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老山界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知识点汇总(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老山界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知识点汇总(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
2023-2024年部编版语文起年级下册说课稿及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老山界》说课稿和知识点汇总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老山界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七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老山界 》。这是一篇回忆录,本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习本单元要注重精读,涵泳品味。“浸泡”在作品氛围中,调动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情景,感受作者情怀。还要注意做批注,记录自己对文章的认识。本课很好地体现了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老山界》记叙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文中作者按照时间变化、地点转移写出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真实、生动地写出了红军翻山时遇到的困难及做法,体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品质。本文语言生动细腻,学生研读时应反复揣摩品味,体会其中蕴含的精神。本课体现的中考考点是对语言的赏析,一般分值为 3分,考查的形式为“描写方法”“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属于高频考点。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会了通过抓住关键语句概括主要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通过《黄河颂》的学习,又进一步学习了如何做批注。学生仔细阅读本文便能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梳理出来。学生在小学学习过有关长征的作品,平时或多或少的看过有关抗日战争或者长征的作品,对长征这个词,对红军精神并不陌生,但对红军长征过程中面对的艰难险阻比较陌生,对红军精神的本质内涵也并不清楚。学习本课应通过深入品读红军克服困难时的做法,让学生深入学习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传承长征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找出文中有关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以及关键事件的语句,画出路线图,概括出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2.通过对文中关键语句做批注,概括出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的困难,体会其不畏艰难、积极乐观的精神。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理解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理解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说说长征精神在当今社会的具体体现以及我们应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带着“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再次速读文本,为什么还要读文呢?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我感到:作文的水平是写出来的,文章的理解是读出来的。
(二)、学习新课。
第二个问题:“老山界是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其难具体表现在哪里?”启发学生理解文本,剖析文本。并引导学生概括出:行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第三个问题:“面对这样难以翻越的老山界,红军战士不但没有退缩,相反成功翻越,那么红军凭借什么精神翻越老山界的?”
学生能概括出凭借的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至此,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种精神。学生起码能概括出三点:星夜行军、露宿山腰、下山所见。
想借此落实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三点,突破教学难点中的第一点。
第四个问题是:让学生跳读课文,顺次找出文中写时间的词语,并对应说出红军所在的位置,让学生理解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行文线索的好处。借此完成教学目标2,落实教学重点中的1。
第五个问题是精读“半夜里,突然醒来”一段,指导学生勾画出重点词语及句子,揣摩其含义及作用,赏析此段,并为背诵,积累,仿写这段做准备。借此完成教学目标1和2,落实教学重点2。
第六个问题是研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学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的作用。明白“三十里”强调山高,是为下文写难以翻越埋下伏笔。结尾扣题,深化了主题,形成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再次让学生品悟到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长征中的巨大的作用。想借此完成教学目标1和2,落实教学重点2,突破教学难点1。
至此,六个问题探究完毕,其中第一个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第二、三个问题是针对探究主题而设,后面的三个问题是针对写作手法而设。
(三)、小结。
最后一个环节是在总结的基础上布置作业,让学生办一期介绍长征和理解长征意义的手抄报。用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3,真正突破教学难点。至于板书设计我就省略不谈了。
总之,以上是我有关《老山界》一课的教学设计。当然这只是一种预设,实际教学中能否真正实现自己的构想,或还能生成什么,我还不能真实的加以说明,这有待于我实际教学之后进行反思,再去修正,尤其是因为自己学识浅薄,能力有限,水平一般,一定存在很多不足,诚望各位专家,同行加以指导,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今后的语文教学。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老山界 》板书
知识的了解
理解
掌握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从目标导引下问题驱动课堂得以充分体现,问题从学生中来,贯穿整堂课,学生表现好,听讲认真,积极投入,课堂展示自信大方;教学活动设计板块式推进,目标可评可测,课堂完整性高,小助教在课堂中的使用体现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 老山界 》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一、课文结构:
第1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1段)。
第2部分: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3段)。
第3部分: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第34段)
二、句子分析:
1.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抢”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2.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鼓着勇气”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从而迎战某种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
军的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
3.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叹息,这里是指飞机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拟人的说法,既表现了敌人飞机对红军
战士的无奈,又表现了国民党士兵对打内战的极端不满。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一个坚强的意志”是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而争取胜
利的坚强意志。
“灌输”不是通常“输送”的意思,是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每个战士受到了坚强意志”的影响,从而也培养了坚强的意志。
三、问题归纳:
1.这一些对于火把的描写,传达给了读者怎样的信息和精神?
表现山的陡峭、险峻,突出红军登山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2.半夜露宿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
(比喻、排比)由远到近的顺序写景,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反复地运用比喻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景之美,也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3.怎样理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
(拟人) “叹息”指飞机发出的声音,既表现了敌人飞机对红军战士的无奈,又表现了国民党士兵对打内战的极度不满。
4.怎样理解24段“抢了一碗吃”?
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