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学案
【预习新知】
古代文明的扩展
1、古代 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 扩展。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 ,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 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 东岸;
3、 :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4、古代希腊:以 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 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 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 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5、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 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古代世界的帝国
(1)建立:公元 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 、埃及、小亚细亚和 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君主专制制度
①国王是整个政权的 和最高主宰。
②地方实行 ,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③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 系统。
2、亚历山大帝国
(1)建立:公元前 ,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军队的抵抗,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灭亡了波斯帝国,并进步 扩张,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统治: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 ,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 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3、孔雀帝国:公元前3世纪,孔雀帝国初步把整个南亚统一起来。 在孔雀帝国时期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 宗教。
4、罗马帝国
(1)兴起与发展
① 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蕞尔小邦。
②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 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 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系列国家,以及今天的法国和 ,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 迅速发展起来。
③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地中海不同地区 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 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
(2)衰落: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 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文明的交流
(1)农耕技术: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 ;向 传入希腊,并进一步传到西欧和北欧;向南传入 和非洲。
(2) 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 时代;(3)神话: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4)雕刻艺术: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 ,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5) :最初起源于西亚地区的 。它在东方演化为 ,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 ,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 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
(6)丝绸之路:公元前后,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 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相互之间缺乏 直接往来,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 和 交流。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 。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 建立直接联系。2世纪中前期,先后有三批来自罗马的商人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到达 。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巩固训练】
1.希罗多德等希腊史家的记述、托勒密王朝(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的王朝之一)碑铭文字均表明,古代波斯帝国通过残暴镇压行省,保持稳固统治。而现代对波斯波利斯(位于今伊朗境内)等城市考古发现,当时波斯帝国是以怀柔政策为主统治境内其他族群。由此说明( )
A.文字史料比实物史料更为可信 B.立场态度影响历史记载真实性
C.考古是辨识古代文明最终依据 D.相互矛盾的历史史料不可采用
2.下列与图所示帝国(阴影部分)相关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
A.其兴起与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相关
B.是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C.继承和发展了阿拉伯帝国的基本制度
D.保持了西亚与地中海近两百年的和平
3.大流士一世的统治在波斯帝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政治和行政改革为帝国的统一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有效控制帝国,大流士一世采用“大一统,小自治”政策,实行( )
A.君主专制 B.政教合一 C.行省制度 D.税收制度
4.公元前9世纪,希腊人根据腓尼基字母表增加了元音字母。希腊字母又由埃特鲁利亚人传给罗马人,形成拉丁字母。在腓尼基字母表上还分化出阿拉马字母,由此产生了阿拉伯字母。这表明( )
A.欧亚文明交流的历史悠久 B.腓尼基字母是文字的起源
C.字母文字有利于学习使用 D.腓尼基文化水平世界领先
5.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高一某学生制作的某帝国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帝国是( )
●帝国建立于公元前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广泛推广希腊文化
A.拜占庭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波斯帝国
6.公元前5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主要城市之间修筑大量“御道”,并定期派巡查员检查维护,便利军队和官方人员通行。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设置驿站,信使通过驿站依次传递文件,最快可在12天内横跨2500公里的距离。帝国“御道”和驿站的修建( )
A.旨在对抗亚历山大入侵 B.扩大波斯帝国统治疆域
