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14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14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年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14卷
1.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7.5℃,小明忘了甩体温计,先后测甲、乙两个人的体温,测得他们的体温分别是37.5℃、38.8℃,则他们的实际体温为(  )
A.甲是等于37.5℃;乙是38.8℃ B.甲是小于37.5℃;乙是38.8℃
C.甲是不大于37.5℃;乙是38.8℃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2的作用,F1、F2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F2是一对平衡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C.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和它的长度成正比
3.电与磁是紧密联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
B.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真实存在的曲线
C.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D.电磁感应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小滨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气体中有2个氧原子
B.CO32-:可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C.2C:可表示两种碳单质
D.Al3+:一个铝原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5.“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硝酸铵NH4NO3 B.磷酸二氢铵NH4H2P04
C.尿素CO(NH2)2 D.碳酸氢钾KHCO3
6.蕨类是真正的陆生植物,其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征表现出与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1)如图甲所示为蕨类植物的根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该部位位于根尖的   区,是根尖   (填写功能)的主要部位,这一结构特点是蕨类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之一。
(2)干旱条件下,蕨类叶片表面的气孔处于图乙所示的   (填写数字)状态,但蕨类的气孔在干旱条件下作出适应性反应的速度比被子植物   (选填“快”或“慢”),这是蕨类植物难以适应干旱环境的原因之一。
7.公交车上有一人晕倒,司机马上先送他进医院。医生给病人做了抽血化验、输血、挂点滴等处理。
(1)抽血前,先用橡皮软管绑住他的上臂,臂弯处的   (填血管种类)因血量增多而鼓起有利于扎针;
(2)医生给该病人检验血型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只考虑 ABO 血型系统,首先应给他输入的血型是   ;
(3)挂点滴时,药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如图中的   (填数字)。
8.“超级细菌”是因为抗菌药物滥用而产生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细菌。如图所示是一种“超级细菌”,请回答:
(1)根据细菌形态不同,可将细菌分成三种类型,图中细菌属于    ;
(2)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    ;
(3)图中①是细菌的鞭毛,可帮助细菌   。
9.已知某固体混合物由BaCl2、Na2SO4、Na2CO3、CaCO3四种物质中的几种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过程的探究实验。
①.取少量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
②.往烧杯中加入数毫升的稀盐酸并搅拌,发现有气体生成,杯底仍有体剩余,并得到上层清液A。
③.继续往2中烧杯的所得物质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并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碳酸钠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上层清液A中肯定存在的溶质有   。
(2)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有   种。
10.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声音在15℃时传播速度340m/s)。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求:
(1)这架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杭州到北京的距离约为1360km,这架超音速飞机以2马赫数从杭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
1.【答案】C
2.【答案】D
【解析】A. F1、F2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都是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F1、F2是一对平衡力,A正确。
B. 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左的拉力3N,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B正确。
C. 弹簧测力计是可以斜着测量,可以测量任意方向上的力,C正确。
D.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不是拉力和长度成正比,拉力是由施力物体决定的,D错误故答案为:D
3.【答案】C
【解析】A.磁体可以吸引铁、钴、镍等物质,不能吸引铝,A项错误。
B.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B项错误。
C.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C项正确。
D.电磁感应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该过程将机械能转化成为电能,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A. CO2:可表示一个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不符合题意;
B. CO32-:可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符合题意;
C. 2C:只表示两个碳原子 ,不符合题意;
D. Al3+: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5.【答案】B
【解析】A、 硝酸铵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 磷酸二氢铵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C、尿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钾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1)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②;慢
【解析】(1)甲图是根尖的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干旱地区,气孔关闭,所以蕨类叶片表面的气孔处于图乙所示的1,但蕨类的气孔在干旱条件下作出适应性反应的速度比被子植物慢,导致失水过多,这是蕨类植物难以适应干旱环境的原因之一。
7.【答案】(1)静脉(2)A型(3)1
【解析】(1)当绑扎人体上臂后,由于静脉血管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而前臂被绑住了,血液无法从手臂运回心脏,于是就在手臂上出现了一条条隆起的青筋”,这些"青筋"实际上是鼓起的静脉血管。因此在抽血时,护士会用一根橡皮软管将上臂扎紧,一会前臂靠近肘关节处的血管膨胀,该血管是静脉。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 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A型血应该输入A型血或O型血,但是O型血只能少量缓慢输入。故首先应给他输入的血型是A型。
(3)血液循环的途径: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 ↓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全身毛细血管←主动脉←左心室 :体循环
因此打点滴时,则药液首先经过上腔静脉到达心脏的1右心房。
8.【答案】(1)杆菌(2)成形的细胞核(3)移动(运动)
【解析】(1)图中的细菌呈杆状,所以从形态上看该超级细菌属于杆菌。
(2)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 DNA起遗传作用,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鞭毛长在某些细菌菌体上细长而弯曲的具有运动功能的蛋白质附属丝状物,称为鞭毛。图中①是细菌的鞭毛,可帮助细菌移动。
9.【答案】(1)氯化钠、氯化钡(2)3
【解析】①.取少量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②.往烧杯中加入数毫升的稀盐酸并搅拌,发现有气体生成,杯底仍有体剩余,说明沉淀中即有能与盐酸反应的碳酸盐溶液,又有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沉淀,由此得出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钡和硫酸钠;③.继续往2中烧杯的所得物质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并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先不变,再增加,说明烧杯溶液中盐酸过量,并一定有氯化钡,可能有氯化钙;
(1) 第②步上层清液A中肯定存在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钡;
(2)原固体混合物可能是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或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或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钙三种可能。
10.【答案】(1)这架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是v=340m/s×2=680m/s=2448km/h;
(2)从杭州到北京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