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9.1 生活需要法律
01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重点)
02
学习目标
法律的本质(难点)
03
法治的含义与依法治国意义(重点)
0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1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基本信息
生活需要法律
P84 运用你的经验
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基本信息
如果没有这些法律,仅依靠道德……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部分老坛酸菜包竟是土坑腌制而来
社会秩序混乱,交通瘫痪,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都会得不到保障。
生活需要法律
没有交警管理的路口
餐馆
商场
网络平台
学校教室
小区住宅
公共场所
法律无处不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食品安全法》
《价格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高等教育法》…
《网络安全法》
《知识产权法》
《网络版权法》...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民法典》…
思考: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③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法律
规范
保护
服务当下
指导未来
人的一生-----哪些法律在保护着我们
探究一:法律和生活的关系
9.1-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婴儿期
《户口登记条例》
《居民身份证法》
《国籍法》
少年期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成年期
《劳动者权益保障法》
《民法典》
老年期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民法典》
告别人世
法律无时不在
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P86
1.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p85
笔记区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P85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为何定)
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范围广)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时间长)
法治的脚步
02
结合视频教材思考:(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其本质是什么?
(2)有了法律之后,人类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
法律的历史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民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阶级社会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的创制法律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归纳: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小结:2、法律的本质和功能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p87
1954.9.20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78
1982.12.4
审议通过了我国
现行宪法
1997
第一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999
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0年底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4
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2017
十九大:把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基本建成
2035
国家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现代化
2050
法治的进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法治的意义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