C.完善了官僚体系的建设 D.推动不同地域文明连接
7.有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大帝认为自己的才能足以统治这庞大的帝国。在他远征期间,帝国的事务都源源不断地自后方传来,一切皆由他本人处理,而帮他处理政务的亲信却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这说明帝国( )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有效防止了君主亲信专权
C.统治中心逐渐东移 D.缺乏良好的权力运行机制
8.如图是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它的外观颇与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已有的角杯相似,但牛头与羚羊角的拼接、兽首与杯身的圆融,却同古希腊的“来通”遥相呼应。下列关于该文物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见证了唐朝与古希腊的交往 B. 玉器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主要载体
C. 古代东西方文明间存在交流 D. 阿拉伯成为东西文明交流的桥梁
9.公元200年左右,西亚及临近的非洲东北部地区出现了驼鞍,改变了骆驼很难管理和驾驭的状况,使得用骆驼驮运物品成为了可能。这一改善在当时( )
A.减轻了地理障碍对交流的阻滞 B.助推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C.拉高了亚洲商品在西方的价格 D.加快了贵金属流往欧洲的速度
10.罗马共和国早期,元老院名义上是咨询机构,但实际权力逐渐扩大,军事领导权、外交权、财政权和宗教监督权后来都掌握在其手中,实际上成为罗马国家最高的行政和监督机构。当时罗马公民大会仅在形式上通过法案,赋予选出的高级官员最高统治权。这说明当时罗马( )
A.公民大会职能名存实亡 B.专制独裁统治已经确立
C.贵族寡头政治色彩浓厚 D.深受希腊政治文化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古希腊、托勒密王朝都有与古代波斯关系敌对的历史,其对古代波斯帝国历史的记载带有一定的敌意,材料中考古发现与希罗多德等希腊史家的记述、托勒密王朝碑铭文字相违背就理解了,故选B项;“更为可信”不合逻辑,文献史料应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排除A项;“最终依据”不合逻辑,应为“证据之一”,排除C项;“不可采用”不合逻辑,应为“仔细考证”,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帝国)。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由此可见,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亚历山大帝国兴起,A项正确;波斯帝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7世纪,晚于亚历山大帝国,排除C项;亚历山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仅仅维持了很短的时间便走向了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流士为了巩固帝国统治,实行行省制,采用“大一统,小自治”政策,C项正确;君主专制、政教合一与“小自治”不符,排除A项;税收制度和“小自治"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腓尼基字母和希腊字母、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之间都存在渊源,而这些字母是亚欧不同地区之间的字母,说明欧亚间交流的历史悠久,故选A;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腓尼基字母最早,是文字的起源,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字母之间的渊源和传承,没有体现其影响,排除C;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腓尼基文化世界领先,排除D。故选:A。
5.答案:B
解析:
6.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据材料“大流士一世在主要城市之间修筑大量‘御道’……便利军队和官方人员通行。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设置驿站,信使通过驿站依次传递文件,最快可在12天内横跨2500公里的距离”及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在其境内建立了较为便利的交通网络和驿站系统,此时期的波斯帝国是地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帝国,境内便利的交通系统加强了不同地域的联系,进而通过了不同地域文明的连接,D项正确;亚历山大入侵波斯的时间是公元前4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波斯帝国内部的道路和驿站有利于巩固统治,但没有扩大其疆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波斯帝国内部道路和驿站的情况,没有涉及官僚体系的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大帝认为自己的才能足以统治这庞大的帝国。……一切皆由他本人处理,而帮他处理政务的亲信却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可知,亚历山大试图凭借一己之力处理帝国的政务,使其亲信集团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这说明帝国统治缺乏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有效防止了君主亲信专权”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帝国统治中心逐渐东移的信息,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的制作风格有古希腊的风格,说明古代东西方文明间存在交流,C项正确;唐朝与古希腊在时空上没有交集,排除A项;唐代
镶金兽首玛瑙杯虽是一件玉器,但不能证明古代东西方文明间交流的主要载体是玉器,排除B项;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的制造风格是否经由阿拉伯人传播而来不得而知,也不能证明阿拉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3世纪(亚洲、非洲)。据材料“西亚及临近的非洲东北部地区出现了驼鞍,改变了骆驼很难管理和驾驭的状况,使得用骆驼驮运物品成为了可能”及所学知识可知,骆驼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可以穿越自然条件恶劣的沙漠,骆驼驮运货物成为可能使得穿越沙漠的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减轻了地理障碍对交流的阻滞,A项正确;
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B项:
骆驼驮运货物成为可能,在一定呈上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不会拉高亚洲商品的价格,排除C项;
此时期的世界贸易中,中国占据优势,贵金属并没有大量流入欧洲,排除D项。
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罗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体现贵族寡头政治色彩浓厚,C项正确;
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虽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但仍然地位重要,并非名存实亡,排除A项;
罗马确立专制独裁统治是在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以后,排除B项;
古代希腊城邦政治制度中都包含一定的民主因 素雅典的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真正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与罗马共和国公民大会只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不同,排除D项。
故选C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