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星,亮晶晶——伙伴关系主题心理小学班会课教学实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友谊星,亮晶晶——伙伴关系主题心理小学班会课教学实践

资源简介

友谊星,亮晶晶——伙伴关系主题心理小学班会课教学实践
课程背景
小学是儿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好的同伴关系能让学生身心愉悦、乐观豁达,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有勇气克服困难。
进入三年级后,我发现班里的小家伙有了许多“比天大”的烦恼:他们会为伙伴间的摩擦心神不宁,会因担心没朋友而不懂得拒绝,也会做出一些“自以为好玩”的不好行为……常常是因为孩子们不能认识到自身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与他人的关系,带来伙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战胜烦恼,我决定以伙伴关系为主题上一节心理班会课。依据孙晶老师编写的《心理班会课是这样设计的(小学中段篇)》中三年级第2课的《友谊星 亮晶晶》,设计并完成本次心理团辅课。
本课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本班孩子性格特点,选用书中提供的替代活动开展教学活动,以生动有趣的绘本剧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拥有良好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分析受欢迎的孩子的特质,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主动调整和改变,努力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
教学过程
本节心理班会课,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暖身游戏】摘星星
为了降低此环节的操作难度,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选择并微调了可替代活动“马兰开花”,将游戏口令更改为“亮晶晶、摘星星”。
学生在中间空地围成圈后,当老师说“亮晶晶、摘星星”,学生齐声问“摘几颗”,并依据教师随机出示的数字组队。
几轮热身活动后,学生不仅兴致高涨,更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与伙伴共同玩耍的快乐。顺势,教师将伙伴与“星星”关联,导入本课。
【绘本探究】不受欢迎的小兔子
本环节选用可替代活动“没朋友的小兔”替代了活动2“友谊星天使”,并修改为“不受欢迎的小兔子”。通过师生合作讲绘本故事,复刻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交往场景,在寻找小兔子身上不受欢迎的特质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不受欢迎的各种表现。
这样的改变对于我班普遍天真内向的孩子,不仅提供了交流支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还以此为主线贯穿整堂课,富有趣味。
1.听故事,思考:大家为什么不愿意跟小兔子做朋友?
2.讨论分享,教师相机总结小兔子身上随意嘲笑他人、自私自利、不讲礼貌等不受欢迎的特点。
3.引导学生由人及己,发现自身或身边不受欢迎的表现。当一位同学谈及生活中伙伴不讲诚信的故事时,适时引导:每个人都有不足,要善于从自身寻找不足。从故事到生活,学生生活素材丰富,发言积极踊跃。
4.教师抓住学生情绪,通过“是不是有了这些不受欢迎的特点之后,就再也没朋友了?”的疑问,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认识到“知道不足,还能主动改进,就是找到了点亮友谊星的火源”,并过渡到下一环节。
【续编故事】受欢迎的小兔子
本环节继续坚持小兔子的主线,使用可替代活动“可爱的小兔”替代了活动3“点亮友谊星”,并修改为“受欢迎的小兔子”。通过续编故事,帮助小兔改正缺点,联系生活,侧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孩子会被伙伴喜欢,认识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1.小组合作续编故事,讲一讲或演一演后面发生了什么,变得受欢迎了?
2.小组汇报,学生续编热情高涨。很多学生的故事不仅完整有创意,更帮助小兔子改正不足,获得了很多受欢迎的特点。其中一组同学大胆选择了演一演的形式,小组成员齐上阵。短短时间就当堂生成了一个有趣的后续,借人物之口说出了受欢迎的“秘诀”。
3.除了这些受欢迎的特点,还有什么样的同学受大家欢迎?教师引导:①每个人喜欢的伙伴特点会有不同;②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喜欢的特点;③乐于助人、诚信善良等是特点是大家都喜欢的,这样的特点越多就越受欢迎。
【自省调整】点亮友谊星
本环节由为小兔子点亮了友谊星,自然过渡到为自己点亮友谊星,重在引导学生主动调整不适当的行为表现,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孩子。
1.小兔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并改正就是找到了点亮友谊星的“火源”。你能用“火源”为自己点亮一颗友谊星吗?讲解任务:对照这些受欢迎的特点,想一想哪一点做得还可以更好,准备点亮哪颗友谊星?你要找到哪些“火源”点亮友谊星呢?
2.讨论分享,在环节层层递进中,学生静静地在音乐中发现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每个人都为自己点亮了友谊星。特别是一位平常在与伙伴相处中频有摩擦的孩子,说出自己要为点亮“友好星”而宽容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适时总结:多从自身找不足,虚心友好地与人相处,一定会获得满天亮晶晶的友谊星。
教学反思
本课大胆使用了替代活动,以小兔子为主线串联起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课堂整体活跃而有序,学生能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主动调整,努力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孩子。课堂活动环环相扣,动静相宜,充分实现预设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