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土壤与植物》 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五四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土壤与植物》 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五四制)(表格式)

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生命领域
一、教学指导
1.主要概念
土壤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土壤是植物的家。
2.实验说明
实验名称:校园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实验地点:校园
实验类型:观察实验
实验目的:让学生观察校园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实验器材:尺子、纸、笔
实验步骤:
(1)师生讨论设定实验记录单。
(2)分组观察实验,并填好记录单。
(3)整理观察现场。
实验结论:校园的土壤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
3.考点说明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
4.知识关联
描述我们周围的植物都生活在哪里。
三下 第四单元11.《我们周围的植物》
二、教学设计
“土壤与植物”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12.土壤与植物
版本信息 五四制青岛版小学科学 年级 一年级
课型 R模拟实验 演示实验 概念课 科学史 设计者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课标分析 了解动植物和土壤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对周围的植物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沟通四周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室的引导和关心下能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周围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初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2. 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观察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并做好记录。 3.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
学习 目标 1.初步认识土壤和动植物的关系。 2.能有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究土壤和动植物的关系并进行总结。
教学准备 知识能力准备:1.观察土壤上都有什么。
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 其他(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
教学过程
课前预学
1. 搜集一些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图片。 2.观察周围的土壤上都有什么。
课中展学
活动一、
1.同学们,你们观察过植物吗?它们大多生长在哪里? 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植物通常生长在土壤里。那么,土壤与植物有哪些联系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土壤与植物。 教师板书课题。 评价任务
初步引导学生有植物离不开土壤的意识。
活动二、
一)说一说,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1.谈话:谁知道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学生回答。 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图片。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展示。 2.总结:土壤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土壤是植物的“家”。 3.谈话:植物离开它们的“家”会怎么样呢?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分别为土壤中正常生长的植物图片和从土壤中拔出的植物的图片)。 学生交流想法。 4.总结:大多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我们要爱护土壤,爱护植物。这样,我们的世界才能丰富多彩。 (二)观察校园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1.谈话:校园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我们一去去看看。(出示教师提前拍摄好的校园图片) 2.通过图片观察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同学们认为应该怎么做?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具体怎样做,制订出简单的观察计划。 3.小组汇报。 师生交流,补充、完善观察计划。 4.教师强调具体做法及注意事项。 (1)谈话:小组观察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2)教师出示“温馨提示”,强调具体做法及注意事项。学生观察期间,完成观察记录表。 植物名称 它的样子(画一画)颜色高度粗细数量观察方法 (我是这样观察的)植物特点 (如叶的形状像……)
5.学生分小组活动,并填好观察记录单。 6.活动结束后,学生小组进行汇报。 评价任务
通过观察搜集的图片,学生总结大多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 讨论制定观察计划。
活动三、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评估任务
谈收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汇总。
课后延学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菜地或者花园里取一些土壤放在花盆里,定时浇水,过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植物长出来。记得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其他同学!
知识图示或思维导图 12、土壤与植物 土壤是植物的家
教学反思 目标——问题——归因——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