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预习新知】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20世纪30年代,虽然对DNA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种类 项目 S型细菌 R型细菌菌落 表面________ 表面________菌体毒性 ________毒性 ________毒性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已经加热致死的 细菌,含有某种促使 活细菌转化为 活菌的活性物质—— 。艾弗里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论:该实验说明了荚膜多糖、蛋白质、RNA、脂质等不是 的遗传物质。艾弗里的结论可描述为 是转化因子,也可描述为DNA是 ,但不能描述为DNA是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噬菌体的结构与代谢2.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4.实验结果及结论【巩固训练】1.根据材料二关于艾弗里所做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用到了分离、提纯、离心和同位素示踪等技术B.分离得到的各种物质须分别与活的R型菌进行混合培养,以完成相关转化实验C.胰蛋白酶、RNA酶等处理粗提取液后,不影响转化,表明蛋白质和RNA不是“转化因子”D.DNA酶处理S型菌的粗提取液后,失去转化能力,表明DNA是促使转化的物质2.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与R型肺炎链球菌混合培养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下列有关S型细菌、R型细菌及小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三类生物的细胞内均含有S种核苷酸B.能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细菌的部分DNAC.三者中只有小鼠基因的遗传才可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该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即DNA3.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4.关于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将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接种噬菌体进行标记B.在35S标记的实验组中,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会大于上清液,且子代噬菌体均无放射性C.在32P标记的实验组中,改变混合培养和搅拌离心的时长后,不会影响试管中放射性物质的分布D.在32P标记的实验组中,只有部分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该结果可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5.艾弗里指出,R型细菌是由S型细菌经过36代培养后分离得到的。R型细菌在抗R的血清中连续培养多代,多数R型细菌能自发恢复为S型细菌,只有R36A菌株为稳定的R型细菌,不能自发恢复为S型细菌。艾弗里选择R36A菌株进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的过程中,S型细菌因出现染色体变异而产生了R型细菌B.抗R的血清能诱导R型细菌发生定向突变后恢复为S型细菌C.用能自发恢复为S型细菌的R型细菌进行实验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D.用R36A菌株进行实验能证明S型细菌是R36A菌株接受外源DNA后转化产生的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B.真核细胞内的DNA是遗传物质,原核细胞内的RNA是遗传物质C.生物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7.下列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几个经典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是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因子”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了加法原理对自变量进行控制C.用被32P、35S同时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不能使用14C标记噬菌体8.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B.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长出S型细菌菌落的组别说明DNA是转化因子C.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说明D.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用到了减法原理,体现出酶具有专一性9.下列关于探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有毒,无荚膜的R型肺炎链球菌无毒,所以荚膜有毒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采用了“减法原理”C.T2噬菌体感侵染细菌后,搅拌的目的是使亲代的DNA和蛋白质分离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10.如图表示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相关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变化可用图甲表示B.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C.艾弗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向细胞提取物中添加酶利用了加法原理D.将去除蛋白质的S型细菌提取物加入到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可用图乙表示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物质提纯和鉴定技术、细菌培养技术等,但没有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A错误;B、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分离得到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进行混合培养,来观察是否能完成转化作用,B正确;C、胰蛋白酶、RNA酶等处理粗提取液后,不影响转化(提取液中不存在$菌的蛋白质、RNA),表明蛋白质和RNA不能完成转化作用,不是转化因子,C正确;D、DNA酶处理S型菌的粗提取液,会将DNA水解,失去转化能力,表明DNA是促使转化的物质,D正确。2.答案:D解析:A、三类生物的细胞内均含有8种核苷酸,包括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 B、死亡小鼠体内有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故能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细菌的部分DNA,B正确; C、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细胞的遗传才可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故三者中只有小鼠基因的遗传才可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正确;D、格里菲思结合其他实验得出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但他并没有指出转化因子是DNA,D错误。故选:D。3.答案:A解析:A、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杂交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实质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两者化学本质相同,B正确;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酶解法去掉DNA或者DNA蛋白质,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区分DNA和蛋白质,两者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C正确;D、DNA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D正确。故选A。4.答案:A解析:不能用35S和32P标记同一T2噬菌体,因为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是否具有放射性,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应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不同培养基上,经一段时间后,再接种噬菌体进行标记,A错误;因为35S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只有DNA侵入细菌内,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主要分布在上清液,所以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大于沉淀物,B错误;在32P标记的实验组中,若混合培养时间过短,少量的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的DNA没有进入细菌,上清液中会含有少量放射性。若混合培养时间过长, 32P标记的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完成增殖,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子代噬菌体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所以改变混合培养和搅拌离心的时长后,会影响试管中放射性物质的分布,C错误;在32P标记的实验组中,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检测子代噬菌体放射性,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由此表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即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5.答案:D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存在染色体。R型细菌是由S型细菌经过36代培养后分离得到的,推测是S型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抗R的血清起到选择作用,变异是不定向的。用能自发恢复为S型细菌的R型细菌进行转化实验,出现了S型细菌可能是转化因子的作用,S型细菌也可能是R型细菌自发恢复产生的,因此不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R36A菌株不能自发恢复为S型细菌,培养后,R36A菌株接受外源DNA(S型细菌的DNA)经过转化后获得了S型细菌。综上所述,D项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A、人体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D、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正确。故选:D。7.答案:D解析: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A错误;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了减法原理对自变量进行控制,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5S与32P标记噬菌体进行实验,而不是用35S和32P标记同一噬菌体,C错误;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由于DNA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都含有C,不能使用14C标记噬菌体,D正确。故选D。8.答案:B解析:在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注入S型活细菌或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均可导致小鼠死亡,而这两组小鼠死亡后,均可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A正确;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将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和加入DNA酶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混合后,在培养基中只有R型细菌的菌落,其他组R型、S型细菌菌落均有,因此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B错误;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体内转化实验只能说明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C正确;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用到了减法原理,体现出酶具有专一性,D正确。故选B。9.答案:B解析:A、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侵染生物体后,荚膜起到保护作用,荚膜本身无毒,A错误;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其通过逐渐加入不同的酶排除各种物质的作用,采用了“减法原理”,B正确;C、T2噬菌体感侵染细菌后,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分开,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故选B。10.答案:B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