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易错题易错点02 显微镜的操作误区目 录01 易错字梳理02 易错陷阱(3大陷阱)03 举一反三【易错提醒一】取镜、安放错误【易错提醒二】擦拭、去污【易错提醒三】低、高倍物镜转换【易错提醒四】观察方式04 易错题通关(中考真题+最新模拟)(显微镜螺旋镜臂镜座载物台镜筒)【易错陷阱1】高倍镜、低倍镜与视野大小明暗的关系【陷阱分析】对于视野的明暗、大小与放大倍数的关系认识不清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的数目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物像与玻片标本的距离高倍镜 大 少 暗 小 近低倍镜 小 多 亮 大 远【解题技巧】显微镜使用的四个“先后”:1.先低后高:观察时先使用低倍物镜,再使用高倍物镜。2.先大后小:对光时,先使用大光圈,再使用小光圈。3.先下后上:观察时,先使镜筒缓缓下降,再缓缓上升。4.先粗后细:观察时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易错陷阱2】区分不清视野中的细胞与气泡【陷阱分析】气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性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细胞就不具备这些表现特征。【解题技巧】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1.移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目镜上。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则不在玻片上。【易错陷阱3】清洁显微镜的方式【陷阱分析】采取错误的方式清洁显微镜。【解题技巧】1.显微镜的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2.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布擦拭;玻片用洁净的纱布擦。【易错提醒一】取镜、安放错误【例1】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对显微镜的操作合理的是( )A.在取拿显微镜时,严禁单手斜提显微镜,以免反光镜滑出跌落B.安放显微镜时,要将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左侧边缘7厘米的地方C.在对光过程中,为看到明亮视野,双眼要睁开,并且右眼注视目镜D.一名同学观察到物像后,可以将显微镜直接递给其他同学观察【知识点】取镜与安放常见错因:随意取镜和安放。避错攻略::持镜时必须是一只手握臂、另一只手托座的姿势,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应放在距边缘约5~7cm处,以免碰翻落地。【变式1-1】如图,某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请根据显微镜和人的位置,确定该同学下一步应完成显微镜操作步骤中的( )A.取镜 B.安放 C.对光 D.调焦观察【变式1-2】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B.使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看到的物像是“d”C.对光完成的标志是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D.选用10×目镜和40x物镜观察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X【变式1-3】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D.在视野的右上方发现物像后,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可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易错提醒二】擦拭、去污【例2】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有许多注意事项,其中错误的是A.当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禁止使用粗准焦螺旋调焦B.用显微镜观察时,必须两只眼睛都要睁开C.为保护显微镜,在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D.当显微镜不清洁时,可用纱布擦试镜身,用干净的餐巾纸擦试镜头【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常见错因:对精密的仪器粗心使用。避错攻略::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用擦镜纸擦净。【变式2-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闭上或用手遮挡B.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易于染色C.下降镜筒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D.当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用擦镜纸擦【变式2-2】下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①B.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②使物像更清晰C.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D.实验结束后,用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变式2-3】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bpdq”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C.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然后改用高倍镜D.当发现目镜上有杂质时,用纱布纸擦拭【易错提醒三】低、高倍物镜转换【例3】如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两个视野,关于由甲到乙的转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高倍镜转换为低倍镜,视野变暗B.由高倍镜转换为低倍镜,视野变亮C.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视野变暗D.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视野变亮【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常见错因:低、高倍物镜不会转换避错攻略::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变式3-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 )A.变亮增多 B.变暗减少 C.变亮减少 D.变暗增多【变式3-2】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应怎样操作?( )A.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换成凹面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B.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遮光器换成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变式3-3】下列实验中,能实现从视野“甲”到视野“乙”变化的各项操作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B.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易错提醒四】观察方式【例4】下面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B.实验结束后,若发现物镜或目镜不干净,要用餐巾纸擦干净C.载物台上放置的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D.用显微镜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便于画图【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常见错因:错误的观察方式避错攻略: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观察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变式4-1】下降镜筒时,看物镜属于显微镜操作步骤中的( )A.取镜 B.安放 C.对光 D.观察【变式4-2】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⑦使物像更清晰B.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C.光线明亮时,应选择⑤的凹面镜对光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③的放大倍数【变式4-3】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镜对光B.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C.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D.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A组 中考真题1.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动1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4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3和4放大倍数的乘积C.调节5上的光圈可以改变视野的大小D.6是反光镜,分为凹面镜和平面镜2.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他先转动目镜再移动玻片,结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污点最可能在( )A.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3.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B.物像偏视野左上方,应向右下移动玻片C.物镜和目镜起放大作用D.镜筒大幅度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4.小青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如图),她移动装片,将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你判断她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5.