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我的编创 我的评述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我的编创 我的评述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歌声与微笑 我的编创 我的评述》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编创的基本步骤,包括灵感搜集、旋律设计、节奏编排、和声配置和结构布局。
- 掌握使用音乐软件或传统乐器进行简单音乐创作的技能,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段表达“歌声与微笑”主题的原创音乐片段。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体验从灵感激发到音乐作品完成的全过程。
- 运用批判性思维,学习如何从多个维度(旋律、节奏、和声、情感表达等)评价音乐作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鼓励创新思维和个性表达,理解音乐是传递情感、促进人际交流的重要方式。
- 增进对和平、友爱价值观的认识,通过音乐传递正面信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全球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掌握音乐编创的基本方法,完成以“歌声与微笑”为主题的音乐片段创作。
-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结合个人经历和情感,创作出富有表现力且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以及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音乐创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设计:音乐旅行箱
- 情境创设:课堂开始,教师神秘地搬出一个装饰精美的“音乐旅行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箱内装有各种小道具,如世界地图、不同国家的特色小乐器模型、代表不同音乐风格的明信片等。
- 互动游戏: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开启箱子,选取一样物品,并根据该物品引出一个音乐故事或音乐风格。例如,抽出一把小提琴模型,教师可以讲述一段关于欧洲古典音乐的故事,强调音乐如何跨越时空,连接不同文化和情感。
- 引入主题:通过这些小故事的串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是如何超越语言,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共享微笑和歌声的?”进而引出本课主题——《歌声与微笑 我的编创 我的评述》,让学生明白通过音乐创作,他们也能成为传递微笑与和平的使者。
(二)新知讲授
1. 创意火花的点燃
- 灵感的源泉: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如何表达了对人类团结与和平的愿景,或是《Heal the World》中迈克尔·杰克逊对世界和平的呼唤。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经历、自然环境、社会事件等可以如何成为音乐创作的灵感。
2. 编创的魔法棒
- 音乐编创步骤:
- 构思阶段:讲解如何从一个简单的情感或想法出发,构思音乐主题,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记录灵感。
- 旋律魔法:介绍旋律创作的基础,如何通过音乐软件或传统乐器,从一个动机发展出完整的旋律线条。
- 节奏的脉动:通过身体打击节奏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的动感,学习如何设计节奏型以匹配旋律。
- 和声的彩虹:简单讲解和声的原理,如何通过和弦选择为旋律增色,使音乐更加丰富和动人。
- 结构的骨架:教授如何构建音乐的ABAB、ABA等结构,使作品有条理且易于理解。
(三)示范与实践
1. 教师示范创作流程
- 现场创作演示:教师现场选择一个简单的主题(如“午后的阳光”),展示从构思到草稿的整个创作过程。使用音乐软件(如GarageBand)逐步构建旋律,加入简单的和弦伴奏,演示如何调整节奏和音色,让学生直观看到创作的每一个步骤。
2. 学生实践创作
- 小组协作:学生分组,每组5-6人,确定一个与“歌声与微笑”相关的创作主题。小组内分配角色,如旋律创作员、节奏设计师、和声搭配师、结构规划师等。
- 创作工坊:
- 灵感收集:每组讨论并记录各自的灵感来源,确定音乐的基调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 分步实施:按照新知讲授中介绍的步骤,每组成员开始着手创作。教师提供软件使用指南、乐器支持,并鼓励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现有资源进行录制或模拟演奏。
- 迭代反馈:每完成一个阶段(如旋律初稿),小组内部进行试听和讨论,根据反馈进行调整,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创作过程既独立又不乏指导。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学习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和挑战,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沟通、协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成为有责任感的音乐创作者奠定基础。
(四)作品展示与评述
1. 作品展示:每组上台或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是现场演奏、软件播放或录音播放,要求简述创作灵感和想要传达的信息。
2. 我的评述:
- 自评:引导学生从创作过程、作品表现力、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 互评:采用“同伴评价表”,从旋律、节奏、情感表达、创意等维度给出具体反馈,强调建设性和鼓励性评价。
- 教师总评:总结各组亮点,提出改进建议,特别表扬创意和情感表达出色的作品,鼓励所有学生持续探索音乐创作。
(五)总结与作业
- 总结回顾:强调音乐创作是情感的表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灵感,用音乐传递微笑与和平。
-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音乐作品,尝试加入更多个人特色,或尝试创作另一首以“和平”为主题的小曲目,下次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作品展示与评述的综合设计,不仅教授了音乐编创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教学中,需灵活调整指导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创作中找到乐趣,同时,通过评述环节培养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创作。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音乐成为学生表达自我、传递正能量的有效途径,也为他们搭建了理解世界、促进和平的桥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