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科学中考考前每日一练 第15卷在使用天平时,分度盘上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以下四种情景中出现该状况时,后续的操作应该是( )A.在天平调平时,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继续加砝码C.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继续向左移动游码D.在称取11g食盐时,继续向石移动游码2.使用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时,将耳机贴在耳边的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外耳道,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能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听到耳机声音和周围环境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是( )A.气体、固体 B.气体、气体C.固体、固体 D.固体、气体.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位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若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乙后退,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同时,甲后退,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悬点O适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C.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D.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5.如图所示,条形磁铁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F把重为G的小铁块从条形磁铁的N极匀速拉到S极,对此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始终不变 B.由大变小C.由小变大 D.先变小再变大6.第19届亚运会将在2023年9月2至10月8日举行,开幕当天农历初九,恰逢”秋分”,地球公转位置在图Ⅰ中 ;当天绍兴的是昼夜长短情况如图Ⅱ中 所示,当天的月相最接近图Ⅲ中的 。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⑦离子这些粒子中,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 (填写序号,下同)。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8.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 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等。(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 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2)组成乙烷[C2H6]的元素有 种,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3)丙烷[C3H8]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9.九年级的小蓉学习复分解反应后,做了如下表中的几个实验。以上实验中,③④出现了明显的现象,可以判断试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编号 ① ② ③ ④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加入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白色沉淀生成(1)小蓉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逐滴加入稀硫酸,也出现了明显的现象,确定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可能是 。小蓉同学认为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同时存在Mg2+和Cl-。(2)【查阅资料】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设计方案】小蓉根据资料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小蓉的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请你加以改进。 (3)小蓉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则步骤二、三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Ⅰ、Ⅱ是 。(4)小蓉进行步骤三时,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没有立即观察到上述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10.气体的密度与压强有关。为测量实验室内空气的密度,小明在实验室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①如图甲,将一打足气的足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426毫升。②如图乙,将500毫升装满水的量筒倒置于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足球中的气体慢慢排入该量筒,同时调整量筒的位置,当量筒内外水面都与500毫升刻度线相平时,停止排气。共排气10次。③如图丙,拔除气针和乳胶管,把排气后的足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420毫升。(1)图乙中,当量筒内外水面都与500毫升刻度线相平时停止排气,其目的是 。(2)图丙中,足球受到的浮力?(3)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实验室中空气的密度?1.【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天平的指针偏左,说明左盘物质的质量偏大,而右盘砝码的质量偏小,那么此时的操作应该为: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继续往右盘加砝码,故B正确,C、D错误;在天平调平时,指针偏左,说明左盘质量大,右盘质量小,此时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故A错误。故选B。2.【答案】D【解析】耳机贴在耳边的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外耳道 ,说明耳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颅骨传入内耳,然后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所以是固体传播声音。 同时能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说明环境的声音是通通过空气传播的,即气体传播。所以选D.3.【答案】D【解析】A. 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乙对甲的推力等于60N,A错误B. 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C. 乙后退后,当两手分离后乙就不受推力的作用了,由于惯性会继续后退,C错误D. 乙受到推力的作用,从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正确故答案为:D4.【答案】A【解析】A.物体从B点到O点的距离为阻力臂,当o点向右移动时,阻力臂减少,动力臂增大,由上述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减小,即所加液体的质量减少,又由于,所以密度也减少,即量程减少。B.当空桶内的液体密度逐渐增大时,即A点的动力增大,此时应通过增大B到o的距离来达到平衡,故B向右移动时逐渐变大。C.只有当液体体积相同时,才能通过质量大小来判断密度的大小,即来判断其液体密度的情况。D.M质量增大时,即阻力臂X阻力的值变大,所以可以在左侧的空桶内装上质量更大的液体,即密度更大量程更大。故答案为:A5.【答案】D【解析】条形磁铁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则小铁块从N极拉动到S极时,它受到的吸引力先变小后变大。根据F=G+F吸可知,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那么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而拉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因此拉力先变小后变大。故选D。6.【答案】丙;①;C【解析】①甲乙丙丁四个位置分别处于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②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③当天为农历初九,月相接近上弦月,所以是C。7.【答案】①②⑦;②【解析】分子、原子、离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故第一空填①②⑦;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第二空填②。8.【答案】(1)①③(2)2;4:1(3)有机物【解析】(1) 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都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③在 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 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2)组成乙烷的元素有碳、氢两种,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6=4:1;(3)丙烷属于有机物。9.【答案】(1)酚酞试液(2)步骤一过量的 BaCl2溶液换成过量的 Ba(NO3)2溶液(3)产生白色沉淀(4)经过步骤一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解析】(1)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可借助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证明二者反应;(2) 步骤一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引入氯离子,影响原氯离子的验证,应换成过量的 Ba(NO3)2溶液;(3)小蓉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即溶液中存在氯化镁,则步骤二中加入硝酸银会有氯化银白色沉淀产生,步骤三中加入氢氧化钠会有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产生;(4)经过步骤一后溶液中有硝酸,加入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会先和硝酸发生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开始没有沉淀生成。10.【答案】(1)使量筒内的气压等于外界气压(2)根据丙图可知,足球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420×10-6m3=4.2N;(3)甲图中足球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3kg/m3×10N/kg×426×10-6m3=4.26N;则足球的重力为:G=F浮'-F浮=4.26N-4.2N=0.06N;足球内气体的体积:V=500mL×10=5000mL=5×10-3m3;则气体的密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