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课堂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A.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为了让视野更明亮,应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C.观察时,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加清晰D.实验结束后,整理显微镜需用纱布擦拭镜头6.小华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时,使用的目镜(带有标尺)与物镜放大倍数均为10×。他在视野中看到一只体长约为6毫米的眼虫,则这只眼虫的实际体长约为( )A.600毫米 B.60毫米 C.0.6毫米 D.0.06毫米B组中考模拟1.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A.3个 B.5个 C.7个 D.9个2.如下序号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使图1转化成图2,下列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③3.如图是显微镜的部分使用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4.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③B.若要使物像更加清晰,需要调节的结构是②C.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则观察的标本应是“d”D.若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5.小明用显微镜操作后看到一个较暗的物像“”,如果他想观察到同样大小的明亮的数字“2022”,他不可能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B.使用较大光圈对光C.使用凹面镜反射光线 D.将玻片调整方向6.为了能够清晰观察到叶片表皮上的气孔,小花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叶片临时切片进行了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1)用图一所示显微镜观察时,在对光过程中应转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对准通光孔。(2)小花在进行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图二中的___________是正确操作方法;小花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___________。(3)小花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可判断污点在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它取下,用___________擦拭干净后,放回原处再继续观察。(4)图三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三中的组合一般是___________。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5)若视野从图四中的甲转为乙,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A.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B.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C.转动细准焦螺旋参考答案【例1】A【解析】A.目镜是直接安放在镜筒上端的没有固定,可以转动,容易滑出,所以在取拿显微镜时,严禁单手斜提显微镜,以免目镜滑出跌落,A符合题意。B.取放显微镜时,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的位置.这样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睁开,用右手做记录,B不符合题意。C.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C不符合题意。D.显微镜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D不符合题意。【变式1-1】B【解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4.整理实验台收镜.综上所述,如图,某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请根据显微镜和人的位置,确定该同学下一步应完成显微镜操作步骤中的安放.【变式1-2】B【解析】A、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整理复原;A正确;B、显微镜的实物与镜像之间存在差异,两个字母之间旋转180°,因此实物“b”,镜像应为“q”,B错误;C、对光完成的标志是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视野呈一片雪白,C正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D正确;【变式1-3】D【解析】A、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A不符合题意;B、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同样光源下,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物镜距离玻片更近,则视野就越暗,B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拿与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C不符合题意;D、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D符合题意。【例2】D【解析】 A、当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不符合题意;B、用显微镜观察时,必须两只眼睛都要睁开,即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画图,不符合题意;C、为保护显微镜,在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镜头,不符合题意;D、清洁显微镜的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符合题意。【变式2-1】D【解析】A、在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为止,这样便于用右手做记录,不符合题意;B、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才可以让光线透过看到物像,不符合题意;C、下降镜筒时眼睛应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而不是看着目镜内的物像,不符合题意;D、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符合题意。【变式2-2】B【解析】A、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不符合题意;B、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符合题意;C、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倒立的像,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若在玻片标本上写上字母"b”,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q”,不符合题意;D、我们在擦拭显微镜的镜头时要用专]的擦镜纸,其柔软结实,不会损伤镜头,也不会有纸屑等杂质落在镜头_上,如果用纱布去擦的话,纱布太硬且粗糙,易损伤镜头,还会有线毛落在镜头上,影响观察,不符合题意。【变式2-3】D【解析】A.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载玻片上的实物“bpdq”旋转180度后观察,看到的物像是“bpdq”,A不符合题意。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像压坏玻片标本,B不符合题意。C.由于低倍镜视野宽,亮度强,容易找到物像,因此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然后改用高倍镜,C不符合题意。D.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所以,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镜头进行清洁时,应用擦镜纸擦拭,D符合题意。【例3】C【解析】AB、由图可知,视野由甲转换到乙,物像变大了,这说明物镜是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而不是由高倍镜转换为低倍镜,故AB错误;CD、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物像放大,进入视野中的光线相应地减少,视野亮度变暗,细胞的数目变少,C正确,D错误。【变式3-1】B【解析】低倍镜下的视野大,看见的细胞数目多,但体积小,进来的光线多,故而视野较亮,而高倍镜的视野较小,看见的细胞数目少,单个细胞的体积大,进来的光线少,故而视野暗。【变式3-2】D【解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图①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图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图①变为图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图②的放大倍数小,图③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要使物像从图②变为图③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图③不清晰,图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图③变为图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变式3-3】D【解析】如图所示:甲图在视野的左下方,且甲图比乙图物像小。甲图在视野的左下方,若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将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向右上方移动到视野中央,乙图比甲图倍数放大,因此还应转到转换器换用高倍镜,所以实现从视野“甲”到视野“乙”,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D符合题意。