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10卷1.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科学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2.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C.迪茨最先提出大陆漂移说D.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反应后质量/g a 16 14 20A.a值为30B.Q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的Y与Z的质量比为2:34.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物质 牛奶 蔗糖水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pH 6.3~6.6 7 7.6~8.0 12~13A.蔗糖水 B.炉具清洁剂 C.牛奶 D.鸡蛋清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CCO2COB.SSO2H2SO3C.CuCuSO4溶液Cu(OH)2D.NaOH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6.歌曲《洋葱》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对此现象进行分析:(1)如图甲所示,洋葱肉质,叶片呈管状,中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花粉白色,则洋葱属于 (选填“被子”或“裸子”)植物。(2)乙、丙两图中,可能是洋葱表皮细胞的图是 。(选填“乙”或“丙”)(3)“你会鼻酸,你会流泪”,这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内的[ ](填字母)中,与动物细胞比较,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具有 作用。(4)洋葱的根尖部分有分生组织,能进行 ,从而增加细胞数目,得到许多子细胞。其中一部分子细胞继续进行这种变化使细胞数量增多,而另一部分子细胞经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从而形成 。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喷嚏、胸闷、全身乏力等症状。(1)“咳嗽”是由于异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器官发生炎症而引起的保护性生理活动。咳嗽时,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喷嚏”是指鼻黏膜受刺激时,人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符合打喷嚏时肺容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选填“甲”或“乙”)。(3)肺泡内的氧气通过 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8.如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1)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 (填字母)。(2)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填“需氧型”或 “不需氧型")。(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9.图甲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如图甲所示,正确测量操作中,对温度计的放置有何要求?(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填“A"”“B"或“C”)。(3)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说明理由: 。(4)根据描绘的图像,该物质在第7min时处于 态,熔点为 ℃;仔细观察图发现,AB段物质升温比CD段物质升温 (填“快”或“慢”)。10.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洁具逐渐进入社会。所谓节水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校新安装了10套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5L的节水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9L。则:(1)1t水可供一套节水洁具冲洗多少次?(2)从理论上计算(设每套节水洁具平均每天使用100次,每月以30天计),该校因使用节水洁具每月可节水多少吨?(3)该校水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累计用水约为多少吨?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与题干的原理进行比较即可。【解答】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带电,带电的塑料尺能吸引轻小物体,因此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能”吸”起纸屑的现象属于静电现象。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是大气压的作用;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吸引力;干手搓新塑料袋时,塑料袋因摩擦而带电,从而”吸”在手上,属于静电现象;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大于窗内的空气流速,窗外的空气压强小于窗内的空气压强,车窗内、外的压力差将窗帘压向窗外。2.【答案】C【解析】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A正确。B.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故B正确。C.大陆漂移说是由魏格纳最先提出来的,故C错误。D.地壳是不断运动的,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故D正确。故答案为:C.3.【答案】C【解析】A、由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可知,a=30,不符合题意;B、 Q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未参与反应 ,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为Y+ZX,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D、 参加反应的Y与Z的质量比为(20-16):(20-14)=2:3 ,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B5.【答案】C【解析】A、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高温反应生成CO,转化可实现,不符合题意;B、硫与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化合生成亚硫酸,转化可实现,不符合题意;C、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不能实现,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转化可实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1)被子(2)丙(3)C;支持(4)细胞分裂(或分裂);组织/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不同种类的细胞【解析】(1)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所以如图甲所示,洋葱肉质,叶片呈管状,中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花粉白色,则洋葱属于被子植物。(2)洋葱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 乙、丙两图中,可能是洋葱表皮细胞的图是丙;(3)“你会鼻酸,你会流泪”,这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内的[C]液泡中,与动物细胞比较,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具有支持作用。(4) 洋葱的根尖部分有分生组织,能进行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数目,得到许多子细胞。其中一部分子细胞继续进行这种变化使细胞数量增多,而另一部分子细胞经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从而形成 组织/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不同种类的细胞 ;7.【答案】(1)大于(2)甲(3)气体扩散【解析】(1)咳嗽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所以异物会被咳出;(2) “喷嚏”是指鼻黏膜受刺激时,人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吸气时,肺内气压增大,所以符合打喷嚏时肺容量随时间变化的是甲;(3) 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气体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8.【答案】(1)A(2)不需氧型(3)从简单到复杂【解析】(1)米勒的实验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未出现原始生命的时期,对应图中的A时期。(2)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由此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不需氧型。(3)开始出现的生命单细胞的生物,比较简单,后出现的被子植物的结构复杂,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9.【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固体物质中,不能接触试管底和壁。(2)B(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温度保持不变(4)液;50;慢【解析】(1)根据甲图可知,对温度计的放置要求: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固体物质中,不能接触试管底和壁。(2)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故选B;(3)根据丙图可知,该物质为晶体,理由是:在熔化过程中, 温度保持不变。(4)根据丙图可知,BC段温度保持不变,为熔化过程,状态为固液共存态,而第7min时处于液态,熔点为60℃。 AB段图像的倾角小于CD段图像的倾角,则AB段升温比CD段升温慢。10.【答案】(1)1t水的体积;则可供一套节水洁具冲洗次数:。(2)该校内洁具节水的体积为:V总=(9L-5L)×10×100×30=1.2×105L=120m3;则每月节约用水:m总=ρ水V总=103kg/m3×120m3=1.2×105kg=120t。(3)根据图片可知,该校累计用水约332.0m3,故用水量为332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