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押题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押题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渐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武押题卷
语文参考答案
活动一:劳动中体验甘苦(37分)
◎回忆劳动场景
1.(20分)
(1)(3分)①曳②辨③颤
(2)(3分)①A②B③B
(3)(4分)不能,原句用了排比、反复的手法(1分),三个“就在这儿”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语
气强烈,改后则无(1分),原句更能突出自己的领地之大、手下牛的品种之多,洋溢着自豪之
情。(2分)
(4)(2分)C
(5)(8分)①可怜身上衣正单②心忧炭贱愿天寒③微君之躬④胡为乎泥中⑤西市买
鞍鞯⑥叩石垦壤⑦采菊东篱下⑧悠然见南山
⊙设计舞台背景
2.(17分)
(1)(4分)“松散的一排”意味着这些刚来的知青缺乏组织性、纪律性,对开荒的意义和困难程
度缺乏清晰的认识;(1分)“立正的姿势”暗示了知青们对黑土地开始心生敬畏之心,并且做好
了为开荒艰苦奋斗的准备。(1分)发生变化是因为他们被连长对北大荒的黑土地的虔诚态度
所感染,认识到了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伟大的开拓事业。(2分)
(2)(9分)①抒发了长期蕴积在胸中的郁闷之情,表达了希望像老牛一样释放重负,舒缓长期
疲惫的心灵的愿望。(2分)
②拟人(1分),写桃花含“笑”,赋予桃花以人的心理、神态,使桃花著上了人的感彩。(2
分)/动静结合(1分),“沙水清”,静景清新秀丽;“溪柳自摇”,动景活泼自在。动静结合,突出
山村自然景物的美好怡人(2分)。(其他角度合理即可)
③不能换。“朝霞”表明时问早,点出知青们起早劳动的情形,表现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
品质。(2分)“朝霞”是太阳初升时的光芒,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感觉,而“夕阳”给
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与文章感情基调不符。(2分)
(3)(4分)示例:①将北大荒的图片以投影的方式设置在舞台中央,作为背景;②将拖拉机模型
放在舞台斜前方,便于演员们面朝观众;③舞台左右两侧可以用鼓风机吹风,并结合音响发出
呼呼的风声,营造出荒凉的氛围;④开场灯光聚焦在幕布外的拖拉机犁头上,待画外音介绍完
故事背景后,再拉开幕布、打开舞台灯。
浙派联盟语文第1页(共4页)
活动二:读书中亲近先贤(26分)
⊙沉浸角色体验
3.(6分)示例:
作品:《西游记》
人物:孙悟空
角色体验文案:我是孙悟空,来自花果山水帘洞,跟随菩提祖师学会了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之
功。后大闹天宫,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反倒炼出了一双火眼金晴,正
印证了那句“那些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加强大”。然而,最后我还是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
山下,五百年后得观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
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回望我这一生,桀骜不驯、好争好斗有之,但无论如何我始终坚持正
直善良、是非分明。
评分标准:人物角色符合名著出处1分,结合名著内容,仿照示例用第一人称描述事迹3分,体
现人物精神品质2分。
⊙读书达人推荐
4.(10分)①示例:一个“诘”字,突显出范仲淹对先睡觉同学的不满,建议表演者脸上表现出生气
的表情,声音较为低沉威严,体现他的严师形象。
②示例:一个“必”字,一个“为”字,表现出范仲淹作为严师的率先垂范精神,建议表演者手持毛
笔,在白纸上书写。
评分标准:每空3分,表演指导符合上下文语境,能从神态、动作、语气语调等方面分析人物精
神,共6分。
③示例:我选A。这副对联从为学和为师两方面总结了范仲淹的成就,适合放在剧尾。上联概
括了他求学期间克服艰难困苦,勤奋求学的事迹;下联概括了他为师期间对教育的重视,既严
格要求学生,又现身示范,让学生折服。
评分标准:把对联内容和材料中范仲淹的事迹、精神等结合起来阐述即可,上下联阐释各2分,
共4分。
5.(6分)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范仲淹以身示范,为当代年轻人做了最好的榜样。他从小历经艰
难,以“断齑画粥”的乐观和勤奋,终有所成。担任南州府学期间,他深知读书教育的重要性,总
是率先垂范,并严格要求学生,其文才和品德让人折服。为官期间,经历多次贬谪,但他却像
“迥与众流殊,发源高更孤”的瀑布一般,保持正直高洁的品质,始终“先忧后乐”,他用行动诠释
了读书人的气节和风骨。