【例4】B【解析】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不符合题意;B、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符合题意;C、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的处理和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材料薄而透明,厚薄均匀,不符合题意;D、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一只眼睛看着目镜进行观察,另一只眼睛睁开着画图,这样可以比较真实的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画出来,不符合题意。【变式4-1】D【解析】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放好玻片标本后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因此 ABC 错误, D 正确。【变式4-2】A【解析】A、⑦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符合题意;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一个放大的倒像,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左右相反的像,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q”,不符合题意;C、⑤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不符合题意;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故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③和①的放大倍数的积,不符合题意。【变式4-3】B【解析】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A正确;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后,视野内的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细胞体积由小到大,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通过的光线就少,于是视野变暗,B错误;在观察物像时,用左眼观察,右眼睁开,便于用右手记录,C正确;由于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所以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向右下方,D正确。A组 中考真题1.C【解析】A、图中1为粗准焦螺旋,2为细准焦螺旋,3为目镜,4为物镜,5为遮光器,6为反光镜;转动1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要从侧面注视4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A正确;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3目镜和4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B正确;C、调节5上的光圈可以改变光线的多少,从而调节视野的亮度,并不能改变视野大小,C错误;D、6是反光镜,分为凹面镜和平面镜,平面镜有反光作用,光线强时用,凹面镜有反光和聚光的作用,光线弱时用,D正确。2.C【解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当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不在装片和目镜,则污点只可能在物镜。3.B【解析】A、高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近,看到的视野范围小、视野暗,细胞大、细胞数量少。所以,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A正确;B、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的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B错误;C、目镜和物镜上安装有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能形成倒立的放大的物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显微镜主要结构具有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C正确;D、在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D正确。4.D【解析】显微镜看到的物象与实际的物体呈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气泡在视野的右上方,因此实际在视野的左下方,因此若继续往左下方移动,物体就会移出视野。5.D【解析】A、光学显微镜使用前需要进行对光,对光时,要使目镜、物镜、玻片、通光孔、反光镜之间形成一条直线,因此需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正确;B、当视野较暗时,可以将反光镜从平面镜转成凹面镜,同时可以将遮光器从小光圈转成大光圈,B正确;C、在观察物象时,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调整镜筒高度,从而使物像更清晰,C正确;D、实验结束后,要用擦镜纸擦拭镜片,用纱布擦拭玻片,D错误。6.D【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根据题干所述,小华使用的目镜(带有标尺)与物镜放大倍数均为10×,那么放大倍数为100倍,他在视野中看到一只体长约为6毫米的眼虫,则这只眼虫的实际体长约为6/100=0.06毫米,D符合题意。B组中考模拟1.B【解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把目镜改为15×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5×10)÷(5×10)═3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即横、竖各9÷3═3个,结合图中特点有一个细胞是重合的,因此一共看到了5个细胞.2.C【解析】图1所示多个图形,而图2所示的图形是其中右上角那个六边形,而且还放大了。可以判断,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的结果。由于图1中,右上角的六边形并没有在视野中央,而图2却在视野中央,因此在换用高倍镜前需要将要观察的右上角的六边形移到视野中央,需要将装片向右上角移动,这样物像移入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由于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变窄,视野光线会变暗,需要换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使视野光线变亮;换上高倍镜的视野内的细胞会变得模糊,所以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所有正确的顺序是⑤④③②。3.D【解析】图中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对光、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接着④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D符合题意。4.B【解析】A.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④物镜,避免损坏物镜和玻片标本,A不符合题意。B.若要使物像更加清晰,需要调节的结构是②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幅度较小,B符合题意。C.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则观察的标本应是“p”,C不符合题意。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若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左上方移动玻片,D不符合题意。5.A【解析】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能改变放大倍数,使数字变大、变小,A符合题意。B.使用较大光圈对光,可以调节光线,使进光量增多,视野明亮,B不符合题意。C.使用凹面镜反射光线,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C不符合题意。D.将玻片调整方向,不会改变数字大小,D不符合题意。6.(1)3;转换器;低倍物镜(2)B;d(3)1;目镜;擦镜纸(4)A(5)A;B;C【解析】(1)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3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并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2)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碰到玻片标本,所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图二中的B图是正确操作方法;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小花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d”。(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小花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可判断污物在图一中的1目镜上,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它取下,用擦镜纸擦拭干净后,放回原处再继续观察,因为物镜和目镜属于精密仪器,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4)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要越大,物镜与观察对象间的距离越短,所以组合是②③⑤,故答案为:A。(5)若视野从图四中的甲转为乙,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从而物像更加清晰,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故答案为:B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