可知,掩膜位于缩图透镜二倍焦距之外,硅片到缩图透镜的距离(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错误、正确;
、要想硅片上所刻电路变大,即像要变大,则应减小物距,需将掩膜向下移动,故错误。
故选:。
18.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蜡烛放在图中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②当蜡烛放在图中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③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区域
④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答】解:①当蜡烛放在图中区域,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屏应放在图中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故①正确;
②当蜡烛放在图中区域,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应放在图中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故②正确;
③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物距应大于一倍焦距;而蜡烛放在图中区域,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③错误;
④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故④正确。
故选:。
19.凤凰湖城市湿地公园景区,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是青白江的城市名片。樱花节期间,游人如织,如图为小雨拍摄的景区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太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B.小雨看到“赏樱阁”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C.小雨拿出手机拍摄美景,此时在手机中形成的是实像
D.在岸上看到水中游来游去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像
【答案】
【解答】解:、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了反射现象,鲜花只能反射与它相同颜色的光,故错误;
、看到“赏樱阁”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错误;
、手机拍摄美景,相当于照相机,此时在手机中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正确;
、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的眼睛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比鱼实际位置偏高(浅,故错误;
故选:。
20.如图所示是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所描绘的“乌篷船”,它小巧灵活地穿梭在水道阡陌纵横的水乡——绍兴。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岸上柳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阴影
B.小船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水面下看似折断的船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拍摄该照片时乌篷船位于镜头的2倍焦距以内
【答案】
【解答】解:、岸上柳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阴影,故正确;
、小船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错误;
、水面下看似折断的船桨是光从水中斜射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错误;
、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拍摄照片时相机镜头到乌篷船的距离应该大于镜头2倍焦距,故错误。
故选:。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怎样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问题
解答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的题目时,要注意分清像的大小和倒正都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要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时,首先要明确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根据成像情况列出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焦距的变化范围,最后再作进一步分析。
【特别提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出成像情况:若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f2f;若u秘籍8:怎样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调节问题
解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物距和像距。
(2)根据题意明确是使像变大还是变小,是实像还是虚像
(3)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进行调节,注意物距和像距要同时调节,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特别提示】照相机、投影仪的调节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原则;放大镜的调节遵循“物远像远像变大”的原则。
二、怎样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识别及矫正问题
判断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时要看光路,光会聚在视网膜前的是近视眼,光会聚在视网膜后的是远视眼。近视眼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远视眼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可简记为“近前远后,近凹远凸”。
【特别提示】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三、怎样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分问题
解题时要注意成实像和虚像的几种情况:小孔成像、照相机投影仪成实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放大镜均成虚像。它们的成像原理不同,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是光的反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光的折射。
【特别提示】①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实像都是倒立的;②虚像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虚像都是正立的。
1.下列光学作图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与镜面成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等于
B.图乙中,一束光射向玻璃砖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的光路
C.图丙中,一束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
D.图丁中,一束光通过凹透镜的光路
2.根据如图,判断虚线框内放的透镜是  
A.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B.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3.如图所示,为透镜的主光轴,为一条从左边射向透镜后折射的光线,由此可以判定  
A.若是凸透镜,点一定是的焦点
B.若点是的焦点,则一定不是凸透镜
C.若点是的焦点,的入射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D.若的入射光线是从无穷远处主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则一定不是凹透镜
4.如图,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一个发光点,是发光点发出一条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可能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的是小明通过凸透镜看花朵成放大的像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朵的放大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B.花朵正好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
C.花朵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小于凸透镜的焦距
D.若凸透镜远离花朵,则花朵的像会一直变小
6.人们将传统的汽车后视镜换成电子摄像头,将车辆周围的路况成像在车内的显示屏上,如图所示,司机通过显示屏即可了解车辆周围的情况。关于这项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A.摄像头利用光的反射成像
B.显示屏可以面向任意方向安装
C.物体通过摄像头成缩小的虚像
D.后车超车时司机通过显示屏看到后车的像逐渐变大
7.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天舟四号位于摄像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C.天舟四号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大
8.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在凸透镜附近再放一个凸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将蜡烛移到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9.如图所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为凸透镜光心,位于“”刻度处,刻度尺与主光轴重合。来自蜡烛的光束、均平行于主光轴,光束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过主光轴上“”刻度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B.烛焰经透镜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C.光束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交主光轴上“”刻度之间
D.仅改用焦距为的凸透镜继续实验,蜡烛的像将左移
10.周末小明在成都“绿脉”——天府绿道上骑行,沿途景色优美,湖水清澈,倒影如镜,美轮美奂,小明用手机拍摄了许多照片,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发出的光穿越大气层时是沿直线传播的
B.看到的水中“游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手机的相机镜头靠近景物时可以成更大的像
D.手机照片的颜色由红、绿、黄三种色光组成
11.驿站出库扫描仪是一种物流设备。如图所示,货物出库时,扫描仪的镜头对货物条码进行扫描,使像成到传感器上,经过数据传输完成出库登记。货物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  
A.倒立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缩小的虚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B.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烛焰的成像特点相同
C.图乙中的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13.某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物距、像距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像
B.当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D.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14.如图甲是小明用相机拍下的“平行显示系统”照片,平行显示系统可以将一些行车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驾驶员只需目视前方,就能看清行车信息(如图乙),提升了行车安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司机看到的像是实像
B.显现在玻璃上的数字是蓝色的,原因是玻璃吸收了蓝光
C.小明还想给挡风玻璃上数据拍特写照片,应该将照相机镜头往前伸
D.司机通过眼睛看到前方车辆,是因为前方车辆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15.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
B.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C.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不能改变其焦距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的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
B.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像
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
D.将蜡烛放置在刻度处,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17.光刻技术是利用缩图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图通过光源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若图示中掩膜上的电路图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缩图透镜相当于凹透镜
B.掩膜上的电路图在硅片上成虚像
C.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硅片上的像变大,需将掩膜向上移动
18.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蜡烛放在图中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②当蜡烛放在图中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③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区域
④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凤凰湖城市湿地公园景区,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是青白江的城市名片。樱花节期间,游人如织,如图为小雨拍摄的景区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太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B.小雨看到“赏樱阁”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C.小雨拿出手机拍摄美景,此时在手机中形成的是实像
D.在岸上看到水中游来游去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像
20.如图所示是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所描绘的“乌篷船”,它小巧灵活地穿梭在水道阡陌纵横的水乡——绍兴。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岸上柳树的影子是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阴影
B.小船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水面下看似折断的船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拍摄该照片时乌篷船位于镜头的2倍焦距以内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