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淡而有味”孟浩然——《过故人庄》拓展整合阅读学习目标一二三品 读悟 情识 人春 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品读悟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闻一多悟情识人青年归隐山野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品读悟情欲济无舟楫, ①端居耻圣明。 ②坐观垂钓者, ③徒有羡鱼情。 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⑤①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济,渡。② [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 世而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平常家居。③ [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④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⑤张丞相:指张九龄, 唐玄宗时为相。品读悟情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代表作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年坎坷求仕原来你是这样的孟浩然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合称为“王孟”。二十岁时隐居家乡鹿门山;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求官失败;失意而归,游于吴越;晚年任随自然。悟情识人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晚年任随自然品读悟情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品读悟情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事件菜谱环境话题约定悟情识人故人感情景色话题真真诚真挚有真意有真趣悟情识人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春 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淡而有味”孟浩然悟情识人不管是盛唐还是后世,孟浩然都以他的真性情、真人格以及潇洒的风神感染众多的诗人。为什么那么多的诗人喜欢孟浩然,尊重孟浩然呢?因为在孟浩然身上表现出盛唐的气象,这种盛唐的气象,并不像李白表现出的那样豪迈而遒劲。它是非常天然的、非常纯真的、非常旷远的情绪表达,展现的是盛唐文化的从容旷达。——康震谈孟浩然课后推荐纪录片《唐之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过故人庄》拓展整合阅读.pptx 于秋璇 - 渔舟唱晚.mp3 王昌元 - 高山流水 (浙江筝曲).mp3 过故人庄.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