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下语文四单元重点内容整理第13课《猫》1. 本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描写了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2.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3. 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敢。作者表面看起来是讨厌猫的,其实是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猫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4.“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任凭”是“无论、不管”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了猫的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5.“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6.“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用来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这句话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可以替换为“任凭……也……”7.“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运用“吧”“啊”“呢”语气词,富有口语化的表达,温婉的语气中表现了对猫的喜爱。8.“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小梅花”指猫的脚印。爱写作的老舍先生,稿纸被踩脏了也不生气,还说是小梅花,足见爱猫之情。9.“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连续用了“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四个词语形容,把它当成歌唱家了。第14课《母鸡》1. 本文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后半部分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是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是一位英雄。“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讽刺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表达了作者讨厌母鸡的情绪。“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鸡雏的母鸡。”“可是”是一个转折,写出了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此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而且对母亲的赞颂之情逐句加深。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第 1 自然段:我一向讨厌母鸡。第 10 自然段: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因为“我”看见母鸡由于有了一群鸡雏,做了鸡妈妈后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我感到母爱的伟大。所以,“我”改变了心思。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不同处:内容上 《猫》始终都是喜爱之情。 《母鸡》由“讨厌”到“不敢讨厌”。写法上《猫》 明贬实褒《母鸡》 欲扬先抑。相同处:写法上都是两部分,都用过渡相连接。都采用总分段式都通过对小事的描写表现小动物的特点语言特色 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运用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通俗易懂。第15课《白鹅》1. 这篇文章之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此外,作者还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课文用了生动诙谐的语言,通过对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的具体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高傲的白鹅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 丰子恺原名丰润,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3.本文作者运用了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是全文的中心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是文章的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4.“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从容”中的“从”读 cóng,“从容”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的意思;“大模大样”中的“模”读 mú,“大模大样”用来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这句话把鹅与鸭进行对比,写出了鹅的步调从容,更显出了鹅的高傲。5.“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这是一句反语。窥伺,指偷偷地观望,等待时机。这句话中把鹅比作老爷,表面是贬低鹅,实际表现出鹅“高傲”的个性,幽默的语言,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语文园地1.反语: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方法。主要分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两种。作用:表达更有力,语气更强烈,情感更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鲜明。2.形声字:换形旁,意思改变,但声旁不变,根据声旁能够认识更多的生字,也更便于将生字归类记忆。3.你知道下面这些词语分别说的是哪一类人吗?(1)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2)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3)百灵鸟:指像百灵一样聪明伶俐、声音悦耳动听的人。(4)领头羊:比喻带领大家的带头人,或者在某个行业中的领军者。(5)小蜜蜂:是指像蜜蜂一样勤劳的人。(6)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自己没什么大本事,却装样子吓唬人的人,都可以说他是纸老虎。(7)变色龙:常用来比喻见风使舵,或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8)铁公鸡:来源于歇后语“铁公鸡——一毛不拔”,形容生活中小气,吝啬,一毛不拔的人。(9)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的人。(10)哈巴狗:比喻没有骨气、摇尾讨好或乞求怜悯的人。4.冒号的用法①用于书信、讲话稿的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②用于说话人名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③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④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5.语气词被昵称为“情感大使”,语气词常常能辅助情绪的表达。常常放在句子末尾。5. 《蜂》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后两句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写作:1.创情境:选择下面的一个情境或者自己创设一个。向别人介绍你的动物朋友。2.说特点:想想打算从哪些方面介绍,它在这些方面有怎样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来写:来历—外表—特点----趣事----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