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2课《难忘的歌》第2课时《卖报歌》【教材分析】《卖报歌》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3课《飞呀飞》第4课时唱歌课。《卖报歌》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93年底。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卖报歌》为五声宫调式,2/4拍。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旋律,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二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二)艺术表现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让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2、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二)教学难点:1、表演唱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199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周伯勋到上海霞飞路 (即现在的淮海中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她,让周伯勋也来听一听。他们走到吕班路 (现重庆南路)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见了跑来跑去忙碌卖报的那个小女孩。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报纸的价钱。聂耳买了几份报纸,在和小姑娘聊家常中得知她的名字叫 “小毛头”。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心情沉重,他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听了老师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你们猜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了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作《卖报歌》,书写板书《卖报歌》。(播放歌曲)【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引导,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一)初听音乐,感受情绪教师:聆听音乐,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歌曲的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卖报歌》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93年底。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旋律,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下面朗诵歌词预设:朗诵教师:《卖报歌》为五声宫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二)走进音乐,分句教唱教师: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由四个乐句组成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下面我们演唱第一乐句简谱预设:演唱预设: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演唱第二乐句简谱预设:演唱预设: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演唱第三乐句简谱预设:演唱预设: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演唱第四乐句简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第一段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二段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三段预设:演唱预设:为歌曲加上肢体舞蹈动作预设:表现音乐教师: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预设:伴奏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上台表现歌曲: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力度稍弱,表达了报童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预设:表现歌曲【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作曲家聂耳: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第一师范,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1928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活动,后因叛徒告密逃亡上海。到上海后,聂耳继续从事革命生活,同时积极创作歌曲,用音乐鼓舞人民起来斗争。1935年国内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聂耳出国学习,赴苏途中,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年仅23岁。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41首作品,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聂耳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视频预设:欣赏视频教师: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卖报歌》1=bE 2/4 活泼地聂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第2课难忘的歌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二)艺术表现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让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目 录本课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展示课堂拓展课堂总结新知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新知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199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周伯勋到上海霞飞路 (即现在的淮海中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她,让周伯勋也来听一听。他们走到吕班路 (现重庆南路)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见了跑来跑去忙碌卖报的那个小女孩。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报纸的价钱。聂耳买了几份报纸,在和小姑娘聊家常中得知她的名字叫 “小毛头”。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心情沉重,他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听了老师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新知导入你们猜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了吗?新知导入歌曲《卖报歌》新知导入聆听音乐,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新知导入歌曲的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新知导入《卖报歌》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93年底。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旋律,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新知讲解朗诵歌词新知讲解《卖报歌》为五声宫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新知讲解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由四个乐句组成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下面我们演唱第一乐句简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演唱第一乐句简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演唱第二乐句简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演唱第三乐句简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演唱第四乐句简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整体演唱第一段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二段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下面跟琴演唱第三段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为歌曲加上肢体舞蹈动作新知讲解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课堂展示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力度稍弱,表达了报童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课堂拓展课堂拓展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视频课堂拓展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课堂总结《卖报歌》1=bE2/4活泼地聂耳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2203001.mp3 02203002.mp3 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卖报歌》教学设计.docx 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卖报歌》课件.pptx 25456773477ae38ec56c112efff69586.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