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领会自由平等的真谛,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含义。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自由和法治的关系,明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新课导入
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能产生混乱。同样,平等是珍贵的,但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当人类通过法治把“同等对待”与“差别对待”统一起来,将一份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 如何实现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知识。
罗曼 罗兰
一、无法治不自由
一、无法治不自由
1.请你列举公民享有的自由有哪些。
言论自由
人身自由
受教育权
自由的含义:
(1)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2)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一、无法治不自由
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个人
社会
思考:结合教材知识,分别评析三名同学的观点。
小蕊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海
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
阿梅
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不同意。无限制的自由可能会触犯法律。
不同意。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片面。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同时受道德、纪律约束。
一、无法治不自由
无法治不自由
为什么自由是有限制的?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没有限制的”自由“
有限制的”自由“
一、无法治不自由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十七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宪法规定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00
02
01
2.
“打虎”“拍蝇”“猎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77.6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23.1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35.8万件,谈话函询7.5万件次,立案13.8万件,处分11.1万人(其中党纪处分9万人、政务处分3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1人,厅局级干部633人,县处级干部4669人,乡科级干部1.4万人,一般干部1.5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7.6万人。
法眼看平等
同工同酬
教育公平
男女平等
选举平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平等在法律上的含义:
机会上的平等
二、法眼看平等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
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结果上的平等
观点辨析——平等的两层含义
VS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思考: 两者是否存在矛盾
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
平等≠平均、没有绝对的平等
义务教育
免试就近入学
国家助学金
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就业
妇女就业
残疾人就业
提问: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些变化和做法的意义。
我身边的平等
二、法眼看平等
理想.主题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基本原则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平等的意义
下列情况符合平等原则吗?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谈你对平等的认识。
男女同工同酬
适龄儿童都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
军人优先
老弱病残孕专座
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权利、义务上
在适用法律上
平等地保护,平等地追究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
课堂小结
无法治
不自由
法眼看
平等
1.自由的意义
2.自由有限度
1.平等的内涵
2.平等的意义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自由与法治
自由平等的真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