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壶口瀑布
作者:梁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凝练优美的词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提炼、归纳、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以及作者对此产生的独特情思。(重点)
3.了解游记的特点,梳理游踪,体会作者情感。(难点)
学习目标
壮美陕西行
延安宝塔山
观革命遗址
尝糜子油馍
延安安塞区
赏安塞腰鼓
品黄土风情
壶口瀑布

活动一:识一位名人
梁衡,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壶口瀑布》是他游记中的典范,文质兼美。
活动二:赏一处瀑布
1、壶口瀑布位于哪?
2、称为壶口瀑布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两次去壶口瀑布的时间和地点?
探全貌
雨季的壶口瀑布
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
河滩里
河心
快速浏览课文2自然段,分享你的勾画,思考描写一条怎样的瀑布?
雨季的壶口瀑布(略写)
这是一条声势浩大、宏伟雄壮、惊心动魄、令人生畏、胆战心惊的瀑布。
壶口瀑布的声音:
壶口瀑布的形态:
壶口瀑布的动作: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雾气弥漫、浪沫横溢、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沸、跌、吸、罐、冲、扑
创写瀑布
丰水季,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点)
听,涛声隐隐,__________________;
看,____________________,雾气弥漫。
好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壶口瀑布。
河滩上
震耳欲聋
浪沫横溢
宏伟雄壮、惊心动魄
枯水季的壶口瀑布(详写)
快速浏览课文3、4段,分享你的勾画,作者又在描写一条怎样的瀑布?
壶口瀑布的声音:
壶口瀑布的形态:
壶口瀑布的动作:
隆隆冲去、轰然而下、潺潺成溪、汩汩如泉、哀哀打旋
千军万马、平坦如席、飞毯抖落、钢板出轧、如丝如缕
涌、挤、撞、碎、跌、吸、拢、涌、驰骋、抖落、
推推搡搡、前呼后拥
夺路而走、乘隙而进、折返迂回、
散、钻石觅缝、淌过石板、夹在石中
壮美
柔美
这是一条形态丰富、精彩多样、宽厚博大、刚柔并济、兼容并包的瀑布。
创写瀑布
枯水季,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点)
仰视龙槽,
见排浪涌来,势如千军,
____________向石壁,碎成堆堆雪。
俯视深沟,
见大水奔落,转成漩涡,
_____________在石上,碎成点点雾。
平观槽沿,
见洪流涌下,
____________如飞毯抖落,
见黄浪逃窜,
潺潺成溪、________、哀哀打旋,
好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壶口瀑布!
河心上


浑厚庄重
汩汩如泉
刚柔并济
创写瀑布
凝视脚下,
见水过之处,
如钢似铁的顽石,
凿得窟窟窍窍、旋得光光溜溜,
黄河啊,
一旦被迫,就___________,
忍无可忍,便__________。
好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壶口瀑布。
啊,黄河!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一条兼容并包、坚强伟岸的母亲河!
怒不可遏
奋力抗争
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博大宽厚、柔中有刚
挟而不服、压而不弯
快速浏览课文5、6段,分享你的创写。
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先俯视龙槽,再仰观河面;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跌入龙槽;继而随水雾由下而上;接下来平视龙槽两边的水;最后,视角收回脚下,俯视河底巨石。
作者分别于雨季和枯水季两次前往壶口观瀑,两次观景的立足点未发生变化,但是视角却在不停发生转移,这种写作手法称为“定点换景”
写作手法:定点换景
活动三:感一些情思
探究作者仅仅是在赞颂黄河吗?
黄河性格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正如人的性格
华夏民族在危难中铸就伟大精神
黄河之水
博大宽厚
刚柔并济
意志坚定
斗志高昂
勇往直前
壶口瀑布磨难中铸就的性格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通过描写壶口瀑布汹涌澎湃的气势,联想到华夏儿女刚柔并济、博大宽厚的精神,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
活动四:知一种文体
总结归纳游记的三要素:
朗读全诗,注意有颜色的字体,从今天所学种总结归纳游记的三要素。
所至:游踪 (骨)
所见:风貌 (肉)
所感:情思 (魂)
小结
《壶口瀑布》纪录片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