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等史实。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立足史料证实家国情怀,学习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认识他对我国外交事业的杰出贡献。课程标准: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学习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异”方针及其作用,认识中国的外交努力与积极贡献。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做好圈点批注。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政策?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外交困难?3.面对这一局势,中国进行了哪些努力?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时间?内容?影响?5.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的特点?提出的方针?会议的影响?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1942年1月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45年6月26日举行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中国代表顾维钧第一个在宪章的中、法、俄、英、西5种联合国正式语言文件上签字。10月24日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相关史事: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美、俄、英、法)。当时由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帝支持蒋介石与大陆对抗蒋介石集团在联合国美帝操控联合国支持蒋介石窃取席位(2)在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新中国排斥在外。历届联大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票数增长示意图截止到1969年1月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3)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概况会议: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时间:相关史事:第26届联合国大会,对阿尔巴尼亚等23国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行了表决。1971年10月25日,大会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压倒多数,通过了阿等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即著名的联大2758号决议。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大会,受到热烈欢迎。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1971年11月《时代周刊》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The Chinese are coming)3.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原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合作探究:在美国的阻挠下,中国为什么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材料2:随着亚非拉一批新兴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到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世界国家已在联合国总数中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席位,打破了少数国家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毛泽东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3)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4)美国霸权地位衰落4.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材料一: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1971年联合国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材料二:中国恢复联大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材料三: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①对中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②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③对美国: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链接中考1.(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不同视角共同记录历史的关键进程,以下各方反应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C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美国通讯社报道"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感到悲伤"。毛泽东高兴地说:主要是第三世界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2.(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第1976次全体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这是中国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这是因为该决议的通过(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C.迫使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 D.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3.(2023·山西·中考真题)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坦桑尼亚代表穿着“毛制服”与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这一历史画面的出现是因为(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签署《联合公报》AC二.中美、中日建交1.建国初美国对华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长期实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拒绝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1950年12月《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的表现了意识形态的含义。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1970年2月,尼克松,外交报告“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的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当做旅行者来谈也行,当做总统来谈也行,总而言之,都行。” ——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敌对缓和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环境,所以,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美国:(1)陷入越南战争带来的沉重负担;(2).美苏争霸中的不利环境;(3).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升。就中国方面来说,要着重对付苏联当时对我国安全所构成的直接和严重的威胁,要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要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也需要缓和同美国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方面(1).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2).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3).扩大国际交往,参与国际事务的需要。美国苏联争霸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中国关系恶化关系缓和转攻为守转守为攻结论: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国家利益)3.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程(1).出现转机——乒乓外交:197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美国队员科恩意外搭上了中国队的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暄。这件运动员友好交往的小事,打开了中美交往的新局面。毛泽东听闻此事后,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取得历史性突破。这是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这是中国展开乒乓外交,与美国接近的一个策略。小球转动大球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举行会谈。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等与他举行多次会谈,着重就台湾问题以及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安排等进行磋商。16日双方同时发布了会谈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2)基辛格秘密访华(3)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时代》周刊编辑把这一期的主题定为“Nixon’s China Odyssey”,其中单词“Odyssey”的意思是“漫长而又刺激的旅行”。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尼克松的破冰之旅”。——据美国《时代》周刊,1972-03-06(4)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双方领导人在建交过程中谈判什么问题?材料一:美方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台湾问题(2)中美关系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即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公报》(1)比较两份公报,可看出美国对于哪个问题的表述不同?有何不同?4.中美正常化的影响:不同时期中国新增建交国统计年份 美国从中国进口额 美国对华出口额 双边贸易总额1971 4.7 0 4.71972 32.2 60.2 92.21979 592.3 1724.0 2316.2美国官方统计相应年份中美贸易情况(单位:100万美元)建交国家增多中美贸易急剧增长新建交国家单位:个建交高潮①促进了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②促进中美双方的合作。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毛泽东中美关系变化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1.外交政策应该随着国际形势灵活变化。2.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3.外交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的利益5.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多次会谈.9月29日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打开了我国外交事业的新局面。链接中考1.(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题)196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而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11.(2023·广东·中考真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系开启了大门;“篮球外交”推动了中菲关系的改善;中美间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A.“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 B.“锻炼身体,保家卫国”C.“体育是外交先行官” D.“新北京,新奥运”DC3.(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有关。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外交取得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第三世界的崛起B.国内局势稳定C.人民群众的愿望D.决策者的作用4.(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图。导致图中某一时段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激增的关键因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国形成全方位外交布局DC三.全方位外交1.概况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全方位外交。(1).时间:(2).外交政策:(3).外交措施:(4).外交布局:改革开放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2. 成就①截止2023年3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2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2017年中国与巴拿马建交2018年5月多米尼加建交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②中国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中国北京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 影响: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成为了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力量;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丧权辱国《辛丑条约》“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百年沧桑对比国家实力:外交政策:国际环境: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国力强大才是根本原因!有人说:“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链接中考1.(2023·广西·中考真题)2023年4月6日,沙特和伊朗两国外长在北京成功会晤,宣布恢复外交关系。长期断交的两个中东大国在中国的斡旋下握手言和。这表明新时代中国担当了( )A.国际经济的推动者 B.世界和平的维护者C.全球环境的保护者 D.先进文化的引领者2.(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21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外交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④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BB3.(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也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这些“改善”( )A.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推动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贯彻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2023·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DD课堂小结1971.101971.41971.719721979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