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榆林市2023~2024年度高三第四次模拟检测理综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6页,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N一140一16S一32C1一35.5Mn一55C0一59Zn-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正常的植物根尖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D.0,通过主动运输进人线粒体2.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①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②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发芽小麦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③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群密度④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⑤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充分搅拌使大肠杆菌与其表面附着的噬菌体分离⑥向菠菜叶片中加入无水乙醇,可提取并分离绿叶中的光合色素A.①②⑤B.①④⑥c.①③⑤D.②⑤63.某细菌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形成念珠状结构一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多聚核糖体上合成同种肽链的每个核糖体都从mRNA同一位置开始翻译,移动至相同的位置结束翻译。多聚核糖体所包含的核糖体数量由mRNA的长度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物进行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编码B.图中5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到RNA上开始翻译,同时结束翻译C.若将细菌的某基因截短,相应的多聚核糖体上所串联的核糖体数目可能减少D.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相同肽链的合成提高了翻译效率榆林市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检测-1-(共16页)4.下列有关突触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B.突触后膜识别神经递质后,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C.突触后膜接受兴奋后,膜外的Na浓度小于膜内D.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与高尔基体、线粒体都有关5.水稻抗稻瘟病的隐性突变基因b是由基因B中的一个碱基A变成G导致的。某水稻群体中抗稻瘟病植株的基因型频率为10%,假如该群体每增加一代,抗稻瘟病植株增加10%、不抗稻瘟病植株减少1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B突变为b后,组成基因的碱基数量不变B.突变基因b为人工培育水稻新品种提供了原材料C.可通过杂交育种来培育多种优点兼具的新品种D.该群体第二代中,抗稻瘟病植株的基因型频率为12.1%6.某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以森林群落为主体,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群落中的生物种群与无机环境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B.大气中的碳只能以C0,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进人生物群落C.森林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分层现象,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森林群落中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分布7.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记录了许多农业生产与生活的智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豆浆中加入石膏制豆腐: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聚沉B.大米可用于酿酒:大米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水解得到乙醇C.谷雨时节“雷雨肥田”:与氨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有关D.向含有较多碳酸钠的盐碱地中施加适量的石膏:降低了土壤的碱性8.设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Cl和NHCl的混合物中含1 mol Cl,则混合物中质子数为28NB.7.8g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3NC.标准状况下,11.2L二氯甲烷(CH2Cl2)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ND.常温下,pH=12的Na2C0,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1N9.丹参素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OHA.丹参素的分子式为CgH1o0sB.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C.丹参素与足量氢气加成后所得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HOD.丹参素与0H互为同系物HOOH榆林市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检测-2-(共16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