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高2021级高2024届高三下学期 三诊 (附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凉山州高2021级高2024届高三下学期 三诊 (附答案)

资源简介

凉山州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物 理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如图所示,动力小车以恒定的速率沿曲线坚直轨道上表面从 点运动到 点, 点是轨道最低点, 为轨道最高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车在 两点速度不同
B. 运动中小车的动量不变
C. 运动中小车机械能不变
D. 小车在 点对轨道压力最大
15. 两物体如图叠放,在坚直向上的力 作用下沿粗糙坚直墙面向上匀速运动,则 的受力个数为
A. 2 B. 3
C. 4 D. 5
16. 1907 年起, 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 得到某种金属的遏制电压 与人射光的频率 的关系如下图,已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B. 图中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C. 由图及已知可算出普朗克常量
D. 不能求出该金属的逸出功
17. 实验室用交流发电机和理想变压器组合给 供电,电路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线圈内阻为 ,当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时, 消耗的功率与线圈内阻消耗的功率相等,导线电阻不计,则 的阻值为
A. B.
C. D.
18. 光滑刚性绝缘正三角形框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长为 的 边中点 开有一个小孔,如图所示。质量为 、电荷量为 的正电粒子从 点沿垂直于 边射人磁场后,与正三角形的边发生两次碰撞,再从 点垂直于 边离开磁场。粒子在每次碰撞前、后瞬间,平行于边方向的速度分量不变, 垂直于边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不变、方向相反, 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则粒子的初速度为
A.
B.
C.
D.
19. 如图是某同学在足球场上把足球从地面 点踢出又落回地面 点的轨迹草图,其中 点是足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能忽略空气阻力,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足球在 点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B. 足球在 点速度不是最小
C. 足球从 运动到 的时间小于从 运动到 的时间
D. 足球在 两点重力的功率相等
20. 两块相同的正方形金属板一上一下正对水平放置,间距为 ,上板正中心 处开有一小孔, 其截面图如图所示。现将上、下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后, 在板间形成匀强电场。让带电油滴 以初速度 从上极板中心 坚直向下进人板间,运动距离 后静止。若空气对油滴的阻力和速度成正比, 不计油滴受到的浮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滴带负电, 电场力等于重力
B. 油滴带正电, 电场力大于重力
C. 若油滴初速度为 ,则油滴运动距离 后静止
D. 若油滴初速度为 ,则油滴运动距离 后静止
21. 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 与斜面 在 点平滑连接,斜面倾角 的物块从距传送带高为 的 点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传送带顺时针运行速度恒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块第二次经过 点的速度为
B. 物块第一次到达传送带最左端的过程中与传送带摩擦生热 28J
C. 物块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的路程之和为
D. 物块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的路程之和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22. (6 分) “筋膜枪” 是利用内部电机带动“枪头”高频冲击肌肉, 缓解肌肉酸痛的设备。某同学为了测量 “枪头” 的冲击频率, 将带限位孔的塑料底板固定在墙面上, 下端带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并竖直拉直, “枪头” 放在限位孔上方, 靠近并正对纸带, 如图甲所示。启动筋膜枪, 松开纸带, 让纸带在重锤带动下运动, “枪头” 在纸带上打下系列点迹。更换纸带, 重复操作。
(1)如图乙所示, 实验时打出一条清晰的纸带, 截取其中一段, 测得相邻点迹间的距离依次为 ,则图示纸带的 (选填“左”或“右”)端连接重锤; 若重力加速度为 , 则“枪头”的冲击频率f= 。
(2)该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枪头”在打点瞬间阻碍纸带的运动, 这样会导致冲击频率的测量值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23. (9 分)某学习小组准备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
A.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 内阻未知); B. 电流表(内阻未知,00 .6A3 A);
C. 电压表(内阻未知, ); D. 电阻箱 ;
E.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 ; 开关导线若干。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1)小组同学发现: 电流表正接线柱 量程标识由于长期使用被磨损。同学们讨论决定: 先测电流表的内阻和确定接线柱 的量程标识。于是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电路, 且电流表接 接线柱。操作步骤:
(1)闭合开关 前滑片 应滑到 。
(2)闭合开关 ,将开关 接 1,调节 ,反复调节滑片 使电压表读数为 。此时发现电流表指针超过半偏,则 接线柱对应电流表的量程为 “00 .6A”或“03 A”)。
(3)断开开关 ,将开关 接 2,再闭合开关 ,反复调节滑片 和 ,使电压表示数仍为 ,此时 ,则电流表内阻为 (保留一位小数)。
(2) 为了更精确的测电动势和内阻, 应选择电路____ (选填“图 2”或“图 3”)进行实验。