评分标准:明确推荐对象,结合典型事件,突出达人品格,达成推荐目的,得5分,语句通顺,无
错别字,1分,满分6分。
6.(4分)示例:我觉得苏轼和范仲淹可以成为知音,苏轼也和范仲淹一样,曾多次遭遇贬谪,但仍
为民做事,保持乐观的精神,高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们都有乐观豁达的精神。
评分标准:选择B、C,能引用或化用诗人具体作品,突出他们之间共同的精神品质,言之成理即
得4分;只答精神品质,没有结合具体诗句,扣2分;选择A陶渊明,如果结合诗句阐释,有一定
道理,最高得3分。
浙派联盟语文第2页(共4页)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卷面书写(3分)
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规范。
活动一:劳动中体验甘苦
学校举行以“劳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尽情体验。(37分)
⊙回忆劳动场景
1.下面是一段劳动场景的描写文字,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20分)
我们当年住过的那眼石窑静静地①(A.坐B.耸)在阳光里。窑前的小
枣树长大了些,枝叶摇yè
,在窑门和门前的空地上投下碎影,窑洞就更显得沉
寂。窑门上了锁。木门上隐约biàn
出当年的墨迹:“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
千秋雄鬼死不还家。”金涛写的。还记得我给他端着墨汁瓶,称赞他的字写得漂亮,墨汁
溅了我一脸。仲伟正脚踏着拍子吹口琴,吹的是《霍拉舞曲》,吹得浑身乱chà
那是一九七○年国庆,村里不放假,我们自己给自己放了假。小彬蹲在窑前逗狗。那只
狗叫“玩主”,会两腿站,会打滚,会玩很多花样;其父是“黑黑”,其母是“花脑”,父母原都
是②(A.下里巴人B.老实巴交)的。李卓从河边洗衣服回来,把衣服晾在小
枣树上,每一枝头挂一件,飘飘扬扬如同五彩旗。
现在这窑前可真冷清。那群吵吵嚷嚷的少年都到哪儿去了?仿佛他们根本不曾来
过。又仿佛他们还在窑里,睡着懒觉,仿佛他们都去赶集了,买几筒罐头,吃罢就回来。!
仿佛他们都上山受苦去了,剩我一人在家做饭,一会儿就都会喊着饿回来的…疤子家
的磨房已经废弃了,石磨愣在那里③(A.沾B.驮)满尘土。我又到了饲养
场。饲养棚都拆了,光剩一片空地,堆满柴草、石料。我寻着残留的地基,找到我当年的
“领地”,跟同行的几个人说:老黑牛就在这儿,红腱牛就在这儿,老生牛就在这儿,花牛
就在这儿…我记得它们的样子,盼着我给它们拌料,高兴得前蹄上石槽,亮亮的眸子
望着我。
(节选自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略有删改)
”十”十”十
(1)根据拼音,将缺少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①摇yè
②bidn

③浑身乱chàn
浙派联盟语文第1页(共8页)
(2)根据语境,为“
”处选择合适的词语。(3分)



(3)文中画横线句子能否改为“老黑牛、红腱牛、老生牛、花牛就在这儿”?(4分)
(4)文中的“窑”这一词语的意思是
)(2分)
A.烧砖、瓦、陶瓷器的构筑物
B.为采煤而凿的洞
C.在坡上特为住人挖的洞
(5)同学们正在古诗文中搜集有关“劳动”的素材,请你帮助完成填空。(8分)
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境况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卖炭翁》中“①
②”两句诗,刻画出卖炭翁矛盾心理,写出劳动者的艰辛;如《诗经·掷风》中写出了劳
动人民为了养活君主,无奈地在泥浆中辛勤劳作的句子是“③,④”;如《木兰
诗》中“东市买骏马,
⑤”,描绘了一幅木兰出征前忙绿准备的场景;又比如《愚公移山》
中“⑥,箕春运于渤海之尾”,更是描绘了祖孙三代面对大山时团结劳动的画面;还有
那陶渊明在南山下劳作,让我们领略了“⑦
,⑧”的悠然自得的劳动场景…
○设计舞台背景浙考神墙620
阅读下面的多个文学作品,回答相应的问题,最后根据文本内容完成舞台设计的任务。
文学作品一:
年轮
梁晓声
拖拉机锐利的犁头,插入这片处女地。
知青们自然而然地列成松散的一排观望着。
拖拉机手注视前方,神情煞是庄重。
连长扣上了旧风衣的风纪扣,肃立着,仿佛面前存在着某种神明,他虔诚地说:“北大荒的黑
土地,你,请认真听着,我们,是那么崇拜你,又是那么敬畏你。我们这些人,不管是刚来的早来
的,不管是从哪儿来的,来了,就都是你的人了,为了把你变成北大仓,我们是不会在乎流汗水的。
在你和我们之间,一向是只有你发脾气翻脸不认人的时候,没有我们多么对不起你的时候。这不
公平,为了今后我们能好好相处,彼此善待,我们一些早来的和这些打城里刚来的孩子,现在恭恭
敬敬地对你三鞠躬,求你明年回报我们一个大丰收。我们就要斗胆在你身上开犁了,你可千万别
以为是冒犯你…”
他似乎还有许多话要说,可想了想,说的却是:“我们对你也再没什么可说的了。咱们双方,
中不中,看行动吧!”
他从头上摘下帽子,肃立鞠躬。
知青们在他说话的时侯,也一个个不禁变成了立正的姿势。他们随着连长鞠躬。
浙派联盟语文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