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11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11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年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11卷
1.如图所示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射箭项目图标,下列有关射箭运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用力拉弦,弓弦弯了,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用力越大,弓弦弯得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C.手松开后,在弦的弹力作用下箭飞出,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D.手拉弦时,手指会感觉到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竹神面”是我国传统面点美食。如图甲,在制作面团的过程中,让一段毛竹的一端固定在绳扣中,人坐在另一端可以上下跳动,面团在毛竹不断挤压下变得更有韧性。如图乙是它的原理图,可以把毛竹视为一根杠杆。下列关于此杠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是支点
B.杠杆在B点受到的力大于F1
C.杠杆在B点受到向下的力
D.A点移动的距离小于B点移动的距离
3.塑料捆扎带是日常用品.如图所示,先将捆扎带打个结,然后两手用力反方向一扯,它就会在打结处断开.关于这个现象的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  )
A.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是捆扎带对外做功的结果
C.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因而被扯断
D.用力一扯,手移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捆扎带在惯性作用下扯断的
4.图示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水分子,表示氧分子,表示氢分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构成
5.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下列有关改进后的装置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环境污染少
B.实验中活塞先向左移,后向右移
C.装置简洁,操作简单,节约药品
D.更方便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下面是在上科学课《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一节时,小明和小亮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
(2)小亮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
(3)你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   。
(4)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   。
7.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根据上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   ;
(2)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合金 合金的主要性能 主要成分及纯金属的性能
焊锡 熔点183℃ 锡:熔点232℃;铅:熔点327℃
硬铝 强度和硬度好 铝、铜、镁等。硬度小,质软
不锈钢 抗腐蚀性好 铁、铬、镍等。纯铁抗腐蚀性能不如不锈钢
由表中信息可以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   (写出一条即可)。
8. 丽水纳爱斯集团是全球洗涤用品行业前五强企业。其产品之一雕牌超能皂(如图)的主要生产原料是油脂、氢氧化钠和水等。
(1)生产肥皂的主要反应原理:C57H110O4+3NaOH 3C18H35O2Na+X,则X的化学式为   。
(2)该皂液中所含的氢氧化钠常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产生沉淀,请写出相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如果想要检测该皂液的酸碱性强弱,可以使用pH试纸,请你写出合理的操作过程:   。
9.小柯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   ,几天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
(2)如图乙,把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   环境中放置12 h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判断并说明理由:   。
10.有一个塑料矿泉水瓶,上面标有“600mL”的字样,某同学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625g。他喝完后测得空瓶的质量为10g。
(1)此矿泉水的密度为   kg/m3
(2)若此同学喝掉的矿泉水后,则剩下的矿泉水和瓶的总质量为   g。
(3)若在此瓶中装满煤油,则煤油的质量为   g。(煤油的密度为0.8g/cm3)
(4)若在瓶中放入400g水和194g的酒精,刚好装满,则此混合溶液的密度为   g/cm3。
1.【答案】C
【解析】A. 用力拉弦,弓弦弯了,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A正确;
B. 用力越大,弓弦弯得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B正确;
C. 手松开后,在弦的弹力作用下箭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错误;
D. 手拉弦时,手指会感觉到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正确;故答案为:C
2.【答案】B
【解析】ABD.把毛竹视作一根杠杆,可知O点为支点,OB为阻力臂,OA为动力臂,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毛竹为省力杠杆,则杠杆在B点受到的力大于F1,A点移动的距离大于B点移动的距离,故A、D错误,B正确。
毛竹挤压面团,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面团对于毛竹有向上的支持力,故C错误。故答案为:B
3.【答案】C
【解析】ABC.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其实是通过外界对捆扎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致。此时分子运动剧烈,且分子距离增大,因此分子作用力减小而被扯断,故A、B错误,C正确;
D.用力一扯,手移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捆扎带具有惯性而被扯断,故D错误。故选C。
4.【答案】D
【解析】A.由图中可以知道,分子由原子构成,故A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没有发生改变,故C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A.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环境污染少,故A正确;
B.白磷燃烧放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活塞向右移动,实验结束后,由于氧气被消耗,装置内气压变小,向左移动,故B错误;
C.装置简洁,操作简单,节约药品,故C正确;
D.减少的氧气体积可以直接读数,能更方便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正确;故答案为:B。
6.【答案】(1)电灯发光(2)蜡烛燃烧(3)都不支持(4)没有真正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而不是是否有发光、发热等现象
【解析】(1)电灯通电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
(2)蜡烛等燃烧发光、发热,为化学变化。
(3)物质发光、发热,可能发生物理变化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两同学观点都不正确。
(4) 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发生争论是由于没有真正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而不是利用现象判断,如有发光、发热等现象 。
7.【答案】(1)导电性(导热性或延展性)(2)熔点更低(强度更高、硬度更高、抗腐蚀性更好)
【解析】(1)金属可以做电线,说明它具有导电性。做炊具说明它具有导热性,能拉成丝说明它具有延展性。
(2)从表中可以看出合金的熔点比锡铅的熔点低,强度和硬度好,抗腐蚀性好。
8.【答案】(1)C3H8O(2)2NaOH+CuCl2=Cu(OH)2↓+2NaCl(3)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解析】(1)所给方程式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碳57、氢113、氧7、钠3,反应后为:碳54、氢105、氧6、钠3,由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化学式为C3H8O。
(2)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H+CuCl2=Cu(OH)2↓+2NaCl。
(3)用pH试纸检测该皂液的酸碱性强弱,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9.【答案】(1)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A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黑暗(或无光照);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解析】(1)甲实验中,A、B两个装置的区别在于种子是否具有活性,煮熟的种子已经失去活性,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A装置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设置B组的目的是与A组进行对照。种子呼吸作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观察到A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中不变浑浊。同时可以证明了植物呼吸作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故填 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 、 A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2)由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将对实验产生干扰,因此在做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是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装置是放在黑暗的环境下。 12 h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 ,此时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袋中的氧气含量较低,并不能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要验证是否产生二氧化碳需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故填 黑暗(或无光照) 、 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
10.【答案】(1)1.025×103(2)502(3)480(4)0.99
【解析】(1)矿泉水的密度为:;
(2)该同学喝掉的水后,剩余矿泉水的质量m水=(625g-10g)×(1-)=492g;
则剩余矿泉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m总'=m剩+m瓶=492g+10g=502g;
(3)装满煤油后,煤油的质量为:m油=ρ油V油=0.8g/cm3×600cm3=480g;
(4)此时混合溶液的密度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