(3)根据小组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 4 所示的 图像,则电源的电动势为 , 内阻为 Ω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 (12 分)如图所示为某一具有电磁缓冲功能的火箭模型结构示意图, 模型由缓冲槽、主体及 主体内的线圈构成。匝数为 、边长为 的闭合正方形线圈 固定在主体下部,总电阻为 。模型外侧安装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缓冲槽,槽中有垂直于线圈平面、磁感应强度为 的匀强磁场。模型以速度 着地时缓冲槽立即静止,此后主体在线圈与缓冲槽内磁场的作用下减速, 从而实现缓冲。已知主体与线圈总质量为 ,重力加速度为 ,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求:
(1)模型以速度 着地瞬间 边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若主体下落距离为 时未与缓冲槽相碰,此时主体线圈瞬时发热功率为缓冲槽着地瞬时发热功率的一半,求该过程中线圈产生的热量 。
25. (20 分) 如图所示,长 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 顺时针转动,其端点 与光滑 水平台面平滑对接。平台左侧锁定弹簧的弹性势能 ,质量 的物块甲紧靠弹簧右端放置,物块甲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平台右侧固定一倾角为 , 高为 的光滑斜面(平台与斜面平滑连接),平台上还固定有上表面光滑的水平桌面,桌面左端依次叠放着质量为 薄木板和质量为 的物块乙,物块乙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桌面上固定一弹性坚直挡板,挡板与木板右端相距 ,木板与挡板碰撞会原速率弹回。现解除锁定,物块甲与弹簧分离后滑上传送带向右运动, 离开斜面后恰好在最高点与物块乙发生弹性碰撞 (碰撞时间极短), 物块乙始终未滑离木板。物块甲、乙均可视为质点, ,求:
(1)物块甲滑到传送带上 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甲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3)木板运动的总路程;
34.【物理一选修 3-4】(15 分)
(1)(5 分)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 平面为均匀介质 I 和 II 的分界面( 轴垂直纸面向外)。在介质. I 中的 点处有一波源,产生波长为 、速度为 的声波,波传到介质 II 中,其速度为 。图示时刻介质 II 中仅有一个波峰,与 轴和 轴分别交于 ,0)和 点,此时 点也恰好位于波峰。则
A. 声波从介质 I 传播到介质 II 中波长不变
B. 声波从介质 I 传播到介质 II 中频率不变
C. 点到坐标原点距离为
D. 介质 I 和介质 II 中的波相遇无干涉现象
E. 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出折射角 的正弦值
(2)(10 分)如图甲所示,“隐身装置”可以将儿童的身体部分隐去,却对后面的成人没有形成 遮挡; 简化模型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 为两个厚度均为 的直角透明介质,虚线为透明介质的对称轴, 儿童站在介质之间的虚线框位置处, 成人位置的光线与对称轴平行。已知介质折射率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求:
图甲 图乙
(i)完成光线 1、2 进人观察者范围的光路图,解释成人没被遮挡的原因;
(ii)光线 1 进入介质 中的折射角大小和通过介质 的时间。
2凉山州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D 15.B 16.C 17.A 18.B 19.BC 20.AC 21.BD
22.(1)左(2分);2(2分);(2)大于(2分);
23.(1)左(1分);0~0.6(1分);0.8(2分)(2)图3(2分);(3)2.92(1分);1.20(2分)
24.(12分)
(1)感应电动势:E=NBLv0…………………………………………………………(2分)
感应电流:I=E/R ………………………………………………………………(1分)
联立解得:I=NBLv0/R,方向由a→b。……………………………………(1+1分)
…………………………………(2分)
…………………………(2分)
根据功能关系有: …………………………………………………(1分)…………………………………………………(2分)
25.(20分)
(1)由机械能守恒:Ep=m1vA2/2 解得:vA=8m/s ………………………………(3+1分)
(2)若在传送带上一直减速:-μ1m1gL=m1vB2/2-m1vA2/2解得:vB=6m/s>v传 …(2分)
vB=6m/s>v传假设成立,物块甲以vB=6m/s滑上斜面,物块甲在斜面上运动:
由m1gh=m1vD2-m1vB2 解得:vD=5m/s ……………………………………(2分)
逆向思维,平抛运动到D点。D点水平分速度即为最高点速度:
vx=vDcos530=3m/s…………………………………………………………………(2分)
(3)物块甲与物块乙在碰撞过程中:m1vx=m1v1+m2v2①…………………………(1分)
m1vx2=m1v12+m2v22②……………………(1分)
联立解得:v1=-1m/s,v2=2m/s…………………………(1分)
若物块乙和木板共速后再碰挡板,则:m2v2=(m2+m3)v3解得:v3=m/s……(1分)
该过程板右移:x1= = m <1.0m,假设成立。 ………………………(1分)
木板与挡板第一次碰后,以速度v3向左减速到零,位移大小为x1,此后向右运动
与挡板发生第二次碰撞:m2v3-m3v3=(m2+m3)v4,解得:v4= v3 …………(1分)
第二次碰后以速度v4向左减速到零过程:x2= =x1……………………(1分)
同理:x3=()2x1………………………………………………………………(1分)
木板的总路程:………(1分)
解得:s=1.5m…………………………………………………………………(1分)
33.(1)ADE
(2)(ⅰ)初态:V1=hS,=4×105pa………………………(2分)
末态:V2=h2S,p2=+p0=2×105pa ……………………………………(2分)
由气体状态方程:p1V1=p2V2解得:h2=1.2m ………………………(2分)
(ⅱ)在降温过程中,气体做等压变化,外界对气体作功为:
W=p2SΔh=8J……………………………………………………………(2分)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W+Q=8-20=-12J ………………………(2分)
34.(1)BCE
(2)(ⅰ)图略…………………………………………………………………(2分)
经多次折射后,出射光绕过前方障碍物,和无光具、无障碍物时直接传播情况一致。………………………………………………………………(2分)
(ⅱ)由:,得:β=300 …………………(3分)
光在介质A中路程:=vt ① ………(1分)
介质中光速: ②…………………………(1分)
……………………(1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